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心想生個女兒,甚至到了病態(tài)的程度……
張倩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經(jīng)受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她哭著說:“我剛做完手術(shù)還躺在醫(yī)院里,老公就提出離婚,不要我了。你幫忙勸勸他吧,我知道其實他還是愛我的……”
既然夫妻間有愛,為什么還要離婚呢?
這一切都是因為她一直想生個女兒。
壹
張倩和丈夫劉先生結(jié)婚已經(jīng)10年,但至今仍沒有孩子。劉先生說,如果第一個孩子留著的話,現(xiàn)在應(yīng)該上小學(xué)了,但就因為是個男孩,妻子沒有要。
劉先生是家里的獨子,比妻子大2歲,27歲結(jié)婚后就非常想要個孩子。對于孩子的性別,他無所謂,男孩女孩都喜歡。但張倩對孩子的性別卻有著篤定的要求:非女孩不生。為此,她婚后足足做了兩年的孕前準(zhǔn)備,直到27歲才初次懷孕。但這種準(zhǔn)備工作對劉先生來說,卻是一種折磨,失去了新婚燕爾的激情和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幸福。
張倩從網(wǎng)上搜羅了許多“生女秘訣”,如夫妻倆日常的飲食、每日作息安排、生理期如何調(diào)整等等,事事都按“秘訣”的指點來執(zhí)行?!懊卦E”上說,夫妻倆多吃酸性食物,能增加生女的幾率。但劉先生有胃病,不能吃酸的東西,可為了生女兒,張倩不顧丈夫的身體,硬逼著他吃;劉先生平時愛上網(wǎng)看新聞、打游戲,“秘訣”卻說,想生女兒的話,應(yīng)該遠(yuǎn)離電腦,張倩便把家里的寬帶停了。
更令劉先生苦惱的是,按照“秘訣”的說法,如果想生個女兒,夫妻生活最好選在傍晚時分,并且夫妻倆不要同時達到高潮。于是,劉先生要過夫妻生活,鐵定的時間只能是傍晚。
張倩在生活上的偏執(zhí)劉先生還能忍受,但她對別人孩子的態(tài)度,卻每每令他難堪。以前有朋友生小孩,他和張倩都會去醫(yī)院探望。如果朋友生的是女孩,張倩就表現(xiàn)得異常興奮,對襁褓中的嬰兒又抱又親,那種表情和態(tài)度夸張得令人驚恐;如果人家生的是兒子,她就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嘮叨男孩如何如何不如女孩,搞得大家都很尷尬。后來,朋友們都開始反感,覺得她“有毛病”;再有人生孩子、辦滿月酒,劉先生干脆“禮到人不到”了。
貳
27歲時,為生女兒足足準(zhǔn)備了兩年的張倩懷上第一個孩子。她無比興奮,早早買好了所有嬰兒用品——當(dāng)然,全是為女嬰準(zhǔn)備的。然而,懷胎5個多月時,她通過熟人關(guān)系提前查出腹中胎兒是男性,非常傷心、失望,在得到丈夫的同意后,去做了引產(chǎn)手術(shù)。這是第一次,劉先生和家人覺得還可以理解和原諒。術(shù)后恢復(fù)期,家人對張倩百般照顧。而這段時間,張倩找到了更多生女兒的“秘訣”。
一年多后,張倩第二次懷孕了,全家人再度忙乎著迎接小生命的到來。張倩既期待又擔(dān)憂,好不容易等到懷孕5個月,一查,又是男孩。張倩淚流不止,再次征得丈夫同意后,做了第二次引產(chǎn)。這一次,她和丈夫?qū)Ω改钢e稱“胎兒有異樣”。大家覺得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仍然對張倩百般照顧,并期待她第三次懷孕能順利誕下一個健康的寶寶。
32歲時,張倩第三次懷孕。這一次,她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莫名的緊張和恐懼??墒?,確認(rèn)懷孕那天,她仍然對丈夫說:“如果不是女孩的話,我還是不會要啊……”最后的結(jié)果是,張倩不顧全家人反對,毅然做了第三次引產(chǎn)。
“我真的很無奈……”劉先生說,自己無數(shù)次對妻子表示,男孩女孩都一樣,他都喜歡,但張倩卻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自從張倩第三次引產(chǎn)以后,他對妻子的感情開始有了一些變化,“之前她墮胎我很心疼,但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這么做,我覺得她越來越不可理喻。我真想不明白,她干嗎非要生女兒不可!”
張倩第三次墮胎后,全家人對她的態(tài)度可以說是眾叛親離,大家都無法理解她在生孩子這件事上為何會如此偏執(zhí)。尤其是劉母,多次到寺廟燒香,說是為未見天日的幾個嬰兒祈福,甚至勸兒子和張倩盡早離婚。
今年,35歲的張倩第四次懷孕。很快,那個令全家人恐懼的“懷孕5月期”又到了。查出腹中胎兒仍為男性后,張倩不顧全家人反對和自身安危,又一次做了引產(chǎn)手術(shù)。然而,這一次,她換來的不再是丈夫的寬容忍耐和家人的體恤照顧,而是丈夫的一句“我們離婚吧”。
因為張倩頻繁墮胎,劉先生的父母都勸他早點離婚算了,但念在多年的夫妻感情上,他始終下不了這個狠心。他一度希望,隨著時間流逝,張倩一心生女的想法會改變。但在苦等八年、痛失4個孩子后,劉先生終于明白,“張倩鉆進了牛角尖,她已經(jīng)無可救藥。她的心太狠了,不僅是對4個無辜的胎兒,甚至是對我、對她自己!”
叁
對于丈夫的“絕情”,剛經(jīng)歷了手術(shù)痛苦的張倩覺得非常委屈、傷心。她說,自己之所以在生女兒這件事上如此執(zhí)著,甚至冒著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其實完全是站在整個家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她擔(dān)心的是,如果生個兒子,二十年后自己和丈夫都老了,還得為兒子買房、娶妻……拼上老骨頭。
從事文秘工作的張倩雖然已經(jīng)35歲,但看上去很年輕。在“非女不可”這件事情上,她表現(xiàn)出極度渴望的一種“私欲”?!拔矣X得那些‘秘訣未必是假的,應(yīng)該說是經(jīng)驗之談,而且對身體也沒有害處。我知道這樣做未必一定能生女孩,但幾率總會高些。我真的很想要個女兒,如果老公想要兒子的話,只要我先生個女兒,再給他生個兒子也行?!薄芭畠菏歉改傅馁N心小棉襖。男孩到了青春期就成了外人,成家后就變成親家的兒子,但女兒就不會,會一心向著自己的父母,我自己就是這樣的。而且,現(xiàn)在不都在說生兒子壓力大嗎?這個壓力并不是指撫養(yǎng)、教育的壓力大,而是指為兒子攢錢買房、娶媳婦的壓力大——如今的女孩嫁人非得有車有房,這個壓力從兒子生下來,做父母的就要背起。但如果生的是女兒的話,只要讓她接受好的教育就行了,不用擔(dān)心她以后的嫁妝……”
“生個女兒,我就把她打扮得像個洋娃娃,一到夏天,我就給她扎上小辮兒,穿上小裙子。一想到這些,我做夢都會笑出來……”
然而,她離這個夢想,如今已經(jīng)越來越遙遠(yuǎn)。
點評:張倩如此執(zhí)著地想生一個女兒,不惜殘忍地將一個個無辜的小生命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也不顧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經(jīng)達到了病態(tài)的程度,這其實就是一種強迫癥。強迫癥患者的某些思維和行動在常人的眼里是沒必要的可笑的,比如張倩想生女兒的理由:“二十年后自己和丈夫都老了,還得為兒子買房、娶妻、生子……拼上老骨頭。”“女兒是父母的貼在心小棉襖……”“生個女兒,我就把她打扮得像個洋娃娃……”
強迫癥是很頑強的心理疾病,需要家人社會的關(guān)心和支持,嚴(yán)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心理輔導(dǎo)和藥物結(jié)合治療。張倩的老公劉先生作為正常人,要設(shè)身處地地替患者想一想,一方面要耐心地安慰、勸導(dǎo)妻子,另一方面要積極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千萬不能簡單粗暴地爭吵、責(zé)罵,甚至一氣之下離婚了事——那樣,只會把她往絕路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