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海云 聶亞娥 寧亞利 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西安 710001)
腦卒中是一種死亡率、致殘率極高的腦血管疾病。長期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約有 40%~60%存在腹脹、氣粗口臭、大便秘結、舌質紅、舌苔黃厚膩或燥,脈弦滑數(shù)等腑氣不通的表現(xiàn)。它既可作為誘發(fā)因素,又可作為一種病理狀態(tài)持續(xù)存在,影響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因此暢腑氣,通大便顯得尤為重要。中藥直腸滴注并適當?shù)膶?谱o理,對卒中患者便秘癥狀的改善,乃至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與常規(guī)灌腸相比,療效更好。選取 2008年至 2010年期間,我院神經(jīng)內科腦卒中急性期患者 83例,采用加味承氣湯(遵醫(yī)囑)直腸滴注治療護理 42例,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83例急性期腦卒中患者均符合 2005年衛(wèi)生部頒布的《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1]制定的診斷標準,并經(jīng)頭顱 CT確診。中醫(yī)診斷參考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1994年發(fā)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中醫(yī)辨證屬腑氣不通,痰熱腑實之證,臨床表現(xiàn)為神志昏蒙,呼吸急促,惡心,嘔吐,口臭,腹大脹滿,便秘,舌質紅、少津、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等。入院時發(fā)病時間為 1周以內,排除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經(jīng)顱 CT檢查診斷為腦出血者 34例、腦梗塞者 49例,按年齡、性別、疾病性質、臨床表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隨機分為治療組(加味承氣湯組)和對照組(0.15%皂液組)。治療組42例 ,男 25例 ,女 17例 ,平均 52.4± 6.3歲 ,腦出血16例,腦梗塞 26例;對照組 41例 ,男 22例 ,女 19例 ,平均 54.0±5.2歲,腦出血 18例,腦梗塞 23例;兩組一般資料經(jīng)均衡檢驗,P>0.05。
方 法 兩組均采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治療組采用加味承氣湯直腸滴注,其組成:生大黃(后下)12g,芒硝 (后下)、炙甘草各 6g,枳殼、厚樸各 12g,生地、玄參各 15g,膽星 18g,栝樓 30g加水濃煎至 200mL,放入鹽水瓶內。對照組應用 0.15%皂液直腸滴注。操作方法:囑患者取左側臥位,抬高臀部,將藥液加溫至38℃,加入一次性硅膠直腸滴注器,末端涂石蠟油,插入肛門 10~ 15cm,滴速 60~ 80滴 /min,一般在 30min內滴完,中藥組保留 30min,0.15%皂液組保留 15~30min,7 d為 1個療程,一般治療 1~ 2個療程。 83例患者均在入院后第 2d,即按分組進行直腸滴注。
給藥前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或家屬講述中藥直腸滴注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使其消除焦慮、恐懼心理,保持情緒穩(wěn)定。給藥中護理人員操作應輕柔,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腸鳴、便意等。給藥后要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則,以瀉下通便為度,若給藥后病人大便次數(shù)增多,即報告醫(yī)生停藥或減少用藥量,避免瀉下過多耗傷津液。
療效標準 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3]: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觀察治療前、治療后7d、14d評分變化情況。 進行 t檢驗。
觀察記錄患者直腸滴注后排便情況和時間分布。直腸滴注后排便時間少于 15min為顯效;超過 15min為非顯效。進行i2檢驗。
治療結果 經(jīng) t檢驗,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NIHSS評分比較,①組間比較:治療前兩組間 NIHSS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 0.05);治療 1周末、2周末,觀察組NIHSS評分改善明顯,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②組內比較:治療組和對照組 NIHSS評分于治療 1周末、2周末顯著改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 NIHS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直腸滴注后排便時間及例數(shù)分布 見表2。
表2 兩組直腸滴注后通便結果
治療組通便效果更好,直腸滴注后排便時間亦有明顯縮短。兩組患者通便改善有效率經(jīng)i2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討 論 通里瀉下法是中醫(yī)治療八法之一,中風病位在腦,但與脾胃關系密切。“血之與氣,并走于上”,中焦雍塞不通,氣機升降失常,氣血逆亂,故宜調氣通腑。因而治法上應上病下取,籍通腑功下之力,瀉積熱,開上竅,使神明自主。王永炎院士即提出:急性中風通腑為要[4]。故治療應重在“通降”。通過選用加味承氣湯直腸滴注,湯中諸藥共奏化痰通絡、瀉熱通腑之效,使腸內溶液得以補充,腸內積物得以排除。同時,藥物通過腸粘膜時被吸收,不經(jīng)過胃和小腸,避免了酸、堿消化酶對藥物的影響和破壞作用,亦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因而直腸給藥大大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不僅減少了患者便秘的發(fā)生,更促進了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而且中藥直腸滴注給藥途徑方便易行、快速,不受患者神志狀態(tài)的影響。同時,加以各階段有效的護理操作及觀察,對腦卒中急性期便秘癥狀的改善和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療效明確,值得臨床推廣。
[1] 饒明俐.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 2005年(試行版)[M].北京: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2005:30-6.
[2]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8.
[3] 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81-383.
[4] 王永炎,李秀琴,鄧振明,等.化痰通腑法治療中風病158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學報,1986,(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