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報道緬甸果敢地區(qū)沖突,曾四次追隨巴基斯坦軍隊深入部族區(qū)記錄打擊塔利班行動,也曾三次前往阿富汗采訪塔利班高級戰(zhàn)地指揮官,還深入過美軍作戰(zhàn)部隊,近距離目睹美軍與塔利班武裝的戰(zhàn)斗。沒錯,他就是戰(zhàn)地記者邱永崢。2011年春天,邱永崢進入利比亞東部反政府武裝控制區(qū)進行采訪,以一個中國人的視角,報道了這場殘酷的戰(zhàn)爭。
揚名阿富汗
今年41歲的邱永崢畢業(yè)于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英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現(xiàn)為《環(huán)球時報》資深記者,主要從事戰(zhàn)爭與沖突報道。
2010年9月,邱永崢與美軍簽下生死狀,得到駐阿聯(lián)軍南方司令部的批準,跟隨美軍王牌部隊、好萊塢大片《兄弟連》的原型部隊——陸軍第101空中突擊師,采訪他們在坎大哈的一系列軍事行動。
報道阿富汗戰(zhàn)爭期間,美聯(lián)社的老記者見到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安全是第一位的,悠著點,別干傻事”。在采訪時,邱永崢按照要求穿上了防彈衣和頭盔,“一個頭盔800美元,防彈衣1500美元,可以防衛(wèi)AK47步槍的連續(xù)射擊?!?/p>
邱永崢是隨美軍進行采訪的,因此,不明就里的當?shù)匕傩諘斔菙橙?,一旦離開軍營就有可能受到槍擊和綁架。但邱永崢只要有機會接觸當?shù)厝?,就會告訴他們自己是中國記者,想知道他們的真實生活。除了化解他們的敵對情緒外,他還會帶一些風油精、清涼油之類的小藥品送給對方,當?shù)厝撕芟矚g,大多跟他說了心里話。
在阿富汗,天天都有危險。最危險的時候,隔幾堵墻就是塔利班武裝分子,晚上睡覺時,子彈就打在邱永崢他們宿舍的外墻上。那墻只有20公分厚,第二天,和他在一起的美軍士兵說,這武器威力再強一點,我們就全部完蛋了!
2010年9月8日下午,邱永崢所在的美軍諾蘭基地救治了一名被土制地雷炸傷的阿富汗少年,由于傷情嚴重,他被立刻轉(zhuǎn)送到坎大哈空軍基地接受治療。跟美軍一起駐守諾蘭的阿富汗國民軍告訴邱永崢:“我們知道那邊有地雷,曾試圖勸他別到那邊去,可他不聽,結(jié)果踩到地雷了。”當邱永崢正在感慨地雷給阿富汗百姓帶來的威脅之大時,一名老兵道破了玄機。
那天早上,這名老兵帶著一個班的人在房頂值勤,班長則帶著另一隊人在基地外巡邏,搜尋埋在附近的地雷,并成功引爆了一枚。“在引爆那枚地雷的時候,我親眼看見那個男孩就躲在不遠處,下午他又到了引爆地雷的附近,打算埋新的地雷?!崩媳嬖V我們,“他不是普通的男孩,是一個塔利班武裝分子,估計是在埋雷的時候不小心炸傷了自己。”這名老兵有著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邱永崢相信他的判斷。
后來,邱永崢問那名老兵:“你發(fā)現(xiàn)他埋地雷的時候,為什么不開槍射擊?”老兵說:“這是軍規(guī),如果對方?jīng)]有開槍朝你射擊,是不允許先開槍射擊對方的?!鼻裼缻樌^續(xù)追問:“那他們埋地雷的時候,為什么會炸到自己呢?”“因為他們沒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只是塔利班組織花錢雇來的而已?!鼻裼缻樎犃T唏噓不已。
報道阿富汗戰(zhàn)爭,讓邱永崢一役成名。國防大學教授、海軍少將張召忠贊嘆此次采訪行動是新中國歷史上中國記者首次近距離觀察美軍地面部隊的作戰(zhàn)。
獨家專訪利比亞反對派司令
2011年春節(jié)后,利比亞局勢愈發(fā)動蕩,邱永崢和搭檔《環(huán)球時報》英文版記者郝洲接受了前往利比亞采訪的任務。3月11日,他們通過埃及塞盧姆口岸,花400美元租了一輛破中巴,顛簸十幾個小時后,于次日天快亮時抵達利比亞反政府武裝總部班加西。
反政府武裝總部在一個行政法庭大樓里,雖是凌晨,這里卻是人山人海,有示威的,有看熱鬧的。一個自稱新聞官的人用手寫了兩張紙片遞給邱永崢和郝洲,說這就是“采訪證”,至于他們的人身安全以及去向,一概沒人過問。
當?shù)剡@么亂,到哪兒去找賓館?正當邱永崢他們犯難時,一位臉上有著明顯疤痕的年輕男子過來問:“你們是在找賓館嗎?我送你們?nèi)グ伞!鼻裼缻標麄兩砩蠋е揞~美金,而且誰都知道外國記者有錢,這會不會是圈套?但那一刻,他們顧不上多想,跟著男子上了轎車。一路顛簸,男子把他們送到了一家名叫諾蘭的賓館。
班加西只有三家賓館,卻住著一千多名記者,只有邱永崢和郝洲是中國人。當晚,邱永崢和郝洲在賓館一樓巧遇了正準備撤離回國的馬來西亞華裔女記者艾米,她便將自己得力的向?qū)Ч锇l(fā)介紹給了邱永崢。哈里發(fā)原是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職員,因為參加反政府武裝丟掉了工作,不得不冒死給外國記者當向?qū)赍X養(yǎng)家。按照約定,邱永崢他們付給他城內(nèi)采訪傭金為每日200美元,城外采訪傭金視危險程度不同為每日600美元至800美元。
3月13日,卡扎菲政府軍已推進到距班加西兩百公里的港口城市卜雷加,邱永崢一行趕赴反政府武裝把守的北部石油重鎮(zhèn)艾季達比耶采訪,那里給邱永崢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混亂。反政府武裝的士兵基本都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軍事訓練,他們中有的是卡車司機,有的是油田工人,甚至還有做面包的師傅,對戰(zhàn)略戰(zhàn)術一竅不通。許多士兵上身穿著迷彩服,下身卻穿著牛仔褲,武器彈藥放得到處都是,甚至有不少人坐在炮彈上抽著煙。
機警的哈里發(fā)看到反政府武裝前線指揮部門前湊著一幫記者,便上前打聽,得知反政府武裝最高司令尤尼斯少將過一會兒將來視察。
得知這一消息,邱永崢心中一陣狂喜,他此次來班加西的首要采訪目標就是尤尼斯——尤尼斯原是利比亞內(nèi)政部長兼特種部隊司令,更是卡扎菲三十多年的老友。二人因政見不合鬧翻后,卡扎菲曾懸賞40萬美元要他的腦袋,還三次對其進行暗殺。很多外國記者想采訪這位神秘人物,但蹲守了好多天都沒見著他。通過哈里發(fā),邱永崢和郝洲順利獲得了獨家專訪尤尼斯的機會。
采訪時的氣氛格外緊張,眼前的尤尼斯身材結(jié)實,身穿軍服,腰間佩著手槍,眾多膀大腰圓的保鏢簇擁在他身邊。尤尼斯對邱永崢介紹了利比亞戰(zhàn)局的一些情況,他透露,反政府武裝的核心力量僅有追隨他的一千多名特種兵,其他的都是散兵游勇。這是反政府武裝第一次向媒體透露其真實的軍事實力,這條信息首先由邱永崢向外報道。邱永崢事后感慨道:“我們真是太幸運了,全球只有四家媒體采訪過他!”
火箭彈咫尺炸響
2011年3月下旬,在北約的空中火力掩護下,戰(zhàn)力并不占優(yōu)的反政府武裝進攻蘇爾特時竟勢如破竹,政府軍節(jié)節(jié)敗退。
利比亞的石油資源極為豐富,幾個產(chǎn)油重鎮(zhèn)成了兩派武裝爭奪的焦點。一打仗,幾乎所有油田都停工了,加油站也沒人,等著加油的各種車輛排起了長龍。人們不得不把埋在地下的油罐撬開,用鐵絲穿在塑料瓶子上伸下去,一小瓶一小瓶地打油。邱永崢請哈里發(fā)找了輛皮卡,也等在那里。美聯(lián)社有兩名記者比較有經(jīng)驗,事先在越野車上裝了幾桶油,開著車一路狂奔,結(jié)果跑得太快,比反政府武裝的部隊先抵達了政府軍的陣地,被俘虜了。
不過,戰(zhàn)地記者遇險是很正常的。3月28日,戰(zhàn)火蔓延至卡扎菲的老家,反政府武裝的一個前線指揮官警告邱永崢他們,不要隨便下車。邱永崢發(fā)現(xiàn)周圍并沒有政府軍部隊,覺得事態(tài)可能沒那么嚴重,就下車給指揮官拍了兩張照。等他還想再拍時,指揮官十分嚴肅地命令他們趕快往回撤。
果然,沒多久,陣地前兩公里處“轟”地炸響了一片火箭炮炮彈,巨大的煙云拔地而起,大地劇烈地顫動著。經(jīng)驗豐富的邱永崢知道,那是40管火箭炮打出的排式炮彈,第一波次打在陣地前,第二波次炮彈就會覆蓋在他們所在的陣地上,他立即對郝洲和哈里發(fā)大喊:“快撤!”三人鉆進汽車,立馬撤退。后面反政府武裝的一百多輛汽車也在緊急撤離,場面極其混亂。成功撤離到安全區(qū)域后,邱永崢得知,他剛剛采訪過的指揮官被炮彈擊中身亡了……
還有一次,邱永崢和郝洲在反政府武裝占領地打衛(wèi)星電話,突然一枚火箭彈從天而降。四米外的兩輛皮卡連同十幾個人,瞬間被炸飛。他倆嚇得匆匆跳進汽車,狂奔至安全區(qū)域后,才發(fā)現(xiàn)衛(wèi)星電話丟在了陣地上。
要想在戰(zhàn)場上活命,邱永崢的經(jīng)驗是四個字:眼疾腿快,因為誰也不知道炸彈會從哪里掉下來。邱永崢與搭檔郝洲配合得極為默契,在前線,他們相互掩護,一個人采訪時,另一個人觀察周圍動靜。他們還和司機約好,車門始終打開,一有情況,立馬跳上車就跑。
面對如此危險境地,邱永崢卻坦言從不害怕,因為采訪時每天都要面臨巨大的壓力,每天都要想著如何解決問題,根本來不及害怕。在利比亞,死亡、葬禮隨處可見。采訪路上,邱永崢看到過很多人在撒哈拉沙漠里挖坑,那是在舉行葬禮?!白鰬?zhàn)地記者的,肯定會去拍,但拍完后,我卻不敢去看那些照片?!鼻裼缻樥f。
在戰(zhàn)斗最激烈的地方,邱永崢及時向外界發(fā)布了大量戰(zhàn)事信息。他拍攝的法國擊落利比亞政府軍戰(zhàn)斗機、艾季達比耶遭聯(lián)軍轟炸的居民區(qū)等圖片,因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被國內(nèi)外很多媒體采用,令世界震撼的同時,也贏得了西方同行的尊重。
2011年5月中旬,記者在北京采訪了回國輪休的邱永崢。邱永崢說,利比亞如果不發(fā)生戰(zhàn)亂,絕對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它的石油儲備在非洲是最多的,和平時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非常高,而且教育和醫(yī)療全部免費。
當問及邱永崢為何會冒著生命危險去利比亞采訪時,他說:“要了解真相,就一定要有人在現(xiàn)場。在利比亞戰(zhàn)火中,應該有中國記者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告訴世界我們看到的是什么,而不只是轉(zhuǎn)述外國媒體的報道?!闭f完,邱永崢走到陽臺上,伺弄起他的花草,突然說了句,“人啊,呆在和平環(huán)境里的時間長了,都感覺不到自己的幸福。但看了太多流血、犧牲的戰(zhàn)爭場面后,你就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覺得,和平真好!”
編輯陳陟czmocho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