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11個月、巴掌大一個小人兒兮兮,沒人教她什么是兇人、怎樣去打人,她怎么就話還不會說,卻學會了對家人“施暴”了呢?虧我天天還溫柔以待,試圖潛移默化出一小可愛,哪知一歲不到,就變成小小的“暴力熊”了。
暴力舉動一:小屁孩自己圍著客廳的茶幾不停地轉(zhuǎn)(這是兮兮最近摯愛的一項娛樂,如同拉磨的驢),走到拐角處衣服被掛住,走不動了,她以為是坐在旁邊的姨父從后面拉住了她,回頭對她姨父的手臂就掐,再掐,還追加了一巴掌!
暴力舉動二:和對門大她三個月的豆豆姐姐一起玩耍,兮兮不斷地用手敲打桌子兼搶玩具,趁其不備在人家手上掐了兩爪。
暴力舉動三:晚上洗完澡,兮兮哭著抵抗穿衣服。兮兮爸怕她感冒,給她屁股上來了兩巴掌,于是,瘋狂的報復開始了。首先是開口喊媽媽,而這幾個月來她都只喊爸爸的;然后不斷地兇爸爸,我抱著她躲起來,她都要探出頭去兇他;最后爸爸要和她改善關系,她卻不斷地拳打腳踢。
……
兮兮爸爸對女兒這種“暴行”并不在意,他開玩笑說:這叫虎父無犬女!就是要這樣,以后出去才不會被欺負。可我還是抱著科學育兒的態(tài)度,從各方面找了不少資料,總結(jié)小屁孩的暴力緣由及糾正方法:
1、打人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寶寶打人是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是一種試探和情緒反應,打完人,他們就等著看下面將發(fā)生什么事情。對寶寶來說,打人是正在進行的一項重大試驗。想一想一歲孩子的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的每一天都在遇到他們不熟悉的各種情形,努力掌握各種新的技能。因此,打人成了寶寶表達挫敗感,或者遭受打擊后無法表達復雜情感而選擇的一種方式。
2、鉛超標導致寶寶脾氣暴躁
這個原因真的很意外很陌生,恰巧上個月兮兮才做了微量元素的檢查,鉛元素為57微克/升,雖然在正常范疇內(nèi),但醫(yī)生說還是偏高,一般要在50微克/升以下。
我心想,沒有這么邪門吧,說啥就像啥,這點值得深入挖掘。于是我繼續(xù)查資料,原來一直有聲音在呼吁,孩子莫名的脾氣暴躁、焦慮、多動,都有可能是因為鉛超標引起的。
會引起鉛超標的因素:食品袋上的字、畫筆原料、油漆、彩釉、加油站、電池廠、汽車站、膨化食品、皮蛋、爆米花、劣質(zhì)罐頭、飲料……
于是,我檢查了兮兮日常所接觸的東西,盡量讓兮兮避免接觸會導致含鉛量增加的物品。具體解決方法就是,少帶她去汽車尾氣多的地方,多喝牛奶,綠豆湯。不是窩里橫么,那就窩里轉(zhuǎn),以后散步都在小區(qū)里啦。
3、火爆脾氣來源于遺傳
兮兮爸性格中就有很多固執(zhí)、剛強、霸道的一面……而這些基因仿佛都給遺傳到小屁孩身上了,讓她從小就頗具虎父的特質(zhì),再加上屬牛的倔脾氣,就活脫脫一“暴力小熊”了。
那么,如何對付“暴力熊”呢?我嘗試參照如何用水去澆滅一團火:不要冷落她,多和她溝通,幫她建立內(nèi)心深處的安全感;提醒兮兮爸爸在孩子面前做好的榜樣;盡量不讓她看暴力的畫面,等她懂事一點,再引導她認知自己的行為,培養(yǎng)她約束自己的能力。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
www.mochou.cn“在線投稿”《家教與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