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峰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武裝部,河北 承德 067000)
淺論在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意義
劉云峰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武裝部,河北 承德 067000)
軍事課程是普通高校的一門必修課,適應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戰(zhàn)略目標和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需要,開設此課的目的就是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強大、久安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
高校;國防教育;意義;途徑
國防教育是國家為增強公民的國防意識,提高公民的國防行為能力而進行的教育,是國防建設和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設國防教育課,使我們的年輕一代了解我國國防歷史和現代化國防建設的現狀,增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觀念,樹立起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振奮以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為基礎的國防精神,增強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的掌握基本的國防知識和必要的軍事技能,自覺履行國防義務。
國防教育搞的好不好,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安全。我國非常重視用法律來規(guī)范國防教育活動,國防教育法是對公民進行國防教育的法律規(guī)范。2001年4月28日九屆全國人大黨委員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2001年8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黨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規(guī)定每年九月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這就為深入貫徹黨在國防教育方面的方針、政策、推動國防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質,促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國防教育法中將學校國防教育單列一章,這就表明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中明確規(guī)定“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這是對國防教育的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并且要認真抓好學校的國防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打牢學校國防教育這個基礎,通過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增強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意志、技能和體魄,樹立“居安思?!钡乃枷?,從而產生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并且要通過對學生的國防教育,帶動家庭的國防教育,通過學校的國防教育帶動全社會的國防教育,以學校國防教育為基本依托,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發(fā)展,提高全民國防教育的水平。普通高等學校要按照國國防教育法的有關規(guī)定,專門成立軍事教研室,抽調專門教師按照規(guī)定的課時,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并應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緊跟世界新軍事變革,將影像資料、圖片等穿插到教學中去,將高深的軍事數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并將國防教育列入學校的議事日程和教學計劃中,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國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溫總理說過:“我們要有憂患意識,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不斷發(fā)展、變化,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劇,中國周邊安全環(huán)境也增加了許多新的不確定、不穩(wěn)定的因素。同時地緣爭奪加劇,經貿摩擦趨多,意識形態(tài)斗爭依然存在,中國周邊安全威脅多樣化的趨勢更加明顯,我國仍面臨著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潛在的威脅,這些問題主要包括美國對我國安全環(huán)境有綜合性影響、日本與中國的摩擦難以消除、海洋權益存在復雜糾紛、祖國統(tǒng)一形勢依然嚴峻等。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逐漸融入世界,我國對外部資源、國際市場和國際戰(zhàn)略通道的需求越來越大。國防和軍隊的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衛(wèi)國家的安全和發(fā)展利益,所以要教育大學生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嚴肅認真地對待我國經濟調整發(fā)展所需要的安定環(huán)境及我國所面臨的不安定因素與潛在的威脅,切實把大學國防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隨時為祖國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作出貢獻。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軍事技術是戰(zhàn)斗力。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軍事領域出現了許多革命性變化,現代戰(zhàn)爭不僅是交戰(zhàn)雙方常規(guī)力量的簡單對抗,而是綜合實力的比較和較量。高技術的發(fā)展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軍事技術的崛起和發(fā)展,它正在引起軍事領域的深刻變革,誰掌握了現代軍事技術,誰就掌握了戰(zhàn)場的主動權。新技術革命的發(fā)展,特別是高技術及其在軍事上的應用,大大加快了武器裝備更新?lián)Q代的步伐,在高技術戰(zhàn)爭中,人仍然是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所以就需要高質量、高素質的兵員和強大的預備役力量,而軍校的培養(yǎng)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戰(zhàn)爭的需要,高校是培養(yǎng)強大國防預備役力量的重要陣地。征集高文化素質青年入伍,是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建設的需要,是提高兵員素質的重要舉措?!吨腥A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就規(guī)定,受過軍訓的大學生是人民解放軍訓練后備兵員和培養(yǎng)預備役軍官的重要來源和戰(zhàn)爭動員的主要對象。通過軍事課程的學習,增強了大學生對現代軍事高科技的了解并掌握軍事高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和對現代戰(zhàn)爭的影響,培養(yǎng)了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國防精神。
國防教育的目的是不斷強化學生捍衛(wèi)國家主權統(tǒng)一、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來侵略和顛覆的意識、普及軍事知識和技能,能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在思想上、組織上為進行國防建設和開展國防斗爭做好充分準備。越是在和平時期,就越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國防意識。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指出:“所謂固國家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為也?!彼?,我們在和平時間,也絕不能思想麻痹、掉以輕心,必須更加重視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才能確保國家的發(fā)展和民族的復興。作為教師,要緊跟世界軍事新變革、及時了解世界新軍事裝備的發(fā)展和應用,采取多種教學形式,提高教育質量,使學生強化國防意識,掌握國防知識,激發(fā)愛國熱情,自覺履行應盡的國防義務。
現在的大學生大都出生于90年代后,生活環(huán)境安逸,長期的和平環(huán)境淡化了學生們的國防觀念,在這種情況下,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就成為國防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國防觀念后,才可能掌握國防知識、主動去履行國防義務,增強國防觀念。增強國防觀念,主要是培養(yǎng)三種意識:一是“憂患興邦”意識。古人去:“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币粋€國家,只有保持很強的憂患意識,清醒地看到世界上存在的各種威脅,才可能勵精圖治,奮發(fā)向上。二是“愛軍尚武”的意識。要使學生了解人民軍隊的光榮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懂得“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的深刻道理,認識到人民軍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勵學生崇尚武德,提高軍事素質。三是“全民皆兵”的意識。要使學生不斷深化對現代條件下人民戰(zhàn)爭的理解,激起關注國家興衰和安危的責任感,使“萬眾”凝聚為“一心”,努力進行國防建設,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能夠做到全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敵。
國防知識是指公民應當了解和掌握的有關國防的基本常識和基本理論。高校在加強學生的國防知識教育方面要加強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國防基礎理論知識,這是國防知識的基礎。二是軍事知識,軍事知識是國防教育的主要內容。三是國防歷史,國防歷史是關于國防的歷史知識。四是國防形勢。國防形勢是國防面臨的現實情況及其動態(tài)。五是國防法制。國防法制是國防法律規(guī)范及其制定和實施的有機系統(tǒng)。加強學生的國防知識教育要以激發(fā)愛國精神為重點,愛國主義教育是國防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國防觀念的基石,只有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平時,才能為建設祖國積極獻身;戰(zhàn)時,才能為保衛(wèi)祖國流血犧牲。才能提高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為目的。
國防實踐是指國防過程中的一切相關活動,是將國防理論知識付諸行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校要利用每年新生軍訓或國防教育日,組織學生到廣場宣傳國防法規(guī)、參觀烈士陵園、博物館、紀念館等對學生展開愛國主義教育。并在學校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國防知識競賽、舉辦國防教育展覽、國防教育征文活動、請老紅軍來校講解戰(zhàn)爭時期人民軍隊怎么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等,從不同方面向大學生灌輸國防知識,宣揚英雄人物,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總之,高校開展國防教育不僅是貫徹落實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實現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目標,造就高素質人才的需要,而且對建立強大國防后備力量,建設鞏固國防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G47
A
1005-1554(2011)04-0123-02
2011-08-31
劉云峰(1977-),男,河北豐寧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武裝部助理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