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黃河干流素有“九曲黃河”之稱。
“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說明黃河彎曲很多。黃河自河源至河口,有許多大的彎曲,黃河干流主要大灣有6個,其中180°的大灣3 個,90°的大灣 2 個,45°的大灣 1 個,小的彎曲則更多了。而黃河總的走勢又構(gòu)成一個大“幾”字形,總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東,實際流程5464km,為河源至河口直線距離2068km的2.64倍。
黃河為何會有“套”?俗話說“黃河百害,惟富一套”的“套”指的是哪里?
自西而東的黃河由甘肅到寧夏的中衛(wèi)縣,然后沿賀蘭山轉(zhuǎn)而向北,至內(nèi)蒙古的臨河縣受陰山阻擋折而向東,到托克托縣突然掉頭,沿呂梁山南下,繞了一個馬蹄形的大灣。這個特有的大彎曲,好比套在寧蒙平原上的一個大布套,所以人們就稱這一帶為“河套”?!包S河百害,惟富一套”指的就是這里。
河套平原西起賀蘭山、大青山,東到呼和浩特、和林格爾,南達鄂爾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總面積約為25000km2,縱貫寧夏、內(nèi)蒙古兩個自治區(qū)。寧夏部分俗稱西套,也叫寧夏平原或銀川平原;內(nèi)蒙古部分,俗稱東套,并分前套和后套,統(tǒng)稱河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