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奎
(1.白城中心醫(yī)院 消化血液內科,吉林白城 137000;2.白城醫(yī)學高等??茖W校,吉林 白城 137000)
胃炎(gastritis)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癥,常伴有上皮損傷和細胞再生,是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1]。而膽汁反流性胃炎是屬特殊類型胃炎中的化學性胃炎,是由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導致的一種特殊性胃病,病情反復難愈[2]。中醫(yī)無相對病名,可歸屬于“胃脘痛”“嘔吐”“嘈雜”等范疇。筆者于2005年3月-2010年3月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80例,并與純西藥治療的80例進行臨床對照觀察,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60例均為白城中心醫(yī)院消化血液內科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齡21~69歲;平均(41.24±10.32)歲;病程6個月~9年,平均(4.26±2.40)年。對照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齡21~68歲,平均(40.62±10.12)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4.20±2.42)年。2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臨床癥狀見上腹部疼痛或痞滿、噯氣、口苦、嘔吐苦水等;胃鏡檢查:確診有胃黏膜炎癥和膽汁反流。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胃脘痛中肝氣犯胃,胃熱熾盛兩證,同時具備2個主癥及2個次癥者均可納入。
2.1 對照組 予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服滿前2周;奧美拉唑20 mg,每日2次,前2周,每日1次,續(xù)服4周;嗎丁啉10 mg,每日3次,服6周。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西藥治療基礎上,聯(lián)用中藥治療,方選四逆散合左金丸:柴胡、白芍、枳實各12 g,黃連、甘草各6 g,吳茱萸1 g。加減:疼痛明顯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2 g;嘈雜者加百合15 g,梔子12 g;嘔吐劇者加代赭石15 g,干姜3 g;大便秘結者,加大黃10 g。日1劑,每周6劑,服6周。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制定。臨床治愈:主癥和次癥全部消失,胃鏡復查:胃黏膜正常,膽汁反流消失;顯效:主癥和次癥明顯改善,胃鏡復查:胃黏膜炎癥明顯減輕,膽汁反流明顯減少;有效:主癥和次癥好轉,胃鏡復查:胃黏膜炎癥及膽汁反流有所減輕;無效:癥狀及胃鏡復查無變化。
3.2 治療結果 見表1,表2。
表1 2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例
3.3 2組主要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2組臨床2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例(/%)
表2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癥狀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
3.3 2組1年內復發(fā)率比較 治療組復發(fā)4例,占5.4%;對照組復發(fā)14例,占23.33%,治療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膽汁反流性胃炎直接與膽汁反流有關,因幽門部炎性水腫、開放異常,胃、十二指腸動力紊亂,胃張力下降,導致膽汁反流入胃,破壞胃黏膜屏障;間接可能與幽門螺桿菌(Hp)感染、中樞神經(jīng)功能失調有關。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應予兼顧,選用高效廣譜抗菌劑克拉霉素殺滅Hp,奧美拉唑快速強效抑酸,嗎丁啉增強胃張力和胃腸道上部的蠕動,促胃排空,防止膽汁反流,是較好的西藥組合用藥。本病屬中醫(yī)“胃脘痛”“嘔吐”“嘈雜”等范疇。主要病機為肝郁氣滯,久則肝郁化熱、肝膽失于疏利,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方中柴胡疏肝理氣,黃連清瀉肝膽胃火共為主藥;白芍斂陰和營,柔肝止痛,助柴胡調達肝氣而防傷陰,枳實理氣解郁,泄熱破結,與柴胡為伍,一升一降,加強調暢氣機之功,又助黃連苦降破結;少佐辛熱疏利之吳茱萸,一防黃連苦寒之涼遏,又可入肝鎮(zhèn)逆,下氣止嘔;甘草益脾和中,調和諸藥。諸藥合用使肝膽疏泄正常,火邪得清,胃氣和降,則痛嘔自止,諸癥悉平?,F(xiàn)代中藥藥理研究表明:柴胡可增加排泄膽汁,配合胃動力中藥則能降低十二指腸緊張度[4];枳實能促進胃腸收縮蠕動;黃連等有抗Hp作用;白芍加甘草能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吳茱萸驅除胃腸氣體及抑制腸內異常發(fā)酵。兩方合用能多方位、多靶點發(fā)揮作用,與西藥優(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故能提高療效。
本臨床實踐結果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比單純西藥治療療效更加顯著,并能降低復發(fā)率,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值得臨床醫(yī)生進一步研究和嘗試。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81-386.
[2]李恩.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臨床全書[M].2版.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99,602.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78.
[4]李軍.胃脘痛現(xiàn)代中醫(yī)治療思路與方法[J].中醫(yī)雜志,2003,44(2):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