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振勇
(廣西天等縣人民醫(yī)院 天等532800)
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發(fā)生于多種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慢性腎臟疾病晚期的進行性發(fā)展、惡化、難治的臨床綜合征[1]。該病病情復雜多樣,治療棘手,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和生命。盡管現代醫(yī)學對CRF的發(fā)病機理已進行了較為透徹的研究,但目前西醫(yī)保守療法效果不理想,通常采用血液透析療法和腎移植,但此兩種方法的治療費用昂貴,加之穿刺和手術的痛苦令許多患者和家屬難以接受,故非透析療法更具有實際意義。應用中醫(yī)藥非透析療法延緩慢性腎衰竭進程,已引起國內外醫(yī)學界的重視??v觀近30年來國內治療慢性腎衰的現狀和研究成果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腎衰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或中醫(yī)治療[2],是較為理想的模式。近幾年,我們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CRF方面取得了顯著療效?,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80例患者均為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門診及住院病人,符合相關診斷標準。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40例。治療組40例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38~77歲,平均(46±7.44)歲;病程 10個月 ~6年,平均(2.1±1.15)年;原發(fā)?。郝阅I炎13例,良性小動脈硬化7例,糖尿病腎病12例,慢性腎盂腎炎5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2例,多囊腎1例;CRF分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19例,腎功能衰竭期9例,尿毒癥期12例。對照組40例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 40~73歲,平均(45±6.58)歲;病程 9 個月~7年,平均(3.0±1.12)年;原發(fā)?。郝阅I炎 14例,良性小動脈硬化5例,糖尿病腎病13例,慢性腎盂腎炎5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1例,多囊腎2例;CRF分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21例,腎功能衰竭期7例,尿毒癥期1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原發(fā)病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及腎功能分期參照《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分型治法及療效判定專題座談會》[3]制定的慢性腎衰竭診斷標準:血肌酐(SCr)>133 μmol/L,內生肌酐清除率(CCr)<80 mL/min;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藥品監(jiān)督局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慢性腎衰竭辨證分型診斷標準。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優(yōu)質低蛋白、低磷飲食,禁食富含鉀的水果;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蛋白質攝入量為 l g/(kg·d),口服復方 α-酮酸(開同片),每次4片,每天3次;根據病情應用ACEI類藥物,控制血壓,降低血脂、血液黏度,延緩腎功能惡化;糾正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及貧血,補鈣,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溫脾湯加味:黨參 30 g,黃芪 30 g,附子 6 g,藿香 10 g,仙靈脾15 g,大黃 10 g,干姜 9 g,當歸 9 g,丹參 15 g,桃仁10 g,砂仁 15 g,茯苓 20 g,姜半夏 10 g,山藥 20 g,山茱萸20 g。每劑加水500 mL,煎取汁200 mL,每日1劑,分3次溫服。兩組均以30 d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作出療效評價。
1.4 統(tǒng)計處理 采用SPSS 13.0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1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結束時所有觀察對象均常規(guī)檢測肝功能、腎功能及血常規(guī),治療開始后每月檢測 SCr、CCr、C 反應蛋白(CRP)、白介素 -6(IL-6)。
2.2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擬定。顯效:臨床癥狀減輕或消失,CCr增加>30%,SCr降低>30%;有效:臨床癥狀減輕或消失,CCr增加>20%,SCr降低>20%;無效:臨床癥狀與實驗室檢查均無明顯改善,或病情加重。
2.3 臨床療效 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4 腎功能改善情況 見表2。
表2 兩組腎功能改善比較 (±S)
表2 兩組腎功能改善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P<0.05,兩組治療后均優(yōu)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間比較,#P<0.01,##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組別 n 時間 SCr(μmol/L) CRP(mg/L) IL-6(μmol/L) CCr(mL/min)對照組 40 治療前 413.34±102.87 29.48±10.62 17.88±6.75 43.91±12.58治療后 389.25±106.66* 22.15±10.67** 13.65±4.68* 50.66±11.77**治療組 40 治療前 424.24±109.32 30.22±10.14 18.45±7.54 42.32±13.32治療后 316.12±111.21*# 16.31±8.08*## 9.65±5.34*## 68.64±15.67*#
CRF是一種常見病,預后嚴重,其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現代研究發(fā)現慢性腎衰患者存在著嚴重的免疫功能障礙,表現為體液及細胞免疫水平低下,T細胞亞群比例失調。原發(fā)及各種繼發(fā)腎臟疾病均存在機體免疫功能異常,自始至終都伴隨著炎性因子的異常表達,其血中CRP、IL-6水平都顯著升高,慢性腎衰患者尤其突出。
CRF為現代醫(yī)學病名,屬于中醫(yī)學“關格”、“癃閉”、“水腫”、“虛勞”等疾病范疇。存在虛、濁、瘀、毒四大病理機制,但脾腎虛衰、痰瘀內阻始終貫穿于整個病程之中。脾腎虛衰為本虛,標實“痰”與“瘀”。故治以補腎健脾、通腑泄?jié)釣榉?。溫脾湯加味方中黃芪補氣健脾,利水消腫;黨參健脾益氣,改善運化功能;大黃活血祛瘀,通腑泄?jié)?;半夏化濁降逆,祛除濕濁毒邪,以扶助正氣,保養(yǎng)精血;砂仁理氣和胃;藿香芳香化濕;茯苓健脾利水滲濕;山茱萸、山藥同用,益氣養(yǎng)陰,補腎健脾;姜、附溫熱,功能溫脾祛寒;仙靈脾、當歸益氣補腎養(yǎng)血;丹參、桃仁活血化瘀。全方共奏補腎健脾、通腑泄?jié)?、活血通絡之效。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CRF能大大改善慢性腎衰患者 SCr、CRP、IL-6、CCr等功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明顯改善作用,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1]鄭楊,張琪.中醫(yī)藥治療慢性腎衰思路與方法[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4,10(8):39-40
[2]李志軍.中西合璧蠲短舉長-淺析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腎衰的優(yōu)勢與誤區(qū)[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4,11(1):10-12
[3]王海燕,鄭法雷,劉玉春,等.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分型與治療及診斷標準座談會紀要[J].中華內科雜志,1993,32(2):131-134
[4]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