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勇
2011年8月12日晚8時,在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上,隨著算珠清脆的撥動聲,倒計時打開,當由365塊LED組成的電子巨屏上閃現(xiàn)出“0”之后,屏幕上一個頂天立地的半裸體巨人出現(xiàn)在云紋門框之中,用壯碩的雙臂推開世界之門。這意蘊深厚、視覺沖擊強烈的一幕,成為開幕式上最大的亮點,深深地震撼著觀看開幕式的人們。
大家都知道,這個半裸體巨人是深圳改革者的象征,其形象取自著名雕塑作品《闖》??墒呛苌儆腥酥?,這個“巨人”在誕生之初,由于“穿得太少”,險些遭到“冷遇”而不能面世。
1992年,時任深圳市投資促進中心干部的鄭建平,受命擔任深圳展館籌展辦總策劃。在籌展過程中,他漸漸萌生一個創(chuàng)意:用一尊主題雕塑來表現(xiàn)深圳人的精神風貌。但是,雕塑究竟應該從哪個方面來表現(xiàn)呢?鄭建平陷入了苦苦思索。有一天,他翻看報紙,重新讀到鄧小平南巡講話。在講話中,小平同志說:深圳最關鍵的經(jīng)驗是敢“闖”,是“殺出一條血路來”。讀到此,鄭建平頓時渾身一震,靈感閃現(xiàn),覺得表現(xiàn)深圳人的敢闖精神是一個很好的主題。雕塑有了表現(xiàn)主題,接下來就是如何表現(xiàn)的問題了。在中國畫廊門前有一尊女神推開藝術之門的雕塑,鄭建平記憶猶新。受此啟發(fā),一尊全新的雕塑在鄭建平的心中誕生了—— 一個具有陽剛之氣的裸體男子,奮力推開一扇門,他勢如破竹,力拔千鈞。之所以采用裸體,是因為從藝術的角度看,他更能體現(xiàn)質(zhì)感。
然而,這個裸體形象卻引來了巨大的爭議。有人認為:作為政治性展覽會的展品,必須穿上衣服,不能全裸!這意見迅速成為主導。穿還是不穿?鄭建平不得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給人物穿上衣服吧,怎么看都覺得不對勁,因為藝術畢竟要高于生活,不能太實,否則就顯得不倫不類;不給人物穿衣服吧,這尊雕塑就會“胎死腹中”。怎么辦?那一段時間,鄭建平陷入巨大的苦惱中,他不斷用鉛筆在紙上畫來畫去,苦尋解決方案。終于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一個絕妙的想法:對雕塑人物進行模糊處理——在裸體男子的下體上覆蓋一塊飄動的布巾,這樣既避免了可能出現(xiàn)的負面影響,又保住了裸體的質(zhì)感。結果,這一招果然達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蛾J》——這尊形象豐滿、意蘊豐厚的雕塑,終于呈現(xiàn)在了人們的眼前,永遠矗立在深圳這座美麗的現(xiàn)代都市中,并最終成為深圳人的精神符號。
時隔18年后,在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開幕式上,當這個半裸巨人再次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時候,其沖擊力依然不減當年。按照中國人的審美習慣,那半裸的身軀,完全沒有全裸的尷尬,恰到好處地展示出一種力量的質(zhì)感。他的那個“開門”動作,看似簡單,卻是深圳“敢為天下先”的城市形象最為貼切的象征。
如今,鄭建平已經(jīng)成為蜚聲海內(nèi)外的“中國展示第一人”。事實證明,他當初給裸體男子穿上 “衣服”,雖然是藝術觀的一次妥協(xié),但是,卻是一件藝術品獲得永生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