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夏 丹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講話
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講話
2011年11月9日,應中國宇航學會邀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中國科協科技學會學術部副部長劉興平專程到北京航天城調研航天科技期刊聯盟組建工作。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會見了李東東一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李金生,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承文全程陪同參加了調研活動。
會上,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俊華介紹了航天科技期刊聯盟組建籌備的情況。為了適應我國科技期刊改革、發(fā)展的形勢,發(fā)揮中國航天科技期刊的整體優(yōu)勢,促進資源共享,盡快提升航天科技期刊的出版質量和學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科技文化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推動航天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報刊改革、發(fā)展的精神,結合航天科技期刊的特點與實際情況,2011年7月,《宇航學報》等33家編輯部發(fā)起成立中國宇航學會下屬的二級學術機構——航天科技期刊聯盟。聯盟以航天科技期刊為成員,跨部門自愿申請參加。旨在充分利用我國航天品牌效應和資源,做大做強航天科技期刊品牌,應對國際國內科技期刊的市場競爭,成為推動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其主要職責是為形成適應科技期刊改革發(fā)展方向的體制和機制,實現成員刊物間的合作交流,形成合力,充分利用豐富的航天科技文化資源,積極開拓市場,實現期刊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大化。2011年8月9日,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給予了重要指示和批復,標志著期刊聯盟的組建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親切會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副部長劉興平在會上充分肯定航天科技期刊聯盟的組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李金生講話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承文講話
李東東在聽取了聯盟組建情況的匯報后表示,中國宇航學會對航天科技期刊“引領航天技術能力建設的源頭,推動航天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的平臺,培養(yǎng)航天科技人才隊伍的沃土,展示航天技術發(fā)展水平的窗口”的定位準確到位,體現了航天科技期刊對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所作的貢獻,說明了航天科技期刊已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yè)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航天文化十分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為航天科技期刊與中國航天科技專業(yè)技術發(fā)展結合緊密,有其特殊性,在當前加速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大趨勢下,航天科技期刊需要從體制上、機制上大膽探索。她充分肯定了以中國宇航學會為平臺組建航天科技期刊聯盟的創(chuàng)新形式,認為符合科技期刊集約化發(fā)展的方向,也符合科技期刊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新聞出版署將給予積極支持。同時,她希望學會能按照組建方案組織實施,大膽創(chuàng)新,在發(fā)展中不斷豐富完善,為學術期刊改革闖出一條新路。
在會上,李東東副署長還就組建航天科技期刊聯盟提出以下幾點意見:一、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新聞出版改革發(fā)展的各項決策部署。二、高度重視期刊內容建設,為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三、大力推動航天科技期刊聯盟做大做強,為文化產業(yè)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yè)發(fā)揮獨特作用。四、腳踏實地開展工作,將航天科技期刊聯盟建設成我國科技期刊中的一個知名品牌。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副部長劉興平表示,發(fā)起成立航天科技期刊聯盟,對于進一步擴大航天科技期刊的影響力、提升航天科技期刊質量、探索航天科技期刊改革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協對此給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馬興瑞、李金生、承文分別介紹了集團公司有關情況,對建立航天科技期刊聯盟表示完全贊同和大力支持,并對新聞出版總署和中國科協長期以來對航天科技期刊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希望新聞出版總署繼續(xù)加強對航天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以便更好地傳播航天文化。
航天科技期刊聯盟組建工作匯報會現場
李東東在其著作中記載了她與航天的不解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