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斌,鄭曉龍
筆者所在科自1994-05-13開展準分子激光手術以來,相繼進行了準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術(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準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鑲術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準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鑲術(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及 個體化 LASIK等?,F(xiàn)將手術治療中的醫(yī)患溝通總結如下。
1.1 患者來源廣 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fā)展,近視眼患病率逐年增加,有資料表明:我國青少年近視患病率高達50%~60%,大學甚至達到70%~90%,全國對視力矯正有需求的人數(shù)有3億多[1]。可以說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近視眼治療的適應人群數(shù)量在各臨床學科中將長期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參軍、就業(yè)以及特種職業(yè)都要求人們有一個良好的視覺質量,否則很難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每年高考后、征兵前、招工、招警、轉干期間都是準分子激光手術的高峰期。
1.2 手術要求高 患者治療的目的是不愿戴眼鏡,也就是說,雖然視力不好,但配戴眼鏡后,就有較好的視力,不做手術只不過是增加了患者生活和工作上摘戴眼鏡的不便而已,如果由于手術某個環(huán)節(jié)把握不好,造成了本可以矯正的視力術后變成了難以矯正或者引起感染導致失明,對患者來說將是一種悲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準分子激光手術,對醫(yī)師的要求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也就是只能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這些既給醫(yī)師產生了精神壓力,又給患者心理上造成了一些顧慮。
1.3 手術時間集中 經過詳細的術前檢查和準備后,醫(yī)院通常安排在某個時間集中進行準分子手術,雖然每個患者手術時間短,但總的手術時間長,手術量大,患者頻繁出入手術室,使用器械多等,都對醫(yī)護人員的精力,確保手術參數(shù)準確無誤,術后感染預防等提出了很高要求。
2.1 術前溝通
2.1.1 接診與咨詢 眼科醫(yī)師既是咨詢者,又是檢查者,接診時充分講清適應證、手術的基本過程、術后要求等。對于顧慮多,生活中特別謹慎,尤其是女性近更年期或特殊人群(如單身、性格內向、離異等)的患者,要耐心、充分告知手術相關情況,切忌只講好的,不講差的。
2.1.2 術前檢查 應講清手術前做哪些檢查及意義?;颊邷y角膜厚度、淚道沖洗時特別緊張,手術時往往難以配合,應盡量告知檢查、手術中的一些細節(jié);對特殊人群,簽手術同意書時,盡量增加一些內容,如“因本人配合不好,會影響術后視力,表示理解和接受”等。
2.1.3 術前宣教 在手術前對患者集中宣教,并在候診大廳重復播放手術錄像,旨在讓每位患者及家長了解手術的基本過程,減輕心理壓力,達到滿意的手術配合。
2.2 術中溝通
2.2.1 操作技師 除了準確輸入手術參數(shù),保障儀器良好狀態(tài)外,還要對患者的姓名進行二次核對。對同名同姓同年齡的患者,應問清住址,確?;颊吲c其相應手術參數(shù)準確無誤。另外,對于有些不能辨認左右眼的準分子激光儀,應注意對眼別的校對。
2.2.2 巡回護士(醫(yī)師) 除負責沖洗結膜囊、角膜基質床,復查角膜瓣情況外,應再次告知患者打激光時不要緊張,注視上方閃爍指示燈,眼球不能轉動等,以求獲得患者良好的手術配合。
2.2.3 手術者 應告知患者制作角膜瓣時有一定負壓對眼球吸引,稍感不適,并有短暫黑朦出現(xiàn),不要緊張。發(fā)射激光時,不會有難受感覺,時間很短,并再次強調要注視指示燈。此外,還要告知患者不能用手抓取治療巾或手術器械等。
2.3 術后溝通 重點是術后次日視力恢復情況,個別患者需要沖洗角膜瓣等。術后絕大多數(shù)患者均可達到、超過或接近術前矯正視力,但有個別會出現(xiàn)暫時視近不清現(xiàn)象,應向患者講清。有些角膜瓣下異物存留,需要沖洗,不影響治療效果。在術后次日復查時,采用集中講課、答疑、提問方式,重點講清視力恢復過程、個體差異、防止眼部外傷、遵醫(yī)囑滴眼藥、定期復查等。需要強調的是要抽查提問,因為有個別患者滿不在乎,對剛講過的注意事項一問三不知。
本文提出了在準分子手術前、中、后醫(yī)患溝通,旨在使其內容更細化、科學化和人性化,不斷提高醫(yī)療質量。
[1]葛 堅.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