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祥
公車改革每年都是“兩會”的熱點話題。但年復一年,面貌難改。每年公車消費三千多億元,“股長的屁股后面都冒煙”。
據(jù)說有個叫“郝慧享”的人大代表強烈要求取消公車,起草了“恢復官員坐轎制度”的提案,具體內(nèi)容是:低碳環(huán)保,減少廢氣污染;增加就業(yè),按全國坐轎者八百萬計,每轎四人,共需轎夫三千兩百萬人,如再配兩名鳴鑼開道的,可再增加一千六百萬人就業(yè);方便百姓攔轎告狀,免去了衙門難進和餐風宿露之苦;節(jié)約經(jīng)費,可以把“屁股底下一棟樓”的錢用到教育、醫(yī)療等“刀刃”上;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同時推行“公務用轎標準”,縣處級坐雙人轎,廳局級坐四人轎,省部級坐八抬大轎……轎夫列為事業(yè)單位編制。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提案反響強烈,好評如潮,網(wǎng)上“相關結果”有兩萬五千四百多個,多是鼓掌、喝彩的,只有個別的唱反調(diào):“一個縣令好抬,幾千個官怎么抬呀?”
細細想來,建議雖好,確實難以實行。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十一世紀了,社會在不斷發(fā)展,如恢復坐轎的封建國粹,不是“與時俱退”么?更重要的是,轎車的主人絕對不會同意,建議再好也是水中月鏡中花。
那么,怎么辦呢?愚以為,公車改革還是要往前看、向上看,也就是要在“更高、更快、更強”的交通工具上找出路,而不能回到更慢、更落后的轎子上去。
眾所周知,當今最好的交通工具是飛機、載人飛船等,載人飛船要訓練有素的航天員才能坐。作為官員,最現(xiàn)實的選擇是——坐飛機。
與轎車相比,飛機具有“高”和“快”的優(yōu)越性。轎車在地上走,身份再高的人坐著也高不到哪兒去。飛機呢?那是真正地高高在上。現(xiàn)在民航飛行高度九千米左右,要是領導喜歡,飛到萬米以上也可以,這是轎車望塵莫及的,也是與領導的地位、作用相適應的?!八{天在我掌控之中,白云從我腳下飄過”,多美妙的感覺??!更何況,轎車再快也就每小時一二百公里,民航飛機則可達每小時八百多公里。就接近“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p>
更何況,轎車的一些缺點,如汽車廢氣、城市交通擁堵等問題飛機都不存在。倒是轎子的一些優(yōu)點也是飛機的優(yōu)點,比如增加就業(yè)崗位,一架飛機要有機長、駕駛員、服務員等機組成員,都是高層次的就業(yè)崗位。飛機多了,還要增加機場,一個機場要安排多少人??!
一些人認為飛機不安全,這是誤解。與轎車相比,飛機的事故少得多。我國汽車輪子下的冤魂每年近十萬,幾乎沒有一天沒有車禍,而飛機失事并不常見。
有的同志可能會說,坐飛機成本太高。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豈不聞,“消費拉動內(nèi)需”,“消費就是貢獻”。目前全國機場有七成虧損,如果領導全都配上專機,航空業(yè)不就興旺發(fā)達了么?再說,領導需要不能考慮錢不錢的,要講政治。領導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追求,領導的想法就是我們的做法,領導的愛好就是我們的嗜好,領導的意向就是我們的方向。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領導!
還有,一些領導可能會問:坐飛機好是好,可近距離出行怎么辦?沒關系,“辦法總比困難多”,可以在給領導配“波音737”之后,再配一架小直升機,專供短距離用,就像有的領導在配奔馳的同時,加配一臺越野車一樣。
假如有一天,官員在天上飛,百姓在地上走;“落霞與專機齊飛,領導與長天一色”,既有詩情畫意又尊卑有序,多好??!
所以呀,領導坐轎子不合時宜,“公車”改“公機”才是與時俱進。
題圖 / 下不了手 / 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