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茹,張 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 450006)
土質高邊坡在復雜的內外地質應力作用下形成,又在各種因素作用下變化發(fā)展。邊坡在不斷變形的過程中,通過變形逐步發(fā)展至破壞,其基本破壞形式主要有松弛張裂、滑動、崩塌、傾倒、蠕動和流動等,這些破壞形式一旦產生,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必須在其邊坡破壞發(fā)展之前了解它變化的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很好地防止災害的發(fā)生?!?.12”汶川地震發(fā)生以后,更應重視在地震的作用下土質高邊坡的穩(wěn)定和變形情況。本次研究是以大型有限元軟件ANSYS運用反譜分析法對某建筑基坑進行仿真模擬。
分析邊坡穩(wěn)定問題,基本上有兩種方法:極限平衡法和數(shù)值分析法。極限平衡法[1]是以摩爾—庫侖抗剪強度理論為基礎,此方法不能真實反映邊坡失穩(wěn)時的應力場和位移場。數(shù)值分析方法[2]考慮土體應力—應變之間的關系,克服了極限平衡方法的缺點。本文選用有限元法對邊坡穩(wěn)定性進行分析。有限單元法考慮介質的變形特征,真實反映了邊坡的受力狀態(tài),它可以模擬連續(xù)介質,也可以模擬不連續(xù)介質,能考慮邊坡沿軟弱結構面的破壞,也能分析邊坡的整體穩(wěn)定破壞,鑒于有限元法諸多優(yōu)點,可借助軟件ANSYS來實現(xiàn)邊坡的穩(wěn)定性分析。
地下停車場工程項目位于廣州市北廣場。該工程設兩層地下車庫,總建筑面積11 424 m2,根據(jù)設計要求,本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先施工圍護結構和樁基礎,再施工首層板,開挖負一層土方,施工負一層板和襯墻,開挖負二層土方,施工底板和負二層襯墻。首層板面高程為-0.8 m,負一層板面高程為-6.3 m,地下室底板面高程為-9.7 m,襯墻厚度為200 mm,首層板厚為140 mm,負一層板厚為110 mm,底板厚度為600 mm?;娱_挖深約9.6 m,粉質黏土,褐色,含少量粉細砂、中粗砂,局部含卵石,采取錨噴支護,錨桿長度1 m,采用C30鋼筋混凝土作為襯砌材料。基坑邊坡的物理力學指標見表1。
表1 基坑邊坡物理力學指標
由于基坑開挖后,粉質黏土的穩(wěn)定性比較差,加之邊坡開挖為90°,容易變形、塌落,所以目前修建支護結構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模型:
1)傳統(tǒng)的結構力學模型[3]:它是將支護結構和邊坡分開考慮,支護結構是承載主體,邊坡土體的土壓力作為荷載的來源和支護結構的彈性支撐,故又稱為荷載—結構模型。主要適用于邊坡因過分變形而產生松弛和崩塌,支護結構主動承擔圍巖松動壓力的情形。
2)現(xiàn)代巖體力學模型[4-7]:它將支護結構和邊坡視為一體,作為共同承載的結構體系,故又稱為圍巖—結構共同作用模型。這種模型主要用于由于邊坡變形而引起的壓力,壓力值必須通過支護結構與邊坡共同作用而求得。邊坡—結構共同作用模型是目前邊坡結構體系設計中正在發(fā)展的模型,因為它符合當前施工技術水平,采用快速和超速的支護技術可以限制邊坡的變形。這種模型還可以考慮各種幾何形狀、巖土特征和支護材料的非線性特征、開挖面空間效應所形成的三維狀態(tài)及地質中不連續(xù)面等。
根據(jù)以上分析,本文運用邊坡—結構共同作用模型對此工程基坑邊坡進行研究。
本次有限元計算采用通用有限元軟件ANSYS進行求解,根據(jù)邊坡的幾何特點,計算分析按平面應變問題對待,對邊坡土層采用單元Plane 82進行模擬分析,其采用彈性本構模型;對邊坡支護采用Combin14彈簧單元(也稱為地層彈簧)進行模擬支護結構與邊坡土層之間的互相作用。
進行結構受力分析時,在垂直邊坡上受到邊坡土層約束阻止其變形,因而土層對襯砌產生彈性抗力,每隔50 cm加載彈簧單元,采用摩爾—庫侖屈服準則;對1.0 m錨桿采用link 1桿單元模擬,按彈性考慮,錨桿單元在系統(tǒng)中與土體單元的節(jié)點耦合。
1)給彈簧單元施加約束:選擇彈簧單元節(jié)點,在X和Y方向上施加位移約束;
2)給模型邊界施加約束,因為取模型大小是左至基坑中心,右至邊坡頂部20 m,下至基坑底部以下20 m,即在這些邊界上施加X和Y方向上位移約束;
3)施加重力加速度:選擇所有節(jié)點施加重力加速度,ACEL,acely,0,9.8,0;
4)對基坑邊坡施加土壓力Ea為
式中,H為邊坡高度。
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荷載計算
5)施加地震振動作用:采用反應譜分析法模擬地震情況,設置模態(tài)求解,采用子空間迭代4階模態(tài),得出結果數(shù)據(jù),即各模態(tài)振動頻率,再計算出周期和反應譜值,再次輸入周期和反應譜值后定義模態(tài)擴展分析再求解。
建立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基坑邊坡模型
反應譜分析法[8]是以單質點彈性體系在實際地震過程中的反應為基礎,來進行結構反應分析,它通過反應譜巧妙地將動力問題靜力化,使得復雜的結構地震反應計算變得簡單。按照這一理論,應用地震譜曲線,就可以按照實際地面運動來計算建筑物的反應。
運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軟件ANSYS對其進行模擬,采用的就是模態(tài)分析中子空間迭代法提取模態(tài),針對本工程,提取出了振動頻率,再根據(jù)式(2)、式(3)計算出周期 T和反應譜值 β[9],計算結果見表3。
本工程計算中f為地震水平振動頻率(Hz),反應譜最大值 βmax取值為2,采樣周期 Tg取值為0.2 s,特征周期T0取值為0.2 s。
表3 基坑邊坡動力計算振動頻率和反應譜值
本工程基坑邊坡在地震的作用下,會有一些變形,最大變形即在模態(tài)第四階段,如圖2~圖4所示,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邊坡坡頂和坡底變形比較大,也就在這些部位更容易形成滑坡、坍塌。
在地震作用下,模擬模態(tài)第四階段為最危險階段,在此階段下的X、Y方向上的應力云圖及第一主應力云圖如圖5~圖7所示。
圖2 邊坡變形云圖(單位:m)
圖3 邊坡X方向位移云圖(單位:m)
圖4 邊坡Y方向位移云圖(單位:m)
從圖7可以看出,此工程在地震的作用下第一主應力最大發(fā)生在坡底的位置,而且數(shù)值相當?shù)拇?,?.31×107Pa,也就是說,一旦發(fā)生地震此邊坡就會坍塌,可能造成嚴重安全事故。
圖5 第4階X方向應力云圖(單位:Pa)
圖6 第4階Y方向應力云圖(單位:Pa)
圖7 第4階第一主應力云圖(單位:Pa)
本文運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軟件ANSYS為平臺,對某地下停車場基坑垂直邊坡在地震的作用下進行了模擬,采用現(xiàn)代巖體力學模型把噴錨支護與土體視為一體來進行研究,加載彈簧單元模擬錨桿受力,采用反應譜分析法模擬地震波,設置4階模態(tài)運算出變形最大、最危險時候的土質深基坑的變形形態(tài)和第一主應力云圖,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地震的作用下土質垂直深基坑變形最大的地方在坡頂處,而應力最大地方在坡底處,也就是說整個邊坡發(fā)生很大的扭曲,極有可能發(fā)生坍塌現(xiàn)象,此現(xiàn)象一旦發(fā)生就有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因此,用ANSYS有限元軟件能夠較清楚地直接計算出各部分構件的應力情況,直觀顯示出結構的應力分布狀態(tài),通過該項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土質高邊坡的變形和穩(wěn)定機制,為土質高邊坡的預警和防治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1]朱伯芳.有限單元法原理與應用(第二版)[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
[2]孫鈞,侯學淵.地下結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3]余同希.塑性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陳強,楊長衛(wèi),張建經,等.“5.12”汶川地震中高大加筋土擋墻破壞機理研究[J].鐵道建筑,2010(9):73-77.
[5]閔衛(wèi)鯨,張炳焜,李磊,等.汶川地震中高路堤的抗震響應分析[J].鐵道建筑,2010(12):66-69.
[6]王樹理.地下建筑結構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7]曾亞武,趙震英.地下洞室模型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1,20(增):1745-1749.
[8]孫玉科,牟會龐,姚寶魁.邊坡巖體穩(wěn)定性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9]董哲仁.鋼筋混凝土非線性有限元法原理與應用[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