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禮軍 劉宇 蔣鷗
(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內(nèi)江641002)
放療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所有進行胸部放療的患者治療過程中正常肺組織都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損傷,在50~70 Gy放療劑量下9.32%出現(xiàn)具有臨床特征的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RP)[1],RP的發(fā)生限制了治療計劃的實施,降低了腫瘤的控制率。如晚期出現(xiàn)放射性肺纖維化(radiation pulmonary fibrosis,RPF)往往無法逆轉(zhuǎn)[2],嚴重影響患者肺功能并降低生存質(zhì)量。目前治療RP的方法并不多,效果亦不盡如人意,因此,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我科在臨床實踐中使用自制的麻玄止咳合劑防治放射性肺炎,效果滿意,本文探討麻玄止咳合劑對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作用。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期間,接受放療的肺癌患者共86例,均為周圍性肺癌,其中鱗癌53例,腺癌33例,輔助檢查未發(fā)現(xiàn)遠處轉(zhuǎn)移灶,血液 WBC>4.0×109/L,PLT>100×109/L,無明顯心、肺、肝、腎功能異常,所有病例都經(jīng)病理學證實。KPS評分均>70分,其中女性34例,男性52例?;颊甙措S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58.2±6.3歲);治療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56.8±7.1)歲。兩組平均年齡、性別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放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胸腹體架熱塑體膜固定,經(jīng)1.5 T超導磁共振定位后,以西門子6 MV醫(yī)用直線加速器進行放射治療。大體腫瘤體積(GTV)為臨床和影像學檢查所能確定的腫瘤范圍,包括原發(fā)腫瘤GTV和區(qū)域轉(zhuǎn)移淋巴結(jié)。照射范圍為:臨床靶體積(PTV),鱗癌為GTV外擴6 mm,腺癌為GTV外擴8 mm。90%照射劑量覆蓋PTV,脊髓、心臟、食道等重要組織器官受照射劑量均控制在可耐受的范圍內(nèi)。照射總劑量50~70 Gy,分割為2 Gy/次,5次/周。
1.3 治療與觀察方法 兩組均常規(guī)放療。治療組于放療1周后開始使用我院自制麻玄止咳合劑(批準文號:川藥制字 Z20070381),20 mL/次,1 d 3 次,連用4周。所有患者每周復查血常規(guī)檢查、攝X片或CT、進行肺通氣功能檢查,并注意觀察有無RP。兩組對癥處理相同,如吸氧、抗感染及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干擾素等以減輕臨床癥狀;應用抗氧化劑以控制病情;盡早吸入適量一氧化氮;盡早預防和控制并發(fā)癥;適當應用中藥輔助治療;重度者輔助人工呼吸。
1.4 放射性肺炎診斷標準[3]放療后出現(xiàn)咳嗽、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和低熱等臨床癥狀;體征:輕者可無明顯異常,重者呼吸音降低,出現(xiàn)干、濕性羅音;X射線檢查發(fā)現(xiàn)受照射肺部出現(xiàn)網(wǎng)狀、邊緣不整齊的模糊狀陰影;實驗室檢查輕者可無明顯異常,重者見WBC升高或降低,血氣分析見氧分壓(O2)下降,二氧化碳分壓升高。
1.5 放射性肺炎的分級[4]0級:無變化;1級:輕微的干咳或用力時呼吸困難;2級:需麻醉藥、止咳藥的持續(xù)咳嗽,輕微活動時呼吸困難;3級:嚴重咳嗽,麻醉性鎮(zhèn)咳藥無效,安靜時呼吸困難,X線呈致密影,需間斷性吸氧或激素治療;4級:呼吸功能不全,需持續(xù)性吸氧或輔助機械通氣;任何引起死亡的為5級。兩組分級均在1、2級間,數(shù)據(jù)分析亦在1、2 級間。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率的比較使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時間自治療之日起計算,觀察時限16周,其中A組2例患者中斷治療,排出統(tǒng)計。兩組發(fā)病率比較,χ2=16.41,P <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6周內(nèi),隨著放療周數(shù)的增加,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率均呈上升趨勢,即放射劑量與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成正相關(guān),此與國內(nèi)學者報道一致[4]。治療組放射性肺炎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且能明顯降低急性期放射反應分級。見表1。
表1 兩組放療患者放射性肺炎發(fā)生率 例
肺癌患者在接受胸部放射治療時,常并發(fā)放射性肺炎,重者可出現(xiàn)明顯的呼吸功能障礙癥狀,如咳嗽、胸悶、氣急、胸痛和呼吸困難,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在保證靶區(qū)域充足劑量照射的同時,也減少了周圍正常組織的受照劑量[5],盡管可以大大減少非腫瘤組織的損害,但放射性肺炎的發(fā)生仍無法完全避免。在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上,臨床多予激素及抗生素輔助治療,但放射性肺炎是一種淋巴細胞性肺泡炎,臨床上應用抗生素效果不佳[6],抗生素僅僅是預防性用藥,同時大劑量激素的使用又易致二重感染、菌群失調(diào)、免疫抑制等,不宜在腫瘤患者長期或預防性使用。
射線當屬熱毒之邪,最易傷陰耗氣,初犯人體,熏灼肺陰,脈絡失養(yǎng),肺失宣降,而成本病[7]。治療藥物也大致可分為:清熱解毒藥、補益藥與活血化瘀藥[8]。麻玄止咳合劑為麻黃、石膏、魚腥草、桔梗、金銀花、柴胡、黃芩、敗醬草、甘草等組成的復方中藥制劑,其中,黃芩清熱瀉火,涼血退熱;魚腥草清熱解毒;桔梗宣肺祛痰;甘草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全方配伍,則熱清氣平,肺降有權(quán),喘咳自止?,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魚腥草、黃芩、敗醬草、桔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魚腥草、黃芩有較強的抗炎作用[9]。動物實驗證明,麻玄止咳合劑能夠明顯增強小鼠巨嗜細胞吞噬功能、NK細胞活性和淋巴細胞的轉(zhuǎn)化[10];能夠顯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非特異性免疫和體液免疫[11]。
本臨床觀察初步表明:麻玄止咳合劑能顯著降低肺癌放療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發(fā)生率及急性期放射性肺損傷分級,改善腫瘤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而且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無明顯毒副作用,在急性期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中有一定的意義。但其治療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1]程文芳,錢飛宇,李云英.肺癌放療與放射性肺炎的研究[J].實用腫瘤雜志,2000,14(4):274-275
[2]丁文,郭巖.放射性肺損傷[J].實用腫瘤雜志,2005,15(9):813-816
[3]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診斷標準[S].GBZ104-2002
[4]郭素敏,宗會遷,孫超英.肺癌放射治療致放射性肺炎的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8,30(9):1 298-1 299
[5]魏潔,王凡,楊林,等.Ⅲ期中央型非小細胞肺癌常規(guī)照射與三維適形放射治療的劑量學比較 [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43(4):445-448
[6]王躍珍.放射性肺炎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2007,16(1):39-42
[7]張霆.放射性肺炎分期辨治探析[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7,23(3):196-197
[8]柳紅芳.中藥對放射損傷治療作用的實驗與臨床研究[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1996,16(1):61-62
[9]姜楠,陳琳娜,譚大琦,等.肺炎止咳合劑免疫、抗菌及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05,15(6):382-386
[10]巴圖德力根,張成鴻.肺炎止咳合劑對小鼠CD4+、CD8+T淋巴細胞亞群調(diào)節(jié)作用的研究[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2,2(15):1 411
[11]巴圖德力根,白玉花,張成鴻.肺炎止咳合劑免疫藥理作用實驗研究[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2,2(6):6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