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時候,在福州城里有個秀才,名叫鄭堂。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在城里開了一個字畫店。一天,有個人拿了一幅《游春圖》到他的店里來,說自己急需用錢,想要用這幅畫作抵押,典當一千兩銀子。鄭堂同意了。兩個人就寫了一張字據(jù),約好兩個月后,畫的主人拿著錢來贖畫??墒堑狡谥?,這個人并沒有出現(xiàn)。于是按照約定,這幅畫就歸鄭堂所有了。
城里買賣字畫的人聽說之后,都非常羨慕鄭堂,因為人人都知道這幅《游春圖》是唐朝一個大畫家的作品,可謂價值連城?,F(xiàn)在鄭堂只花一千兩就弄到了手,簡直是揀了天大的便宜。于是他們決定請鄭堂吃飯,席間讓他展示一下這幅名畫,給大家開開眼。鄭堂當然也是十分得意,就答應了。
宴請的當天,酒席吃到一半,鄭堂便把《游春圖》拿了出來。人們把這幅畫輪流傳著觀賞,很快就有人發(fā)現(xiàn)了不對:“咦,這畫的筆法好像有些問題啊?!痹谧亩际亲之嫷男屑?,鄭堂也不敢怠慢,連忙把畫拿過來又仔細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這幅畫并不是真品,而是仿造的!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出了這么大的丑,鄭堂被氣得臉色慘白,當場就把畫撕了個粉碎,拂袖而去。
鄭堂受騙的消息傳遍了福州城。幾天以后,那個畫主人突然出現(xiàn)在他的店里,拿出一包銀子,說:“實在對不住,我家里有點事耽誤了還錢,現(xiàn)在連利息一并送上,把畫還給我吧?!?/p>
鄭堂冷笑一聲:“分明是你拿假畫來騙錢,還敢來見我?”說著便將這人扭送到了官府。這人在大堂上大聲喊冤,說:“這個秀才說我拿假畫騙錢,可畫已經(jīng)被他撕了,這不是死無對證嘛!”縣太爺聽了,也覺得有理。就要鄭堂拿出憑證來。
鄭堂不慌不忙,派人到自己的店里拿來一幅畫??h太爺當堂展開一看,竟然就是那幅《游春圖》!接著,鄭堂又向眾人指出了畫上的作假之處,說得頭頭是道。把那個騙子聽得冷汗直流,只好說:“我認了,這是我仿制的假畫,可你撕掉的那幅畫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鄭堂收下畫之后不久,就看出這幅畫是假的,知道騙子不會再來贖畫。于是便自己也模仿著畫了一幅《游春圖》,并故意留下破綻,讓眾人認出后撕毀。根據(jù)先前寫的字據(jù),贖畫時鄭堂拿不出畫,是要賠償畫主損失的。因此騙子得知消息后,想再撈一筆,就主動找上門來。結果正中了鄭堂的計,成了落網(wǎng)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