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無雪。謠言家說八月十五那會兒云遮月,正月十五一定會下雪,但愿吧!不下點雪,春節(jié)的片子會少了很多年的味道。
和拍攝年俗一樣,說拍攝年俗這件事,也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事兒。
傳統(tǒng)東北的春節(jié)人家,總免不了要放倒一頭豬,搬開裝滿酸菜的大水缸頂上帶著冰茬兒的大石頭,熬制一鍋熱氣騰騰的酸菜白肉。你明知道每年春節(jié)都是這一套把戲,也不能克制難言小期盼。又如大凡喜慶的時節(jié),總要掛幾綾紅帳子,心里嘆息,怎么就不能免了這俗,而依舊在倦怠中帶一點小欣喜地把紅帳子掛起來。
俗這種東西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們無法拒絕。不幸的攝影師,不管是專業(yè)的還是業(yè)余,在這種時候,大多是恨恨地舉起相機,去記錄重要的(也許罷)但是不怎么給力的瞬間。
年關(guān)了,又要出不知多少讓圈子外邊的親朋好友欣賞的大俗片兒。對于攝影本身,攝影家卻往往覺得是虛度,覺得刪了這些片子對不起“年”和親友,不刪對不起自己。另外一批攝影家,則懷著突破的心,在細節(jié)或者角落蹲跪趴躺,弄一些構(gòu)圖和物件兒的小品,企圖證明自己品味的不俗。
悄悄地說,其實何必……
真的攝影家一定不會刻意地去免俗,年就是年,春節(jié)就是春節(jié),酸菜白肉紅帳子又有什么不好呢?一如拍人體,人體本身就是那么一塊肉,相信到了PascalRenoux手里,蒼井空也會變成優(yōu)雅的片子。會喝酒的人是不需要菜的,懂攝影的人是不避俗的。
怕自己俗了是個心魔,驅(qū)趕心魔的只有讓境界上檔次。裝備控、光線控、題材控都是魔障,根本是,攝影是個讓鏡頭替我們看世界的過程,看到的,什么都會有,看不到,H4D-60和愛國者也沒有什么區(qū)別。至于器材、至于后期,我總也搞不懂,有什么值得爭論的?CCD軟了或者硬了,后期多了或者少了,和片子有什么相干呢?評價醫(yī)生的標準是救活了人,讓躺著進來的站著出去,誰來管你開神馬方子。攝影家的優(yōu)秀與否,從來也是看片子,什么器材、什么Lightroom、Photoshop,都是浮云,基本的浮云。
忙活一年了,誰都有個酸甜苦辣成,圈子外邊的心境,一支煙、一杯酒,隨著年消散了去。圈子里面的人,會用鏡頭留下味道——這是一種幸運。酸菜白肉紅帳子風雪中的紅燈籠褶皺里面的滄桑CBD的喧嘩煙花的碎屑落寞的歸人形形色色的面孔等等等等諸如此類,不過是給鏡頭后面的思想應(yīng)景。
感悟酸菜白肉紅帳子,愛酸菜白肉紅帳子,用影像感化、說服看了你片子的人,讓他(她)也感悟、也愛,這大概是年俗攝影的平常心。
記錄年俗,攝影家就俗了。剖白自心,也許就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