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沒有不喜歡“過家家”的,和其他游戲相比,“過家家”有“模仿和創(chuàng)造”這兩個突出的特點,爸爸媽媽應該了解、掌握這些特點,才能夠幫助寶寶玩好“過家家”。
酉和萱的“過家家”故事
兒子酉和萱既是鄰居又是同齡的小伙伴,他倆在一起最喜歡玩“過家家”。
萱不論走到哪里,臂彎里都挎著她的“孩子”———一個穿著格子裙,系著蝴蝶結(jié)的小熊。
酉走到哪里,手里都攥著一輛汽車或是一架飛機。
剛過三歲,萱已經(jīng)開始玩系上紗巾扮新娘的游戲了。游戲里缺新郎的角色,酉是萱的不二選擇。
“你當我的新郎,行嗎?”一天,萱鄭重地問酉。
“嗯?哦,行?!庇纤斓卮饝?。
萱高興地跳起來,給酉的脖子上也系了一條紗巾,并說:“咱倆結(jié)婚了!”
“孩子”老生病,于是萱總得抱著穿格子裙的小熊去“醫(yī)院”。
萱還總是挎著籃子去“買菜”。
“周末”到了,萱說:“‘爸爸’,帶著我們出去玩玩兒吧?”
酉想了一會兒:“行!我開車帶你們出去玩兒吧!”沙發(fā)是他們的車,還有上面的無數(shù)靠墊都有其相應的功能?!叭胰恕迸d高采烈地“出發(fā)”了……
一天,酉和萱本來在房間里正玩著,忽然,兩人一前一后跑到客廳,神色嚴肅。萱在酉的后面,停住了腳步,“我就要和你結(jié)婚!”眼看著萱就要哭出來了。
“不行!我就不和你結(jié)婚!我要和樂樂結(jié)婚!”酉扭頭看了一眼萱,又轉(zhuǎn)過頭來。
“不行!我就要和你結(jié)婚!”萱終于哭出來了。
酉不作聲,用沉默抵抗。
“阿姨,我就要和酉結(jié)婚!”萱撲到我的懷里,眼淚嘩嘩地流。
那個“冷酷的男人”不為所動。我意識到,問題復雜了。
為了安慰萱,我說:“不結(jié)婚做好朋友可以嗎?”可萱還是哭。正在我不知所措時,萱突然很激動地對酉說:“我不給你吃蛋糕!”說完就立即把桌上的蛋糕拿走,那是酉一直垂涎的。
這下酉的最后一道防線被擊潰了,他轉(zhuǎn)身沖向萱,我趕忙擋在兩人中間。酉氣我攔著他,于是扯著嗓門大哭起來。我只好把這個男高音拉到房間里。
不一會兒,萱走進房間,手里拿著那個蛋糕,對酉說,“給你?!庇狭⒓锤吒吲d興地接了過來。萱說要畫畫,酉忙去找筆,兩人和和睦睦,好像剛才的一切都沒發(fā)生過。
我走到房門口時,聽見萱對酉說:“你到別人家玩兒的時候,可以和別人家的女孩結(jié)婚?!陛嬲{(diào)整了“政策”,接著問,“你去過樂樂家嗎?”
“沒有。我去過你家,我就和你結(jié)婚吧。”
面對寶寶“過家家”的游戲,建議家長做好4件事
在上面這個故事中,酉和萱分別扮演著爸爸和媽媽的角色,履行“送孩子看病”“買菜”“帶孩子過周末”的家庭責任。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知情意行都會得到真實的發(fā)展。
“過家家”首先是一種模仿性游戲。模仿是人類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兒童通過“過家家”游戲,模仿生活中人們的言談舉止,掌握游戲社會規(guī)則,不僅能夠幫助寶寶鞏固良好的行為習慣,熟練生活技能,提高表達水平,增進交往能力,而且能夠體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學會與人合作,是一種很好的社會性學習。
“過家家”其次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游戲。人類的模仿學習和其他動物不一樣,不是絕對的照搬,在模仿中總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寶寶也不例外。在“過家家”游戲中,寶寶總是在調(diào)動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設計著自己需要的、向往的生活。
因此建議爸爸媽媽做好以下4件事:
一是給予———給予寶寶時間和空間。在一般情況下,爸爸媽媽不要給予寶寶過多的干預,更不要想盡方法去禁止。讓寶寶在自然、寬松的環(huán)境中,去模仿、創(chuàng)造、體驗、爭論、糾正……得到真實的、自主的發(fā)展。
二是觀察———既然是模仿性游戲,對爸爸媽媽來說,在看到寶寶最真實表現(xiàn)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關注模仿內(nèi)容的本質(zhì)。例如,有的寶寶在“過家家”時,出現(xiàn)“夫妻打架”,“爸爸醉倒”的內(nèi)容,家長就要反省成人社會(尤其是寶寶身邊的親人)對他們有哪些不良影響,需要盡快糾正。
三是引導———爸爸媽媽不應該始終冷眼旁觀,“該出手時就出手”。一種是出現(xiàn)不良模仿時,爸爸媽媽要引導,例如追問“爸爸媽媽之間應該怎樣相處???”“爸爸總醉倒,想個什么辦法讓他改呢?”;另一種是由于寶寶知識、能力和物質(zhì)條件的欠缺,如果游戲進行不下去時,爸爸媽媽要見機行事,給予適當支持。
四是激發(fā)———主要是激發(fā)寶寶的創(chuàng)造性。在游戲中,寶寶出現(xiàn)困難時,爸爸媽媽不要急于插手,更不要包辦代替,而應該激發(fā)寶寶動腦筋自己解決。知識不夠,一起討論,或者請教他人;能力不夠,自己鍛煉提高;材料不夠,因陋就簡,通過想象和創(chuàng)造解決;看法不同,通過協(xié)商統(tǒng)一。例如,上文的酉和萱開始對“結(jié)婚”的看法就不同,后來萱通過調(diào)整“政策”來達到統(tǒng)一,他們?nèi)匀皇呛门笥选?/p>
(指導專家冉乃彥:北京教科院副研究員,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項目專家。)
編輯朱璐zhulu83@126.com
www.mochou.cn“在線投稿”《家教與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