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質量問題受到廣泛關注,也是學校管理的重點所在。本文通過調查了解及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診斷出影響論文質量的關鍵所在。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寫作能力差和投入研究精力少、指導教師數量不足是導致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質量下降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營銷類;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論文質量;診斷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是高校本科生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畢業(yè)論文質量是反映高校的教學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受到高教主管部門和高校的高度重視。但是,近年來,由于多種原因所導致的論文質量的下降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值得研究。
質量形成于生產全過程,要控制和提升產品的質量必須找到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畢業(yè)論文工作也是生產產品的過程,在整個畢業(yè)論文工作過程中,影響論文質量的因素非常多,到底哪些是關鍵因素,哪些是非關鍵因素,對這些問題的診斷有利于我們找出其中的關鍵質量控制點,有效控制和保證畢業(yè)論文質量。
一、營銷類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質量影響因素診斷
在對營銷類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質量不佳影響因素的確定過程中,筆者召集與該問題有關的人員組成一個工作組,這些人員既有每年參與本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的一線教師,也有往年的畢業(yè)生,他們對整個論文的生產過程非常了解。討論過程中,友好、平等、寬松的討論環(huán)境,使每個成員的意見都能完全表達,我們詳盡的診斷出影響營銷類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質量的因素,并繪成如下的層次結構模型如圖。
得出層次模型后,將各層原因對上一層原因(或問題)的重要程度(或優(yōu)先程度)進行兩兩比較,建立判斷矩陣,運用特定的數學方法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及對應的正交特征向量,得出每一層次各因素的權重w,并進行一致性檢驗(CI,CR);在一致性檢驗通過之后(CI<0.1,CR<0.1),再計算各層次因素對于所研究問題的組合權重wci;根據權重便可對各原因進行評分、排序和指標綜合。
本文將原因按層次分析法計算要求分為三層,分別稱為A、B、C層。C層根據構造比較矩陣的要求和與上層原因的關系,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賦予比較矩陣名字:C1,C2,C3,C4。則得各層比較陣如下:
B=1 7521/71 2 1/51/5 1/21 1/51/25 51 C1=11/5 1/71/4 2511/41/2 5741 46421/4151/2 1/5 1/61/5 1
C2=1 51/5 1 C3=11/71/271 921/91C4= 1431/4121/3 1/21
根據對比較矩陣計算各層權向量w,最大特征根和一致性指標CI,結果如表1~2所示。
用上一層原因對問題A的組合權向量計算下一層原因對問題的組合權向量,得c層各原因對問題的綜合權值wci:
wci=
0.031567,0.092161,0.252342,0.108639,0.023793,0.075888,0.015178,0.006131,0.055198,0.008998,0.204539,0.074059,0.051508
=寫作態(tài)度不端正,投入精力時間不多,基本寫作能力差,分析方法不熟, 選題不當,就業(yè)壓力大,就業(yè)與論文相關性小,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淘汰率低,檢查形式化,教師數量不足,指導時間不夠,水平有限二 、結論
從以上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基本寫作能力差、教師數量不足、學生基本分析方法不熟悉、投入時間精力不足是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學生基本寫作能力差、教師數量不足兩個因素是其中的關鍵,是需要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
可見,魚骨圖和層次分析法的結合運用能較好的分析和綜合工作組成員對問題各方面的看法,易于從錯綜復雜的原因中找出關鍵原因。
三、建議
影響論文質量的原因找到了,對應的策略也就清晰了:
首先,加強學生寫作能力的鍛煉。大學課程設計中,一般沒有論文寫作方面的有關課程設計,平時的其他專業(yè)課程中為主,學生最多就是參與課堂討論,這在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方面也許有較好的效果,但動筆的機會很少。因此,平時的課程小論文練習必不可少,應占一定學分。
其次,提倡把論文的寫作與平時的積累結合起來。平時感興趣的問題、提前有計劃地收集資料整理思路、包括平時課堂討論中已經有所關注的問題等等,都可以成為進一步做論文研究的線索,這樣,有前期研究和思考的一些初步成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收集資料,完善想法,效果會更好。大四下學期進入論文寫作環(huán)節(jié)了再從頭做起,時間上太倉促,何況還有很多事在分散著學生的精力。
再次,嚴格的管理是必須的,按規(guī)范的程序進行。論文絕不僅僅是最后提交一份論文那么簡單,是一個過程管理,通過整個論文寫作的過程讓學生接受系統(tǒng)的鍛煉,最終完成的成果才是有效的。
最后,教師方面的原因也也應引起關注。由于教師數量少,導致一名老師知道的學生數太多的現象也比較普遍,但更主要的是老師指導過程中投入精力的不足應引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傅家良.運籌學方法與模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114-136.
[2]李紅燕.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可信度評估方法[J].數學實踐與認識,2004,16(5):137—141.
[3]李桂蘭,李明賢.提高經濟管理類專業(yè)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質量的探討[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5(7):64—67.
作者簡介:
曲秋霞 (1964-),漢族,籍貫:山東省青島市,副教授,研究方向:營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