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明
當下的中國,最稀缺的東西可能非真話莫屬。說真話的成本高昂,不是到退休后、臨終前,或者醉酒后失去理智,清醒的局內(nèi)人,誰敢口吐真言?真話不說出來則已,說出來的時候,有點像相聲演員抖出來的包袱,往往語驚四座。真話的爆發(fā),還有一種情況,這就是貧困潦倒之時,抖出點包袱也沒啥可以顧忌的了。
這幾天,張尚武“火”了。他現(xiàn)在的知名度,遠遠超過當年奪冠的時候。按照我們現(xiàn)行的體育體制,運動員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當過世界冠軍的運動員,那更是捧著金飯碗,多少人羨慕不已呢。偏偏這個不爭氣的張尚武,從世界冠軍淪落為失業(yè)人員,然后參與偷竊而坐牢,刑滿釋放后淪落到北京的地鐵里賣藝為生。這個傳奇式人物,足可以被拍成電影,相信一定很精彩。電影導(dǎo)演沒有找上門,張尚武卻突然成為新聞報道的熱點人物——張尚武的問題早已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畸形體育體制的產(chǎn)物。顯然,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話題,從哪個角度談?wù)摱加辛咙c。
筆者感興趣的是張尚武的爆料:當年被安排冒充大學(xué)生參加世界大運會。他“小人家”在窘境中抖出這個包袱,不知道何人來接住他這個突如其來的包袱,接包袱者又該如何以對?
當體育迷失了方向,不再是自由的競技,而是政績性表演,體育賽事的黑幕也就緩緩張開,運動員也就成了政績的奴隸,只不過是隱形奴隸而已。
即將在深圳舉辦的世界大運會開賽在即,張尚武抖出這個包袱,公眾期待咱們的體育主管部門接住這個包袱,辟謠也好,承認也罷,不三緘其口才是正道。假如體育主管部門不否認張尚武的說法,我們想知道當年是誰安排張尚武冒名頂替大學(xué)生參賽的,被頂替的大學(xué)知道這個事情嗎?現(xiàn)在要不要追究當事人的責(zé)任,不追究的話理由是什么?追究的話,是通過法律程序還是其他程序?還有,張尚武是2001年大運會出演大學(xué)生角色惟一的“幸運兒”嗎?如果還有其他運動員,這些運動員的成績要不要取消?還有,世界大運會不是中國自己的游戲,大運會組委會是否看到張尚武抖出的這個包袱,看到的話該不該給個說法?更為要緊的是,本次深圳大運會前夕,要不要將所有參賽運動員的名字、照片和簡歷向全世界公示,以便杜絕假大學(xué)生運動員混進賽場?
所以,張尚武抖出的這個包袱已經(jīng)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拷問著歷屆大運會參賽國體育主管部門的良知。拒絕作出回應(yīng),或者假裝不知道,只能說明心中有鬼。張尚武的這個包袱,真的是燙手山芋,就看主管部門有沒有勇氣接住了。
【原載2011年7月18日《三晉都市報·來論》標題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