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林 王轉軍 姜鳳香
(甘肅省成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742508)
地膜大蒜是我縣近幾年推廣的保護地蔬菜高產(chǎn)高效實用技術。地膜大蒜蒜薹、蒜頭近年來平均667m2收入達3000~4000元,2010年667m2收入高達6000~8000元,成為開發(fā)多千田和發(fā)展高效農(nóng)業(yè)的主要模式和技術?,F(xiàn)將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種植大蒜應選擇土層深厚,水肥條件較好,兩年內未種過蔥蒜類作物的河谷川壩、丘陵溝壩、梯田地,茬口以小麥、玉米、洋芋茬為宜。前茬作物收獲后,在伏天深耕1遍,深度達到26.7cm以上,播前結合施肥淺耕耙耱1遍,以達到地平、土細、墑足無根茬的要求。整好地后按地膜的幅寬起壟,壟要直,壟向以南北方向為好,一般壟高3~5cm、壟寬60cm、壟間距40cm。
以產(chǎn)蒜薹為主的應選成縣早蒜、成縣遲蒜等品種,以產(chǎn)蒜頭為主的應選用太倉蒜、金鄉(xiāng)大白蒜,薹頭兼用的應選用蒼山蒜、漢中蒜。播種前選擇蒜頭大小均勻、蒜瓣齊整(單瓣重 3~5g),無病害,無僵瓣、空瓣和卡瓣少的蒜頭作種,同時搓去蒜瓣外皮,以利出苗、生根和防止病害傳播。推廣應用氣生鱗莖自然脫毒技術及蒜種,采用氣生鱗莖自然脫毒復壯大蒜品種可有效減輕病毒危害。方法為:選用蒜薹上結的氣生鱗莖作種,密播繁殖1年,使其自然脫毒,生成獨頭蒜或分瓣蒜,第2年用獨頭蒜或分瓣蒜稀播1年,既可形成較大的蒜頭。到第3個生長周期,與同一品種傳統(tǒng)種植(蒜瓣繁殖)的大蒜相比,表現(xiàn)出生長勢強、葉色濃綠,蒜薹增長增粗,蒜頭增大,產(chǎn)量品質提高等特點。為恢復提高種性,減輕病毒危害,應積極示范推廣氣生鱗莖繁殖自然脫毒蒜種及技術,并堅持每隔5~7年進行一次氣生鱗莖自然脫毒繁殖。為預防白腐病等病害的發(fā)生,每50kg蒜種用撲海因或多菌靈100g,兌水2~3kg拌勻堆悶6~8h后播種。
施肥應結合播前整地或做壟時順壟撒施。大蒜生長期長,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據(jù)試驗,合理的施肥量是在667m2施有機肥4000~5000kg的基礎上,667m2施尿素30~35kg、優(yōu)質過磷酸鈣40~50kg、硫酸鉀8~12kg或大蒜專用肥40~50kg,一般667m2增施磷石膏70~100kg,可增產(chǎn)25%。高水肥地適當少施化肥(取低限),中等肥力地適當多施化肥(取高限)。為延長蒜葉功能期,返青抽薹期667m2用磷酸二氫鉀200g、尿素500g兌水50kg葉面噴施2次。
據(jù)多年試驗,大蒜以在9月上旬播種為宜,播種深度以3~5cm為佳。早熟品種每667m2播種3萬株(一般70~75cm寬地膜種4行,行株距20cm×9cm);晚熟品種每 667m2播 2.6萬株 (株行距 20cm×10cm)。播種時將蒜瓣背連線與行平行,這樣出苗后方向一致,便于接受陽光。
起壟播種后667m2用果爾36~40mg、或惡草靈80~100mL、或除草通150g,兌水40~50kg噴霧后覆膜。
地膜大蒜應選用超微膜為佳,雜草嚴重的地塊也可選用除草效果好的除草膜,667m2用地膜4kg左右。蓋膜方法要靈活掌握,土壤墑情差時,應先播種,待下一場透雨后再覆膜,土壤墑情好時,可邊播種邊覆膜。無論用何種方式,覆膜前應先整平壟面,覆膜時要壓緊地膜四周,使地膜緊貼壟面,光滑平展,以防大風揭膜,提高保溫保墑效果。播種覆膜后要勤檢查,發(fā)現(xiàn)膜面有破漏處或膜兩邊壓土不嚴時,應及時雍土壓膜,封嚴蓋實,幼苗出土后大多數(shù)壯苗能夠頂透膜面,少數(shù)不能頂透膜面的弱苗要及時用小竹片破膜放苗,防止窩苗,影響全苗。
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冬春季干旱時要及時進行一次冬灌和春灌,抽薹期灌水1次,以利蒜薹的發(fā)育和蒜頭膨大。
冬春季壟間應中耕除草松土各1次。
大蒜出苗至抽薹期若發(fā)現(xiàn)蒜蛆(種蠅)危害,及時用辛硫磷500倍液灌根防治;紫斑病發(fā)病初期可用甲霜靈錳鋅500倍液防治1~2次;春季白腐病發(fā)生時可用撲海因或蒜葉青1500倍液灌根防治1~2次;葉枯病可用百菌清600倍液防治1~2次;病毒病在防治蚜蟲、螨類傳毒介體的同時,可用MS-83增抗劑100倍液從苗高7~10cm時開始防治,連防2~3次;灰霉病可選用撲海因100倍液或灰霉克600倍液防治2~3次。
春季田間發(fā)現(xiàn)枯死病株應及時拔除,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大蒜收獲后清除病株殘體,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以減少傳染源。
鮮食上市蒜薹花苞抽出葉鞘管15cm并且變白,尚未膨大時趁嫩采收,冷庫貯藏蒜薹要比鮮食上市蒜薹晚收3~4d,并要保證蒜薹完好無傷。一般葉鞘口松,假莖短粗,上下部粗細差異小,采薹早的早熟品種宜采用莢抽法;葉鞘口緊,假莖長,且上細下粗,采薹晚的晚熟品種宜用劃抽法,但要盡量避免劃傷葉片,并使植株直立,延長葉片功能期,以便提高蒜頭產(chǎn)量和質量。蒜薹抽完后20~25d蒜株下部有一半以上葉片變黃干枯時收獲蒜頭。采收早減產(chǎn)不耐貯藏,采收晚蒜頭變黑并炸裂,不易編辮,商品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