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中國是外國人眼中一個很傳奇的國度。江山多嬌,風景如畫,她有著與眾不同的國家風貌;世界上唯一不間斷文明的古國,5000年歷史綿延長生,獨一無二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獨特的文化魅力日益為外國友人所認識和發(fā)掘,中國本土的文化環(huán)境對海外人才形成了極大的心理吸引。同時,世界經濟尚未完全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相較而言,中國經濟的穩(wěn)中有序發(fā)展,和拉美、非洲、東南亞相對脆弱的經濟形成對比,使中國成為巨大的潛力市場,這對于海外人才來講無疑增添了吸引力。盡管國內就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但相對于還未從金融危機中復原的西方國家,無論是文化還是經濟的雙重魅力,中國,這片神奇的東方土地可謂風景甚好。于是,越來越多的老外來中國“掘金”。
隨著金融危機改變著世界的經濟格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國際化意識也日漸濃烈,這一點充分帶動了中國的外籍人才市場。如果說企業(yè)早年是為了提升企業(yè)形象和聲譽而雇用外國人,那么現在的中國企業(yè)則更加看重外國人才的實際能力,渴望匯聚更多“海外智力”,讓企業(yè)的業(yè)務真正走向全球。
在供需兩旺的火熱背景下,2011年4月,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辦的外籍人才招聘會在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接連打響,一路飄紅,3場招聘會共累計提供職位2300個,吸引近3100名老外前來求職。
自2005年以來,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辦的外籍人才招聘會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舉行了11屆。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夏兵表示,作為國內唯一面向外籍人才的招聘會,其吸引力和影響力逐年擴大。2005年首屆外籍人才招聘會在北京舉行時,前來招聘的單位只有17家,來應聘的外籍人士只有25人。而今年的招聘會上,僅就北京場而言,用人單位就達到130余家,提供的招聘職位有1600余個,前來求職的老外則達到1200余人。2005年至2011年,6年的風雨路,6年的輝煌篇,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舉辦招聘會的過程不但是外籍人才市場發(fā)展的真實寫照,更是中國持續(xù)開放、國際化的進程的縮影。
從國內高層次人才,到海外留學歸國人才,再到如今的純老外,中國企業(yè)吸引國際人才的胃口越來越大。他們有的是期望借“外腦”解決自身技術和管理上的難題,有的拿出項目吸引外國專家合作,還有一些高校則希望在科研項目上獲得國際外援。他們最看重的外籍人才技能是行業(yè)知識、領導能力和技術專長。在過去幾年間,人們心目中理想的外籍人才形象也有所改變,開始更加重視語言水平、文化意識與敏銳度。外籍人才的業(yè)務能力和經驗仍是他們區(qū)別于許多本地人才的關鍵因素。不僅是用人單位的需求和觀念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外籍求職者們的關注點也隨著中國社會自身的發(fā)展和市場的開放“與時俱進”。更多的外籍人才希望自己的事業(yè)在中國開枝展葉,取得長足發(fā)展。
外籍人才涌人中國也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的開放和進步,假以時日,一個通達的、辯證的國際人才觀就會得以樹立,這對于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會有莫大的幫助。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劉松博所言:“我們需要適合我們市場的人才,更重視的是他們對我們這個市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