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民,王會然
(河北省地質測繪院,河北廊坊 065000)
以圖名填寫接圖表的圖廓生成法
劉學民?,王會然
(河北省地質測繪院,河北廊坊 065000)
針對開思地形圖生產,結合數(shù)據(jù)庫編程,本文闡述了一種接圖表填寫圖名的圖廓生成方法,解決了接圖表不能自動賦名的問題,提高了圖廓生產速度和準確性。
比例尺;圖廓;接圖表
地形圖生產中,開思可以很方便地大量生成標準圖廓,但是,當圖幅有自然地理名稱時,就需要人工逐幅對圖廓輸入圖名及修改接圖表,既費時又容易出錯誤,同時,當事后如果有個別圖幅因名稱不當需要修改時,會影響到相鄰多幅圖需要改動。開思所生成的圖廓,有時圖廓坐標在整數(shù)取位和小數(shù)取位上并不完全符合生產要求,也需要人工進行修改,使錯誤率增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說明了一種結合數(shù)據(jù)庫編程實現(xiàn)自動生成標準圖廓和進行修改更新的方法。根據(jù)大比例尺圖廓的圖號與內圖廓左下角坐標關系,將圖號作為索引,建立與包括圖名在內的其他內容關聯(lián)的數(shù)據(jù)表,將區(qū)域內的所有圖廓一次自動生成,圖廓各內容項在生成前一次輸入。所生成的圖廓接圖表內的圖名包括自由邊處理依生產要求自動生成,實現(xiàn)了快速準確生成圖廓的目的。
1∶500、1∶1 000、1∶2 000大比例尺地形圖圖號,是根據(jù)內圖廓左下角坐標計算而來。如3996.75-528.75、97.5-28.5是由數(shù)字和短線組成的,其中“-”前的部分是左下角縱坐標千米為單位值部分,“-”后面的部分是橫坐標千米值部分。在CASS中生成的圖廓圖幅號中,一般為小數(shù)后兩位。圖號計算方法是從坐標原點開始,以圖幅的邊長大小為單位進行分幅,每個圖幅左下角內圖廓坐標為單個圖幅橫縱坐標的整數(shù)倍。圖號中整數(shù)和小數(shù)取位因比例尺和具體要求不同而不同,在一個測區(qū)內要保證沒有重復的圖號。當比例尺為1∶1 000或1∶2 000時,圖幅寬和高都是100 m的整數(shù)倍,故圖號可選小數(shù)后兩位或一位,當取兩位小數(shù)時,最后一位均為0。當比例尺為1∶500時,圖幅寬度為250 m,圖號小數(shù)位為兩位時,最后一位有為5的情況,所以圖號中就只能取小數(shù)后兩位,例子見圖1(a)和圖1(b)。為了保密和簡潔,圖號中整數(shù)部分有時只取到十千米(兩位數(shù))。但當測區(qū)范圍較大時,會因此出現(xiàn)重復圖號的情況,故此時就不能只取十千米(會取到百千米或千千米)。圖幅號信息中,不僅帶有坐標信息,還同時能由它推算相鄰其他圖幅號。當一個區(qū)域范圍確定后,區(qū)域內所有圖幅的圖幅號也就可以計算出來,這是計算圖幅號和批量生成區(qū)域內所有圖幅圖廓的基礎。
圖1 不同比例尺下圖廓的情況
(1)將圖廓外圍基本固定要素,作為選項參數(shù)輸入。其中包括:分幅規(guī)格,比例尺,自由邊處理方法,角點坐標整位與小數(shù)位的取位,作業(yè)區(qū)范圍,人員名稱,單位名稱,密級,左下角處的說明,備注等。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程序運行主窗口示意
①圖幅規(guī)格,有40 cm×50 cm、50 cm×50 cm兩種。
②比例尺選擇,有1∶500、1∶1 000、1∶2 000三種。
③接圖表中對自由邊的處理,有三種選擇:填寫“自由邊”三個字、填寫圖號、以空白處理。
④角點坐標整數(shù)位位數(shù),有取高位即全部整數(shù)位、不取高位即只取二位兩種情況。
⑤角點坐標小數(shù)位有取1位和2位兩種選擇。
⑥作業(yè)區(qū)范圍輸入,以左下角坐標和右上角坐標為準,輸入時兩點只需在作業(yè)的標準圖幅內即可,不必嚴格選標準圖廓的角點,與CASS是一樣的。輸入的橫坐標可以含有帶號,處理時帶號被略去。對坐標有一定的檢測能力,當輸入的坐標大小超出范圍時給予提示并不予以執(zhí)行。
⑦對人員的輸入,是針對不同單位而設的,可通過預錄入,實現(xiàn)從人名中選擇。對于不需要輸出該項時,可選中“輸出時不要人員項”復選框。
⑧為了適應不同要求,對密級有保密、秘密、絕密三種。
⑨圖廓左下角處坐標系統(tǒng)及圖示等項,默認為國標新圖示標準內容選項,可進行修改。
⑩當備注內容復選框選中時,備注才會被啟用,且最多為兩項。
(2)對于圖名,作業(yè)人員名及圖幅完成狀態(tài),不同圖幅是不同的,通過生成信息表,然后在表中進行編輯修改。對此項工作可按人拆分,多人同時進行,通過表的接合成為一個整區(qū),最后一次使用。
①信息表的生成
當輸入完各外圍參數(shù)后,點擊左下角“創(chuàng)建表”按鈕,程序會根據(jù)作業(yè)區(qū)的大概范圍,生成區(qū)域內的所有圖幅的信息表,并顯示在主窗口內。該表以圖幅號為索引,圖號與圖名及其他有關內容相關聯(lián)。當分為不同作業(yè)員時,可由不同人同時建表,并負責修改有關內容。然后合為一個表統(tǒng)一生成圖廓,這樣就省去了再次人工接邊的局部填寫接圖表。但是要注意,因為程序以圖號為索引,故不同人的表應該沒有相同的圖號,對于一個人不用的圖號項,要在合并表前刪去。本程序通過“導入數(shù)據(jù)按鈕”進行表的合并。
②表的修改
除表中的圖號字段外,都可以進行修改,一般情況,只需對圖名進行修改或輸入。當圖名沒有內容時,作為忽略該幅的標志,也可直接刪除不需要的圖幅。如果是只對個別圖幅操作,可變更“完成否”字段,可用鼠標選取或選中該項時按Ctrl鍵做完成狀態(tài)切換。如圖3所示。
圖3 表的修改
(1)大致流程圖如圖4所示。
圖4 工作大致流程圖
該程序用Delphi7編寫,實現(xiàn)比較方便。
由于篇幅所限,現(xiàn)在只列出程序關于圖號處理的一小部分。
程序運行時窗口如圖5所示。所有圖名輸入完畢及人名正確無誤后,保存結果,點擊生成圖廓按鈕,并按提示窗口給定結果文件存放文件夾,程序則會生成結果圖廓DXF文件。
圖5 生成DXF向導示意圖
通過對燕郊1∶1 000地圖形圖圖廓生成表明,該方法生產速度極快,400幅圖只需一個人錄入圖名3小時左右,程序生成圖廓時間只有幾分鐘。所生成的圖廓,完全符合標準,比人工修改方法不但快,還避免了出錯。
The Method of the Generation of Map-border With It′s Index Chart in Map Names
Liu XueMing,Wang HuiRan
(Hebei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Langfang 065000,China)
Aims at the production of Cass topographic map generation and combined with progaming in database technology,this paper expatiates a map border generation method which is suitable for index chart attached with map names.This method resolves the problem that index chart cannot automatically generate the map names and improves the rate and accuracy of map border generation.
scale;map border;index chart
1672-8262(2011)02-133-03
P209
B
2010—07—12
劉學民(1971—),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測繪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