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澤
下一個是伊朗嗎?
“這是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倒臺后,世界輿論對美國或是北約下一個軍事打擊目標的猜測”,美國《國際日報》11月7日刊文如是說。
此種猜測流傳已久,雖然忙于從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zhàn)爭中脫身,美國無暇顧及伊朗,但兩國頗多積怨,至今未消。事實上,為了消除伊朗這個中東地區(qū)的心腹大患,美國暗中籌劃,經營已久。
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從巴基斯坦到科威特,在西亞地區(qū),美國已經完成對伊朗的戰(zhàn)略包圍。鐵拳舉而不打,美國缺少的或許只是戰(zhàn)爭的借口。
現(xiàn)在機會來了。
當?shù)貢r間11月8日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奧地利維也納公布了最新的伊朗核問題報告。這份長達25頁的報告中稱,有“可靠”跡象證明,至少在2010年以前,伊朗擁有發(fā)展核爆炸裝置計劃并進行了嘗試,而有關“研制核武器”的活動現(xiàn)在很有可能仍在進行。
這是迄今國際原子能機構就伊朗核計劃是否具有軍事用途問題進行的最為明確的表態(tài)。雖然,這份報告仍未就伊朗現(xiàn)在是否試圖擁有核武器的問題得出明確結論,但“報告給了西方干預伊朗的口實”。
核報告新瓶裝舊酒
“作為世界核領域的權威機構,它做出的結論是伊朗不是在和平利用核能,而是在進行核能武器化。這將產生一個效應,刺激全世界的輿論來反對伊朗核擴散,這本身會給伊朗造成很大壓力,也可以為美國、以色列下一步對伊朗采取行動創(chuàng)造輿論條件?!敝袊榜v伊朗大使華黎明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輿論的交鋒似乎更早打響。報告發(fā)布前,這份在首頁表明“限制發(fā)布”的報告,其有關內容已為西方媒體所披露。
以色列《國土報》11月6日報道說,國際原子能機構將要發(fā)布的伊朗核問題報告中有可能披露伊朗在納坦茲核設施鈾濃縮項目上取得的進展,以及在庫姆核設施上安裝離心機。
此前一天,伊朗外交部長薩利希說,國際原子能機構打算公布的伊朗核項目調查報告中,關于伊朗將核武器用于軍事目的,打算制造武器的說法屬于“捏造”。
報告發(fā)布后,與先前媒體熱議的“新證據(jù)”差距明顯的是,這份報告使用大量“可能”“跡象顯示”“沒有進一步的資料”等不明確的語言,未能真正“證實”伊朗發(fā)展核武。
報告最后以不確定性的猜測為結論,指出伊朗曾從事與“核武器的專項”活動,部分活動現(xiàn)在很可能仍在進行。這顯然未能滿足美國、以色列的胃口,也遭到了國際社會的眾多質疑。
事實上,雖然在這次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中存在一些來自美國中情局新披露的細節(jié),但主要還是基于過去曾經發(fā)布的信息。因此,也有分析說,新的報告與過去相比有“新瓶裝舊酒”的嫌疑。
“這是一個總報告,需要把以往的可疑跡象都包羅在內,這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定期發(fā)布的報告不同。”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殷罡分析說。
天野之彌的親美色彩
“其實報告中發(fā)布的很多情報,巴拉迪時期就已經掌握了,但壓著不發(fā),現(xiàn)在壓了一段時間,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總干事天野之彌把它發(fā)布出來,具有某種美國背景?!敝袊榜v伊朗大使華黎明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華黎明看來,在經歷了阿拉伯之春后,伊朗力量在中東地區(qū)崛起,以色列被阿拉伯國家孤立,又受到巴勒斯坦入聯(lián)問題困擾,而伊朗借此機會發(fā)展了自身核力量,增強了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這顯然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因此,利比亞戰(zhàn)事剛結束,美國就把矛頭指向了伊朗。
同報告一樣,受到質疑的還有天野之彌。
兩年之前,埃及籍的總干事巴拉迪兩任到期。在美國的鼎力支持下,這位來自日本的職業(yè)外交官以微弱優(yōu)勢險勝南非資深外交官阿卜杜勒·明蒂,成為有“核管家”之稱的IAEA的新領導人。
“巴拉迪的工作讓美國很不滿意,因此,美國希望替換其合適的人選上臺,天野之彌更加符合美國人的要求?!比A黎明說。
天野之彌的當選顯然受到了西方國家的歡迎。在當選的當日,以色列政府就發(fā)表聲明稱,“以色列對天野大使領導IAEA的能力有充分的信任,并將為其在任內的工作提供絕對的幫助?!?/p>
上任之初,面對朝鮮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兩個燙手山芋,在朝核問題上,天野之彌除了寄希望于中國主導的六方會談外,別無良策。因此,在伊朗核問題上尋求突破,既是為其提供支持的美國,也是天野之彌自身的期待。
與其前任巴拉迪相比,由于來自地區(qū)之外國家,在伊朗核問題上,天野之彌似乎更加強硬。執(zhí)掌國際原子能機構十余載的巴拉迪,其領導工作一直受到美國、以色列等一些國家的指責,認為巴拉迪在伊朗從事核活動的問題上采取過于寬松的態(tài)度。
在伊朗核問題上,天野之彌的立場也與美國更為接近,即認為伊朗發(fā)展民用核設施的計劃,是為了對其發(fā)展核武器目標的掩飾。
這次伊朗核問題報告公布后,英國《金融時報》載文指出,報告的發(fā)表體現(xiàn)了天野之彌的一個重要理念,即IAEA應向成員國提供盡可能詳細的、與核擴散相關的技術和事實細節(jié),而不必在意由此帶來的政治影響。
11月9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一位西方外交官評論說,“美國領導的伊戰(zhàn)、以及這場戰(zhàn)爭未能找到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而徹底失敗的事實,令巴拉迪極度不安,因此,他在整個任期內,常常會回避任何可能挑起伊朗與西方沖突的言辭或行動?!?/p>
但天野之彌是一位“頭腦清醒的操作員,視履行IAEA的技術職責為己任”,上述外交官說。
然而,這位履行技術職責的領導人發(fā)布的報告卻讓伊朗大為惱火,稱報告顯示出IAEA和天野之彌是華盛頓方面的同謀。
盡管作為國際組織的掌門人,天野之彌堅稱自己不受任何人左右,但一些認為他在立場上從屬美國陣營的聲音幾乎從未停止。
令天野之彌進一步陷入尷尬的是,去年維基解密公布的一批外交電報中披露,天野之彌曾對一位美國高級外交官表示,他“從高層人事任命到處理伊朗所謂的核武計劃,在每一項關鍵戰(zhàn)略決策上,都與美國保持立場一致”。
此份報告的出臺與美國脫不了干系,卻是毫無疑問的。美國《紐約時報》10月15日報道,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正在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施壓,要求其公開伊朗制造核武器的機密情報資料,以證明伊朗核計劃就是以制造核武器為目的。
就在報告出臺之前,10月27日天野之彌還就伊朗核問題秘訪美國白宮,會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數(shù)位高級官員,但奧巴馬政府官員并不愿意證實天野到過白宮的消息。
新制裁方案
“以色列和伊朗幾乎每隔幾個月都會有導致關系緊張的事情發(fā)生,所以,很多民眾沒有覺得此次有特別的異常?!币陨泻7ù髮W中國留學生王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但伊朗核武器化,顯然觸痛了以色列當局敏感的安全神經。在10月底以色列議會冬季會期開幕的政策演講中,總理內塔尼亞胡再次重申,一個核武裝的伊朗將對以色列乃至全世界構成嚴重威脅。
11月3日,以色列總統(tǒng)佩雷斯曾表示,解決伊朗問題的時間已所剩無幾,如今外交解決的空間已越來越小,采取軍事途徑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以色列急迫要摧毀伊朗的核設施,甚至推翻現(xiàn)政權,因為在以色列看來,伊朗現(xiàn)政權和核武器是對猶太民族生死存亡的威脅。”華黎明說。
但戰(zhàn)爭似乎不是美國希望看到的局面。因此,IAEA的報告公布后,美國的反應不算強烈,而且還刻意與這份報告保持距離。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警告稱,對伊朗的軍事打擊會有極大的風險,任何軍事打擊行為都可能造成“嚴重地區(qū)影響”。
美國采取謹慎態(tài)度,是因為類似的行動既有前車之鑒,也有現(xiàn)實制約。
國際原子能機構此次的報告,在伊朗的核武器化方面并沒有十分確鑿的證據(jù),因此,美國顯然不希望重蹈伊拉克戰(zhàn)爭開始時因錯誤情報而導致的“尼日爾丑聞”,同時軍事行動也受到國內財力的制約。
同時,作為伊朗核問題重要的利益方,俄羅斯和中國的立場也是美國需要考慮的因素。
俄羅斯外交部11月10日晚間發(fā)表公告稱,俄與中國已就中東及北非局勢達成共識,兩國呼吁通過政治及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并一致確信對伊朗進行新一輪制裁將不會達到預期效果。
以色列官方開始給一度高企的國內輿論降溫。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8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以色列還沒有決定對伊朗采取任何軍事行動。
如果軍事行動無法開展,那么嚴厲的制裁或許是伊朗不得不面臨的結果。盡管自2006年起,聯(lián)合國安理會已經通過了四輪制裁協(xié)議。這次報告公布后,以色列、德國、法國等紛紛表示應該對伊朗施加第五輪更為嚴厲的制裁。
“美國正在醞釀新的制裁方案,但如果采取禁止伊朗石油出口等更嚴厲的制裁的話,恐怕俄羅斯、中國,甚至連歐洲都不會贊成。”華黎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