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奇,關威,孫萍?,紀秀娟
(1.東北大學文法學院,110819;2.沈陽市規(guī)劃和國土資源局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fā)區(qū)分局,110163;3.遼寧商貿(mào)職業(yè)學院,110161:沈陽)
應用TM圖像計算機自動提取水體的方法現(xiàn)今主要有2種。第1種是基于單波段圖像的水體自動提取,如在平原地區(qū)常用的密度分割法,在山區(qū)常用的閾值分類法[1-2],單波段提取水體法應用起來較為簡單,但分類結果往往易受山體陰影或部分混合像元的影響。第2種是基于復合波段圖像的水體自動提取,亦稱譜間關系法,是在常規(guī)分類方法和知識發(fā)現(xiàn)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數(shù)學地理模型提取水體的方法,這種方法可提高水體提取結果的精度,在較多的遙感書籍及文章中都有專門的介紹,如周成虎等[3]給出了TM2+TM3>TM4+TM5(TM2為TM圖像第2波段,以下類推)的水體提取模型;顏梅春[4]提出在TM2+TM3>TM4+TM5的基礎上,輔以TM5<K(K為指定數(shù)值)的方法來提取水體;汪金花等[5]則給出了(TM2+TM3)-(TM4+TM5)>0和TM4/TM2<0.88的水體提取模型;徐涵秋[6]則應用改進后的NDWI來提取水體(為方便說明,將TM2+TM3>TM4+TM5的水體提取模型設為模型1,(TM2+TM3)-(TM4+TM5)>0和TM4/TM2<0.88的水體提取模型設為模型2,MNDVI的水體提取模型設為模型3)。譜間關系法比單波段閾值法提取水體更具優(yōu)勢,它能將水體與陰影區(qū)分開來,這在已有的研究[7-12]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各個結論中都未曾提到對云陰影的處理。而實際上,應用計算機自動提取水體,無論是在平原地區(qū),還是在山地地區(qū),云體陰影都會被誤認為是水體。應用模型1~3提取水體的結果中,云體陰影會被誤認為是水體一并提取出來,誤提的像元數(shù)量較多,會嚴重影響提取精度。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模型以提高計算機自動提取水體的精度。
選取黑龍江省大慶地區(qū)的一景TM影像(圖1)作為研究對象,行列號為119/28,成像時間為1990年7月20日。在研究區(qū)內(nèi),主要水體為嫩江,并且有大量的水泡、水塘、水庫;試驗區(qū)地勢較平緩,有大片的農(nóng)田、鹽堿地,有大量油井不規(guī)則分布;試驗區(qū)居民地密集度低。圖像西北方湖泡處有大量云。
圖1 研究區(qū)假彩色合成圖Fig.1 False color composite picture of study area
利用繪制水體邊界效果較好的TM5波段(波段范圍1.55~1.75μm),采用閾值法以及傳統(tǒng)譜間關系法提取水體,對于有云體陰影的影像,其提取精度不高。為了找到一種能精確提取水體并且能夠消除各種陰影影響的模型,筆者試求在傳統(tǒng)的譜間關系法基礎上尋求突破:對圖像先進行K-T變換,再應用決策樹分類法實現(xiàn)水體的自動提取。K-T變換(纓帽變換Tasseled Cap)可以將波譜空間變換到幾個有物理意義的方向上去,即Y=BX,式中,Y為變換后的新坐標空間的像元矢量;X為變換之前多光譜空間的像元矢量;B為變換矩陣。TM圖像K-T變換系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TM圖像K-T變換系數(shù)Tab.1 Transform coefficient of K-T for TM image
變換后,第1波段(Brightness)代表的是TM圖像6個波段的加權和,代表地物目標總的輻射能量水平,第2波段(Greenness)反映了可見光波段特別是紅外波段與近紅外波段之間的對比,反映了植被的生長情況,第3波段(Wetness)反映的是TM1~TM4波段與TM5和TM7波段之間的差值,TM5和TM7波段對土壤濕度和植被濕度最為敏感,易于反映出濕度特征,但濕度值并不完全代表含水量的多少。
在研究區(qū)內(nèi),典型的地物為水體(包括水田)、居民地、植被(包括旱田)、鹽堿地、云以及云陰影。表2是研究區(qū)內(nèi)6種典型地物在經(jīng)過K-T變換后的波譜采樣均值。
根據(jù)表2繪制成研究區(qū)典型地物波譜均值折線圖(圖2)。圖2中,(a)代表水體,可以看出,對圖像做K-T變換之后,只有水體在K-T變換生成的6個波段上具有W型特征,即只有水體具有Greenness〈Wetness〉Fourth的特征(在此稱為模型4),而其他地物,如居民地、植被、鹽堿地、云和陰影等都不具有該特征。
表2 研究區(qū)典型地物K-T變換后波譜采樣均值Tab.2 Average values of representative cultures’spectral luminosity in the study area after K-T transformation
圖2 研究區(qū)典型地物K-T變換后波譜均值折線圖Fig.2 Spectral luminosity curves of representative cultures in study area after K-T transformation
在ENVI決策樹分類中,輸入b2 lt b3 and b3 gt b4,在 Variable/File Pairings中選擇 b2=Greenness,b3=Wetness,b4=Fourth,然后執(zhí)行 Execute命令。最終結果如圖3(b)所示。
由于行列號為119/28的TM影像地處松嫩平原,地勢平緩,無高山或丘陵,沒有山體陰影,故選取了吉林省長春地區(qū),行列號為118/30的一景TM影像加以驗證(圖4(a)),該圖像上具有較多的山體陰影,采用模型4自動提取的水體結果如圖4(b)所示。從圖4(b)白色方框中可以看出,山體陰影并未被誤認為是水體而被提出來,且提取出水體的輪廓也與目視結果相一致。
每一種地物在不同波段上均有其反射值的范圍,如果2種地物的反射值范圍交叉,就很難用閾值法來提取其中1種,而譜間關系法的優(yōu)點在于,它是分析地物波譜自身特征的,可以區(qū)別其他地物,從而實現(xiàn)高精度提取的目的。應用模型4提取的水體(圖3(b)),水體信息較為豐富,湖泡里的植被信息只有少數(shù)被水的信息覆蓋,沒有云體陰影被誤認為是水體,整體圖像信息單一,無漏提多提現(xiàn)象。
圖3 模型4提取水體結果Fig.3 Water body extracting using Model 4
圖4 模型4提取山區(qū)水體驗證結果Fig.4 Water body extracting using Model 4 in mountain area
在借鑒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先對圖像進行K-T變換,再在新生成的6個波段上應用譜間關系法,發(fā)現(xiàn)水體(Water)在K-T變換新生成的6個波段上具有W型的特征。由于只有水體具有Greenness〈Wetness〉Fourth特征,而陰影和其他地物都不具有該特征,故建立地表水體信息自動提取的模型為 Greenness〈Wetness〉Fourth。
應用Greenness〈Wetness〉Fourth模型自動提取地表水體,具有以下特點。
1)方法簡單,K-T變換操作簡便易行,在ENVI中或在EDARS中均可以實現(xiàn);
2)完全是計算機自動化提取地表水體,避免了一些提取方法中人工找K值(K為指定特征值)的過程;
3)有效地消除了山體陰影以及云體陰影對水體提取精度的影響;
4)應用此模型自動提取的水體,如河流、湖泊、水泡、水田等,其自動提取結果與目視解譯結果基本一致,混合像元是影響提取精度的主要因素。
5)此模型可應用于多數(shù)TM圖像,但不排除某些TM圖像中一些非水體地物K-T變換后具有W型具有相同特征的可能。
[1]Ollern Jensen L.Knowledge-based classification of an urban area using texture and context information in Landsat TM imagery[J].Photogrammer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1990,56(6):899-904
[2]Frazier P S,Page K J.Water body detection and delineation with Landsat TM data[J].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0,66(12):1461-1467
[3]周成虎,駱劍承,楊曉梅,等.遙感影像地學理解與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68-86
[4]顏梅春.基于TM數(shù)據(jù)的水域變化信息提取研究[J].水資源保護,2005,21(6):31-33
[5]汪金花,張永彬,孔改紅.譜間關系法在水體特征提取中的應用[J].礦山測量,2004,12(4):30-32
[6]徐涵秋.利用改進的歸一化差異水體指數(shù)(MNDWI)提取水體信息的研究[J].遙感學報,2005,9(5):590-595
[7]杜云艷,周成虎.水體的遙感信息自動提取方法[J].遙感學報,1998,2(4):264-269
[8]都金康,黃永勝,馮學智,等.SPOT衛(wèi)星影像的水體提取方法及分類研究[J].遙感學報,2001,5(3):214-219
[9]陳華芳,王金亮,陳忠,等.山地高原地區(qū)TM影像水體信息提取方法比較:以香格里拉縣部分地區(qū)為例[J].遙感技術與應用,2004,19(6):479-484
[10]秦其明,袁吟歡,陸榮健.衛(wèi)星圖像中不同水體類型識別研究[J].地理研究,2001,20(1):62-67
[11]傅國斌,劉昌明.遙感技術在水文學中的應用與研究進展[J].水科學進展,2001,12(4):547-559
[12]嚴海兵,李秉柏,陳敏東.遙感技術提取海岸線的研究進展[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9,28(1):101
[13]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遙感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