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黛菲 鄭堅
驚蜇過后,蛇從冬眠中蘇醒過來,蛇襲擊人的事件開始多了起來,盛夏時節(jié)更是其肆虐橫行的高峰。人們被咬傷后現(xiàn)場能否正確施救,不僅影響到愈后恢復,有時甚至危及人的性命。
蛇傷,現(xiàn)場處置的原則,首先是防止毒液的擴散與吸收,其次是迅速將毒液排除。具體措施如下:
保持安靜,延緩擴散
傷者要保持理智,不可來回走動或奔跑,以免血液循環(huán)加速同時帶動毒液更快擴散。宜就地坐下,并使受傷的肢體盡量下垂,減少回心血量。若是感到口渴,可以飲服大量清水,但不要選擇含有酒精的飲料。轉移傷員時,應當盡量用擔架或車輛,沒有的話可以背著或抬著傷者走,盡量避免讓他自己走路。萬一事發(fā)地遠離醫(yī)療機構,送醫(yī)途中最好能將受傷肢體置于4~7℃低溫水中,這樣會使組織代謝率下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減慢了毒素的擴散。
就地取材,結扎阻毒
利用領帶、布條、鞋帶、止血帶、橡皮帶等身邊可以拿到的物品,盡快在傷口上方10~15厘米處綁扎以阻斷靜脈血和淋巴液的回流。但應注意每隔20~30分鐘要放松1~2分鐘,否則會阻礙肢體的血氧供應而造成組織壞死。
沖洗傷口,常規(guī)排毒
遭遇蛇咬,應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沖洗傷口及周圍皮膚,或將洗潔精稀釋后使用。也可以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局部,盡量將傷口外表的毒液沖洗干凈。
十字切排,合理應用
如果確定被蛇咬傷時間不久,且醫(yī)務人員不可能在半小時內(nèi)趕到現(xiàn)場施救的,應毫不猶豫地用利器在咬傷的牙痕處做一個十字形切口引流毒液,切口長度約1厘米,沿長軸方向并深至皮下。
之后,從近心端向遠心端反復擠壓,同時持續(xù)沖洗20~30分鐘。傷口內(nèi)有毒牙殘留時,則應迅速用小刀等尖銳物將其挑出,使用前最好先用火烤一下工具進行消毒。
十字切排適用于分泌神經(jīng)毒的蛇類咬傷,如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以及海蛇。但不適用于五步蛇、竹葉青的咬傷,因為它們分泌的是血液毒,會破壞人體的凝血功能,一旦采用十字切排法便會造成血流不止。
負壓吸毒、最為重要
負壓吸毒是最重要的救治措施。先以消毒過的針頭刺破皮膚,再用吸奶器、拔火罐,或者哈慈五行針排毒。現(xiàn)場沒有這些物品時,可用口吸吮的方式,邊吸邊吐,并以清水漱口,反復進行,直至腫脹消退。吸吮間歇則用2%的鹽水濕紗布敷于傷口表面。但若救人者患有口腔潰瘍、齲齒,或嘴唇干裂時,則禁止采用口吮法,否則傷者未救回,施救者自己反倒可能中毒了。
使用蛇藥、內(nèi)外兼攻
身邊若有蛇藥,應立即應用。季德勝蛇藥是不錯的選擇,宜一次性吞服20粒,再用冷水將另一瓶蛇藥溶解成糊狀,涂于距傷口周圍2厘米處,不要覆蓋其上從而阻礙了毒液的排出。
民間常用中草藥半邊蓮治蛇傷,可單味煎服或鮮品搗汁加酒服用,外敷則以半邊蓮加雄黃一起搗爛涂抹于被咬傷部位,每日更換一次。
專業(yè)救治,不可忽略
無論現(xiàn)場處理能做到哪一步,被毒蛇咬傷后最終還是應當向專業(yè)醫(yī)療機構求救。最好能將毒蛇打死帶進醫(yī)院,以便醫(yī)生對癥使用抗蛇毒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