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新娥*
于8月中下旬育越冬番茄苗,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12月上旬開始收獲,4月收完,667m2產(chǎn)番茄8000-10000k g,然后去掉棚膜,5月上旬播種生長期110天左右的春玉米,9月中旬收獲,667m2產(chǎn)玉米600k g左右。這樣的插口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換茬的作用解決連作重茬的問題。具體的連作技術如下:
1、品種選擇
越冬番茄在生產(chǎn)上應選用無限生長型、抗逆性、抗病性強的厚皮品種,如金棚1號、毛粉系列、粉紅美味等。
2、播種育苗
采用“兩網(wǎng)一膜”技術的育苗棚育苗。
①苗床準備。
然后,選好育苗場地,深翻耙平做好畦,把營養(yǎng)土均勻鋪在畦面上,搭好育苗棚架備用。
②種子處理。
第一步,曬種1~2天,起到殺菌消毒和打破種子休眠的作用。
第二步,用55℃溫水燙種消毒30分鐘,再用1000倍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撈出后再用10%磷酸三鈉處理10~20分鐘,最后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在25℃~30℃條件下進行催芽,約2~3天半數(shù)以上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包衣的種子可直播,不用第二步處理。
③播種。
播前半天左右,先澆水洇畦,水滲后,將種子均勻撒在營養(yǎng)土上,種子表面再蓋0.8~1.0c m的營養(yǎng)土,然后噴灑72%的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最后蓋地膜保濕。
在育苗棚外架設防蟲網(wǎng),出苗后及時撤去地膜。
④苗期管理。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溫16~18℃,可通過加遮陽網(wǎng)來調節(jié)溫度。出苗撤地膜后,如果床土過干,可用噴霧法補水,苗齊后覆土1c m,噴68%金雷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75%達克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苗期病害。雨天要蓋棚膜防雨。2片真葉前間苗,間苗后及時覆土澆水,3~4片真葉時進行分苗。把苗分栽到裝有營養(yǎng)土的10c m×10c m的營養(yǎng)缽中,缽間距10c m ,邊分苗邊給栽好苗的營養(yǎng)缽澆水,以防苗子因失水而萎蔫。緩苗后,用10%阿克泰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淋灌,防治病蟲害。及時根據(jù)天氣情況蓋棚膜防止夜溫過低。定植前一周左右,進行煉苗,使苗子的生長環(huán)境與定植后的環(huán)境相似。另外,在定植前3天左右,用藥劑淋灌番茄苗,防治病蟲害。
在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下,勞動力之所以成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是因為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量上差異。資本家用工人單位時間內生產(chǎn)的勞動產(chǎn)品作為勞動力的使用價值,而把維持勞動力一天的精力和體力消耗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看作勞動力的價值。在資本主義社會,這種量上的差異無論對資本家還是對工人來說,都并不意味著不公平。馬克思的勞動概念在一定意義上讓這種量上的差異彰顯為一種社會上的勞動不平等,在這種不平等的勞動關系之中,工人處于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之下的強制的、受剝削的、不夠自由的勞動中。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生產(chǎn)領域不夠自由和公正的勞動事實,被商品流通領域自由平等交換的表象所掩蓋。
3、定植
①整地作畦。定植前半個月扣好棚膜進行高溫滅菌。定植前7~10天,667m2施烘腐熟干雞糞4000~5000k g,過磷酸鈣100~125k g,尿素14~20k g,硫酸鉀28~36k g,深翻后整平,做高壟,壟高20c m,寬40c m,大行80c m,小行40c m,蓋地膜備用。
②定植。番茄苗5~6葉時定植,按大行80c m,小行40c m,株距35c m,高壟中間單行定植,穴深10~12c m,667m2栽苗2500株左右,定植后馬上澆定植水。栽苗7~10天后,選晴天澆一次緩苗水。
4、定植后的管理
①肥水管理。澆緩苗水后應以控為主,不旱不澆。在第一穗果坐住如核桃大小時開始澆水,水量以滲透土層15~20c m為宜,注意中耕,土壤中水分不能過多,以免植株徒長;第二次大水應在冬至前澆好過冬水,進入結果期后,外界氣溫降低,植株生長和果實發(fā)育緩慢,應控水,12月至1月(大寒前)不必追肥。立春后,隨著氣溫升高,植株生長快,需水多,一般10~15天澆一次水,分8~9次追肥,每次隨水追施全元素復合肥20k g或尿素16k g,硫酸鉀10k g,每穗果膨大時各追一次膨果肥(12月至2月控肥水)。此時植株結果已達4~5穗,負擔較重,要盡量多增加光照,同時施用2~3次營養(yǎng)較全的葉面肥,促果早熟,早上市。2月中旬以后,一直到采收,隨水追肥5~6次。
②植株調整。秧苗長到25~30c m高時,及時吊蔓綁秧,采用單干整枝法。小果型的,第一穗果留4~5個果,以后各穗果比第一穗果少留1~2個果,8~9穗果時打頂。側枝長到5~6c m時打杈,及時清除植株下部的病、老、黃葉,注意在晴天進行此操作。
③保花保果。在生長期間,可用1ml/L的果霉寧或豐產(chǎn)素2號20ml/L,或番茄靈 20~30ml/L,防落素20~30ml/L,或10~20mg/k g的2,4-D蘸花或抹花。將藥兌好加入紅墨汁后抹在花梗彎脖處即可,不能重復,一般選在上午10:00前和下午4:00后進行??稍谡夯ǖ耐瑫r加入防灰霉病的藥劑適樂時。
④溫度管理。A.定植到緩苗期間,白天32~35℃,保持土壤濕度80%左右。
B.定植后10天左右,即緩苗后,白天溫度20~25℃,夜間15~18℃。控溫控水控濕。
C.進入結果期后,白天溫度20~30℃,夜間15℃左右,可采用“兩網(wǎng)一膜”技術和棚外加苫或棚內加吊幕等措施?;虿捎没瘜W調控技術,進行調控。如噴3.4%碧護可濕性粉劑7500倍液,或噴磷酸二氫鉀加紅糖,防寒??刂仆羵鞑『?。疫病用大生、阿米西達、世高;灰霉病用適樂時,葉霉病用75%達科寧600倍液,10%世高800倍液等防治。閉棚期間為防止?jié)穸冗^大,可熏煙劑。3穗果后結合治療其他病可噴臍腐劑,控制臍腐病的發(fā)生。
蟲害主要有蚜蟲、潛葉蠅、白粉虱,可用阿克泰、度銳、福奇、或寶劍等藥防治。
6、采收
4月上旬結束采收。
5、病蟲害防治
定植后,噴一次多菌靈進行預防。緩苗后用68%金雷600倍液,或66.8%霉克多600倍液灌根2次,
去掉棚膜后,5月上旬種玉米,選用生育期105天的玉米品種,如承育19等。一般選用包衣的玉米種子。
播種密度為3000株/667m2,株距30c m,行距50c m。拔節(jié)期深中耕,促進新根生長。大喇叭口期每667m2追施尿素25~35k g,保證有充足的水分。此期應注意防治玉米鉆心蟲和蚜蟲。玉米灌漿期,應保證有充足的水分,此期應防治玉米螟、棉鈴蟲、紅蜘蛛等害蟲,可噴阿維菌素等藥劑防治。
玉米的主要病害有玉米大斑、矮花葉病等,應及時防治。
番茄和玉米連作,可以起到換茬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了重茬障礙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