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中興
前幾年在新澤西州小住期間,每周一次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看書報,由住地至曼哈頓一段路乘公交大巴,票價一美元。女兒告訴我:“你們已經(jīng)退休,可買半價票?!蔽冶惆炎o照帶著。女兒說不會看你們護照的,你上車只需說一聲“Senior Citizen”(退休老人)就行了。我照此法,上車朝司機說了聲,往駕駛座一旁的投幣口投下五角硬幣,進去坐下。開始我們兩口子還是帶著護照以備查看,幾次以后就不帶了。
你是不是退休老者,看面孔是看不出來的,尤其是許多中國人在老美眼里,都顯得比實際年齡小。一次從紐約去華盛頓,女兒去售票窗口買票,給我們買的是半價票。我說:“怎么不看護照?”女兒說:“我給售票員指了指坐在遠處的你們,售票員說了一句,你的父母看上去很年輕?!彼睦镆苍S在想,不像是退休老人。但他相信女兒的話:父母是退休老人。還有一次,我應友人之邀去明尼蘇達州,碰上航空公司打折促銷,老人可買對折票,女兒一個電話打過去,說爸爸是退休老人,就把一張半價票訂了,不需提供證件。多次去電影院,別人代買半價票也一樣,你不必親自到場。一句話,相信購票人說的。
這樣的經(jīng)歷,讓我深有感慨。一個社會要健康運轉(zhuǎn),社會成員彼此之間不能沒有誠信。人人講誠信,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你自己要講誠信,你也活在別人的誠信之中。你自己不講誠信,別人開始也許還是對你誠信,久而久之,你的話就不靈了,你把規(guī)則破壞了,人家對你還能誠信下去嗎?不講誠信若蔓延開去,年齡、職業(yè)、學歷、論文,日常衣食住行,幾乎每件事上你都會遇到說謊、造假,甚至連揭露造假的媒體也在說謊、造假,那還有誰可以相信呢!這樣的社會,病得還輕嗎?
相信你說的,其重要前提是:你說的必須是真的,不是假的。從一個小百姓到一級政府,概莫能外。小事如此,大事更不能例外。假話說多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真話人家也不相信了。房屋野蠻拆遷中發(fā)生的一系列傷害居民事件,造成群情激憤,有些地方官員信誓旦旦,辟謠澄清,希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后證明,不少都是推諉掩飾之詞,如此這般,官員還有多少公信力,公眾還會相信你說的話嗎?
從華爾街到社會底層,美國也有大大小小的騙子,但社會生活中,到處都能夠看到對誠信毫不含糊的內(nèi)在追求和嚴格的外在約束,它深入人心,成為男女老少的共識。它不是停留在書本、口號上,是在生活方方面面的許多細節(jié)上體現(xiàn)出來的。人們不是以誠信為榮,是以誠信為本分,為做人的起碼底線。如果一個人學歷造假被揭露,不僅相關單位要處理,輕則降職,重則炒魷魚,周圍人們也會對他嗤之以鼻。造假者惟一的選擇是認錯悔過,向公眾致歉,決不敢厚著臉皮繼續(xù)招搖過市,更不會冒出一群“粉絲”為之搖旗吶喊。美國的公交車上要是逃票,一旦被查著(這個概率小到幾乎等于零),對不起,重罰不說,單是眾人的側(cè)目而視,逃票者就恨無地縫可鉆了。
我相信你說的,你也相信我說的,這樣的社會,才可能是人人都有尊嚴的社會。我國傳統(tǒng)的倫理規(guī)范也是人無信不立,《弟子規(guī)》就說:“凡出言,信為先?!蹦阈盼乙残?。當然,即使這樣的社會,也還是不能杜絕大大小小的騙子。但認為騙子有理,甘做行騙者“粉絲”的事,則是不可思議的。那么,在我們這里,能不能先從“行騙可恥”做起呢?由“知恥”到“立誠”,雖然距離不短,終究還是在向前走吧。
【原載2011年2月25日《文匯
報·筆會》】
插圖 / 狐貍與烏鴉 / 阿爾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