盛駿骎 蔣世峰 毛旭東
內皮素(ET)是迄今為止體內已知的最強大的血管收縮物質。近年來研究證明,ET的異常增高在心力衰竭(HF)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參與了HF的病理生理過程,且能反映心功能的可持續(xù)狀態(tài),可作為判斷HF療效及預后的指標。阿托伐他汀鈣能抑制肥大細胞表面積的增大,又能抑制心肌細胞蛋白合成的增加,而且對其特征性生化指標心鈉肽(ANP)和腦鈉肽(BNP)的改變亦具有明顯調控作用[1]。但是,阿托伐他汀鈣在臨床上對慢性HF患者的治療作用如何尚缺乏大量臨床資料。本文選擇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9月住院的慢性缺血性HF患者,觀察阿托伐他汀鈣對心臟舒張功能的作用和對ET-1的影響,探討阿托伐他汀鈣能否通過降低血漿ET-1濃度達到改善HF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入選HF患者共98例,均為2009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9例,女39例;年齡53~85歲,平均 (69.7±10.5)歲。冠心病46例,擴張型心肌病11例,高血壓病33例,風濕性心臟病8例。按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的心功能分級標準,本組病例均屬Ⅱ~Ⅳ級,左室射血分數(LVEF)≤50%。剔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不全;(2)嚴重感染;(3)嚴重心動過緩,靜息狀態(tài)下心率<50次/min;(4)靜息狀態(tài)下收縮壓 <90 mmHg;(5)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6)糖尿病;(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有心肌梗死病史者;(9)對阿托伐他汀鈣過敏或不耐受者;(10)甲狀腺功能減退者;(11)惡性病變者;(12)已有神經肌肉病變者;(13)孕婦及哺乳者。正常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52~77歲,平均 (65.3±9.4)歲,選自門診健康查體者,均無心臟病、高血壓、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心功能均為NYHAⅠ級,LVEF≥50%。經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心功能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分組 98例患者被隨機分為治療組(49例)和對照組(49例),治療組男30例,女19例,年齡55~85歲,平均(72±10.2)歲,病程8月至11年,平均(4.5±2.2)年。對照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53~84歲,平均(71±9.4)歲,病程1~12年,平均(4.5±2.7)年。2組均給予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利尿劑、地高辛和β受體阻滯劑。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鈣(立普妥,美國輝瑞制藥公司)20 mg晚飯后頓服,治療12月。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構成比、心功能分級及血脂水平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 試驗方法 (1)心功能評估按NYHA分級標準;(2)實驗室檢查:所有受試者治療前及治療1月、6月及12月后均取空腹靜脈血,0.129 mol/L枸櫞酸鈉抗凝,30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并留取上層血漿,置-80℃凍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漿ET-1水平。(3)心臟彩超測定:采用美國Acuson公司產Scquia256型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測定左室功能指標。在治療前、治療后1月及12月分別測定左室舒張末內徑和LVEF,所有數據由同一名醫(yī)師測量并記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功能、LVEF與血漿ET-1水平相關性 治療組的ET-1和LVEF水平均較正常組明顯增高(P<0.05或P<0.01);心功能Ⅳ級者的ET-1水平較心功能Ⅱ級和Ⅲ級者增高明顯(P<0.01);LVEF<30%者ET-1水平較 LVEF 30%~50%者明顯升高(P<0.01)。見表1。
表1 血漿ET-1水平與心功能、LVEF的關系(±s)
表1 血漿ET-1水平與心功能、LVEF的關系(±s)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HF組中與Ⅳ級比較,△△P<0.01;HF組中與LVEF<30%比較,##P<0.01
?
2.2 治療12月后治療組血漿ET-1、TC、TG、LDL-C及ET-1水平明顯降低,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見表2。
表2 治療組治療前后血脂及ET-1水平比較(±s,n=49)
表2 治療組治療前后血脂及ET-1水平比較(±s,n=49)
注:與用藥前比較,**P<0.01
?
2.3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左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F、心排出量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治療12月后治療組左室收縮末期內徑明顯減小(P<0.01),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F、心排出量較治療前明顯增加(P均<0.01),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也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3。
2.4 不良反應 服藥1月、6月及12月后復查血尿常規(guī)、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2組均未見異常改變。治療組中2例患者谷氨酸氨基轉移酶稍有升高,療程結束后恢復正常,均未中斷治療。
表3 2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比較(±s,n=49)
表3 2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比較(±s,n=49)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1
?
ET-1是日本學者1988年從豬的主動脈內皮細胞分離純化出來的由21個氨基酸組成的血管活性肽,是迄今為止作用最強,最持久的縮血管物質之一[2],參與心肌缺血、高血壓等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ET-1除了血管收縮作用外,還能刺激心肌收縮,調節(jié)血管活性物質,刺激平滑肌細胞增殖。ET-1還能夠促血管平滑肌細胞有絲分裂,可能在血管疾病的發(fā)展中起作用。內皮功能失調是促進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一個主要因子。在缺血、缺氧、毒素、應激、血管壁損傷等因素作用下,ET-1分泌增加,其具有顯著的收縮血管作用,影響心功能。Giannessi等[3]發(fā)現(xiàn) HF患者血漿ET-1濃度明顯升高。國外亦有研究發(fā)現(xiàn),輕型或無明顯癥狀的HF患者,血漿ET-1即已升高,并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其升高愈顯著,與病變程度相關,而不與病因相關。
本研究結果表明,HF患者血漿ET濃度顯著高于正常人。心功能越差ET-1升高越明顯。由于HF時患者血管內皮結構及功能均受到損害,自分泌舒血管物質的能力下降,相反縮血管肽ET的釋放增多。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的多種血管活性物質的量變,可能與HF的程度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HF患者ET-1水平顯著高于正常組,而且不同心功能分級HF患者ET-1水平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心功能Ⅳ級患者ET-1水平增高最顯著,心功能Ⅲ級次之,心功能Ⅱ級的患者最低。這一結果提示HF患者血漿ET水平與HF患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表明HF患者ET-1水平增高可作為判斷HF病情的指標之一。
目前認為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ET可能通過以下幾種機制參與了HF的病理過程:(1)ET對心肌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4],HF時心肌產生ET增加,從而促進HF進展;(2)ET對心肌細胞有強力的致肥厚作用,其絲裂原作用促使心肌細胞發(fā)生非適應性肥大,引起心室重構;(3)ET長期刺激HF心肌收縮,增加能量消耗,加重HF;(4)ET可致室性心律失常[5]。此外,HF患者的ET增加還可激活神經體液機制,使血管收縮和外周阻力增加,促進HF的加重,同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激活使血管緊張素Ⅱ增加,促使ET釋放增加,形成惡性循環(huán)。綜上所述,血漿ET-1水平可用于心功能的評估,能較好地反映心臟負荷的變化及泵血功能的改變,可作為評估心功能的生化指標之一。
Ergul等[6]發(fā)現(xiàn)HF患者心肌組織中前體大分子ET和ET轉換酶較正常心肌組織分別高出3~4倍。這說明HF這一病理生理過程本身對內皮功能造成了一定損害,這一結果為臨床尋求和利用保護內皮藥物治療HF提供了理論依據[7]。研究表明選擇性和非選擇性ET-1受體拮抗劑對HF的治療均是有效的[8]。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他汀類藥物對慢性HF的有益作用。已有證據顯示,他汀治療可顯著降低HF患者的病死率和因HF的住院率[9],他汀治療亦可降低HF患者的2年病死率[10]。因此,他汀類藥物,除了具有調脂作用之外,其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他汀類藥物具有上調NO合成酶,抑制內皮細胞和巨噬細胞釋放黏附分子、炎癥相關因子和增殖因子等作用。臨床研究也證實,他汀類藥物能顯著改善動脈順應性,減輕左心室肥厚的作用,還有利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有獨立于降低膽固醇之外的協(xié)助降壓和改善動脈血管彈性的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他汀類藥物后,ET-1明顯降低,進一步說明他汀類藥物是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其可能的機制是降低ET-1的水平,保護血管內皮達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1]夏思良,周建松,郭振峰,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前體與左室功能研究[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9,23(1):42-44.
[2]談世進,郭慧峰,陸燕.丹參多酚酸鹽對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內皮功能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9,23(2):126-128.
[3]Giannessi D,Del Ry S,Vitale RL.The role of endothelins and their receptors in heart failure[J].Pharmacol Res,2001,43(2):111-126.
[4]Piepho RW.Overview of the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0,57(Suppl 1):S3-S7.
[5]Eryonucu B,KoldasL,Ayan F,et al.Comparison of the first dose response of fosinopril and captopril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 controlled study[J].Jpn Heart J,2001,42(2):185-191.
[6]Ergul A,Grubbs AL,Zhang Y,et al.Selective upregulation of 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1a in the human failing heart[J].J Card Fail,2000,6(4):314-320.
[7]梁紅霞,路雪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變化[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25(7):647.
[8]Ergul A.Endothelin-1 and 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s as potential cardiovascular therapeutic agents[J].Pharmacotherapy,2002,22(1):54-65.
[9]Go AS,Lee WY,Yang J,et al.Statin therapy and risks for death and hospitalization in chronic heart filure[J].JAMA,2006,296(17):2105-2111.
[10]Goldberger JJ,Subacius H,Schaechter A,et al.Effects of statin therapy on arrhythmic events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J Am Coll Cardiol,2006,48(6):1228-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