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朋,白鐵男
(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211)
患者男,70歲,因左腰腹部疼痛 4 d,于 2010年 10月 9日入院?;颊?4 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左腰腹部脹痛,伴發(fā)熱。入院查體:T 38℃,全身未捫及腫大淋巴結,左側腎區(qū)明顯叩擊痛,未觸及包塊。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檢查均無異常。泌尿系B超示,左腎中度腎竇回聲分離,實質厚度為1.2 cm;左腎盂內可見低弱回聲反射,左腎內下方可見7.2 cm×7.9 cm高回聲結構,內部未探及血流,與腎臟關系密切;下極被膜下,可見寬約0.9 cm的液性暗區(qū)。左輸尿管上段擴張5 cm,內部透聲性差。雙腎強化CT示,左腎形態(tài)不規(guī)則增大,腎竇區(qū)可見不規(guī)則軟組織密度影;病變有強化效應改變,內部密度欠均勻,呈高低混雜密度;部分病變包繞左腎動脈,部分層面顯示病變與臨近腰大肌關系緊密,脂肪間隙消失。延時后掃描顯示,左腎腎盂內未見造影劑顯示,腹腔內可見淋巴結影。磁共振尿路成像示,左腎形態(tài)不規(guī)則,體積增大,可見團塊狀異常信號影;左腎盂輸尿管連接部顯示變尖,周圍結構紊亂,可見大片不規(guī)則稍高信號影。術前診斷左腎占位。10月 27日,于全麻下行左腎切除術+腎周淋巴結清掃術。術中切除腎臟,大小約 14 cm×9 cm×9 cm,于剖面可見10 cm×7 cm腫物,切面灰白淡黃。免疫組化示,LCA、CD20、EMA陽性,CD15、Cyclin D 1陰性。病理檢查結果為淋巴瘤。
討論:由于腎臟不含淋巴組織,故腎臟淋巴瘤極罕見。有學者認為,腎包囊的淋巴組織可能是腎臟淋巴瘤的起源,他們侵入腎實質形成原發(fā)性腎淋巴瘤。臨床多無特異性表現(xiàn),患者多以腰腹部疼痛、腫塊、血尿、膿尿、發(fā)熱等就醫(yī)。本例即以左腰腹部疼痛就診。若單側腎功能受損,患者很少出現(xiàn)高血壓、氮質血癥、少尿、無尿、貧血等癥狀。本例為單側腎臟受累,故未出現(xiàn)上述癥狀。腎臟淋巴瘤B超檢查可顯示為無回聲、低回聲、高回聲。本例表現(xiàn)為高回聲。本例最終根據(jù)病理檢查確診。腎淋巴瘤與腎癌易混淆,但腎淋巴瘤體積較大,亦無腎血管受侵犯及癌栓形成,更不會出現(xiàn)腹膜后淋巴結腫大。本例腫瘤體積較大,但無血尿、腹膜后淋巴結腫大。文獻報道,腎臟淋巴瘤單純手術治療,75%的患者于術后 1a內死亡。因此,早期手術聯(lián)合化療應為該病治療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