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高涼(梁)”、“陸梁”兩詞新考

        2011-04-08 03:36:33周忠泰
        湖南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年11期

        周忠泰

        (象賢中學(xué),廣東 番禺 511038)

        “高涼(梁)”、“陸梁”兩詞新考

        周忠泰

        (象賢中學(xué),廣東 番禺 511038)

        在唐代之前,嶺南有不少“高”字作詞首和含有“涼(梁)”字的地名,如“高涼”和“陸梁”等,這類地名,許多專家學(xué)者曾作過考證和分析。文章從古越語的角度,以“高涼(梁)”“陸梁”為例子,分析這些地名的含義,指出“高涼(梁)”是黃壯和白壯族人的含義,對研究嶺南文化語言和歷史具有學(xué)術(shù)意義。

        高涼(梁);陸梁;古越語地名

        一 “高涼(梁)”考

        “高梁”和“陸梁”都是嶺南較古老的地名,這地名有什么歷史信息,是很值得探究的。

        “高涼(梁)”一詞,或早在漢南越國時已有,可能是土著人的方國。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就說當(dāng)時的趙佗曾委一冼夫人“治高梁”。[1]

        這詞亦指縣,亦可指郡,即漢至隋唐間的高涼縣或高涼郡[2]。

        亦可指山嶺,即今廣東高州市曹江鎮(zhèn)的高涼山和新垌鎮(zhèn)的高涼嶺。

        亦可指村寨,陽春前地志辦主任鐘萬全說:“在漠陽江、鑒江流域有‘高涼山’、‘高涼寨’十余處之多?!盵3]

        亦可指人,廉州就有高梁人。明嘉靖《廣東通志》則說:“(欽州)有夷人名高梁人,不事耕稼,以入海捕魚為業(yè),初春往射翡翠于鴉洲,謂之拾翠?!盵4]

        高涼在很多時候,被寫作“高梁”,一般認(rèn)為先有“高梁”,后有“高涼”,乾隆《廣東通志》云“孫權(quán)復(fù)置高梁郡,即今高州,以高梁山名,至?xí)x仍改‘高涼’?!盵5]

        高涼有時還被寫作“高良”,唐宰相張說為高力士作《贈廣州大都督馮府君神道碑銘》時,便寫高涼(梁)為“高良”[6]P2650。

        “高涼”和“高梁”所指地名多相同,但有時又不相同,各有所指。如《舊唐書·地理志》先說:“高州,隋高涼郡,舊治高涼縣?!蓖瑫r又說:“勤州(今云浮市,筆者注),隋信安郡之高梁縣地。”[7]可見,隋朝高涼郡有高涼縣,是高涼郡治;而同時,信安郡亦有一高梁縣,即后來的勤州。

        古籍中,唐之前的嶺南還有不少帶有“梁”字的地名。

        如陸梁地,即《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載:“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發(fā)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盵8]

        又如百梁縣和百梁郡?!赌淆R書?地理志》說:“越州,鎮(zhèn)臨漳郡,本合浦北界也。夷獠叢居,隱伏巖障,寇盜不賓,略無編戶。宋泰始中,西江督護(hù)陳伯紹獵北地……啟立為越州。七年,始置百梁、隴蘇、永寧、安昌、富昌、南流六郡?!盵9]這百梁郡中亦有百梁縣。

        與涼(梁)字地名一樣,古籍中,唐以前的嶺南所設(shè)置的郡縣中,亦多有以“高”字作詞首的地名。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高涼和高梁外,還有高要、高興、高熙、高安和高陵等。

        西漢在立高涼縣的同時,又立高要縣,《漢書?地理志》云:“蒼梧郡,武帝元鼎六年開……縣十:……高要,有鹽官。”[10]

        東漢立高興郡,《晉書?地理下》說:“桓帝分立高興郡。”[11]

        三國,又出現(xiàn)一以“高”字作詞首的高熙郡?!端螘?州郡四》:“吳又立高熙郡,太康中省并高涼?!盵12]

        晉代,九真郡又出現(xiàn)一以“高”字作詞首的高安縣。

        《宋書?州郡四》云:“高安令,《何志》晉武帝立……《吳錄》晉分常樂立?!盵12]

        《南齊書?州郡上》亦載此縣[9]。

        在齊代,晉初省的高興郡又出現(xiàn),且高興郡內(nèi)除有一以“高”字作詞首的高興縣外,又有一以“高”字作詞首的高城縣。即《南齊書?州郡上》所說的“高興郡主宋和、寧單、高興、威成、夫羅、南安、歸安、陳蓮、高城、新建?!盵9]

        在陳代,今廣東省三水市又名高安,與九真郡“晉分常樂立”的高安同名,《隋書?譙國夫人傳》說:“后廣州刺史歐陽紇謀反,召(馮)仆至高安(今三水市,筆者注),誘與為亂?!盵13]

        至隋代,在有高涼郡和高涼縣的情況下,在現(xiàn)云浮地區(qū)又設(shè)高梁縣,具體見上文。

        至唐代,在安南中都護(hù)府(今越南北部)又有一與“高涼(梁)”音近的以“高”字作詞首的“高陵縣”,《新唐書?地理七上》說:“安南中都護(hù)府…‥武德四年置鳶州,并置高陵、定安二縣?!盵14]

        這些以“高”字作詞首的郡縣,多有同名異地的現(xiàn)象,如隋高涼(梁)縣,高涼郡有之,信安郡亦有之;高安縣,嶺南西部的九真郡有之,嶺南中部的三水市亦名之。又有近音之現(xiàn)象,尤其是用近中古音的白話來讀,如高涼、高梁和高陵均音近,高興和高熙亦音近。

        (一)“高涼”之“涼”是“涼爽”或“山梁”之義嗎?

        高涼的含義,最傳統(tǒng)的觀點(diǎn)是宋《輿地紀(jì)勝》說:“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因名?!盵15]其認(rèn)為高涼是因那里高而涼爽而得名。但此說自相矛盾,若說其涼爽,“群山森然,盛夏如秋”義合“涼”之義,但又不合“本名高梁”之含義,“梁”并沒涼爽之意?。?/p>

        鑒于“梁”并沒涼爽之意,道光《廣東通志》就說:“一曰地高,氣候較他郡獨(dú)涼,故名”(即“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又說“一曰其地山崗如梁,故名高梁?!盵16],這是因?yàn)椤傲骸弊鳌皼鏊彪y以服人,作“山崗如梁”則說得過去。但這明顯是道光《廣東通志》的編者阮元“望文生義”(即望“梁”字生“山崗如梁”之義)。

        如果按“高涼”是“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因名”,“高梁”是指那一帶的山高而似屋梁的解釋,二者含義迥異,這含義迥異的地名應(yīng)是兩個所指不同的地名才是。但事實(shí)上,歷史上的高梁郡(縣)與高涼郡(縣)所指卻常是相同的郡(縣),高梁山和高涼山亦是指相同的山。

        又既然高涼郡(縣)與高梁郡(縣)是相同的郡(縣),高梁山和高涼山亦是指相同的山,則二者的解釋應(yīng)是相同或相近才是,而“高而涼爽”和“山崗如梁”的解釋卻迥異。這現(xiàn)象實(shí)可反證阮元對“高涼”和“高梁”那望文生義的解釋欠妥,不能自圓其說。

        (二)高要、高明和高涼皆因“南地漸高”而得名嗎?

        傳統(tǒng)還有高要、高明和高涼皆因“南地漸高”而得名之說,此說見于《郡縣釋名》,“高明”條說:“高明縣明成化十三年以山寇出沒改高明巡檢司為縣,從司名也,南地漸高,如高要、高涼、高明皆此義也?!盵17]

        此說亦是望文生義,其與該書在“高涼”和“高要”條的釋名自相矛盾:該書對高涼的釋名采用了《輿地紀(jì)勝》的“盛夏如秋”的說法,對“高要”的釋名,則說是因高要峽而得名。且三縣建縣時間相差甚遠(yuǎn),高涼、高要遠(yuǎn)在漢就建縣,高明則在明,建縣既不同時,命名之原因就難以相同,且古地名常得名于當(dāng)?shù)赝寥耍麄冎蝗‘?dāng)?shù)氐淖匀缓腿宋牡纫蛩孛?,并不能作全局的分析考慮,而“南地漸高”明顯有全局觀,如前所述,“高”字詞頭的地名橫跨兩廣,要土人有兩廣地理的全局觀,似難以做到的。

        (三)“高涼”是“郞狗”之偕音嗎?

        近年,陽春市志辦的鐘萬全有較新的觀點(diǎn),其認(rèn)為,高涼是“狗郎”的諧音。其認(rèn)為粵西古越族是盤瓠族的一支,以公狗為圖騰,“公狗”即“狗郎”,“高涼”“高梁”即“狗郎”的諧音,這是粵西人以圖騰“狗郎”命名自己地名的現(xiàn)象[3]。

        此說克服阮元之說的不足,但細(xì)細(xì)推敲亦欠妥。原因有以下三點(diǎn):

        (1)這觀點(diǎn)在地域上與古代民族的分布不符。盤瓠族(瑤族)不是桂東南和粵西南的土著,其是湘西南和黔東南的土著,后來才輾轉(zhuǎn)入兩廣,在秦漢時期,不可能在桂東南和粵西南有大范圍的瑤族聚居。乾隆《廣東通志》說:“猺本盤瓠之種,產(chǎn)于湖廣溪峒間,即古長沙、黔中五溪蠻也,后生息蕃衍,南接二廣,右引巴蜀,綿亙數(shù)千里?!盵5]顧炎武亦認(rèn)為瑤族是外來的,其在《天下郡國利病書》說:“廣東有僮瑤兩種,瑤乃荊蠻,僮則舊越人也?!盵18]

        這觀點(diǎn)從語言上亦可體現(xiàn),嶺南西南部土著民族使用的屬壯侗語族的語言,這語族包括壯語、黎語、侗語、傣語、布依語、水語、仫佬語和毛難語等語言,它們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都存有許多相同之處,有同源的關(guān)系。但瑤語不屬此語族,與它們不存同源的關(guān)系,明顯是遷移來的民族。

        (2)這觀點(diǎn)與史籍所記載的歷史人物的族屬不相符。據(jù)本人所知,以公狗為圖騰的民族是喜歡打獵的瑤族?!端鍟?譙國夫人傳》載冼夫人是“高涼冼氏之女”[13]。如果高涼是“狗郎”的偕音,那高涼人便應(yīng)是瑤族人。但現(xiàn)沒有哪個學(xué)者說冼夫人是瑤族人,黎族說和壯族說則是較流行的。壯族的圖騰多是青蛙,這在他們使用的銅鼓上看得出;黎族的圖騰多是蛇,這在他們的文身上看得出。壯族或黎族先人不太可能用瑤族先人的圖騰來命名自己的勢力范圍。

        (3)這觀點(diǎn)與古代民族的語言不符。據(jù)我所知,漢至隋唐間,廣東南路一帶較有影響的語言有兩種,一是古越語,另一是漢語(與白話較相似),這兩種語言都沒有把“公狗”讀作“狗郎”的,自然不能諧音作“高涼”。

        “狗”古越語諧作“麻”、“馬”或“么”等音,現(xiàn)在廣西的南北壯語、貴州的布依語、云南傣族語,還有毛難語都還把“狗”讀作ma1,水族則讀作ma1,黎族則讀作pa4或pa1[19]P802,都還是與“麻”、“馬”和“么”相近。這么多的民族都讀這音,說明這詞在這些民族還未分化之時是共同使用的,是古越語無疑。現(xiàn)廣西含“狗”之義的地名全帶“麻”、“馬”和“么”字,如:柳江縣沖麻村,鹿寨縣那么村,融安縣沖麻村、納螞村,武宣縣那么村[20]。又如:東蘭縣的馬品村[21]P207,崇左縣的那馬村[21]P62,百色市郊的那馬村[21]P161,忻城縣的良馬村[21]P123,那坡縣的坡馬村[21]P253和靖西縣的塘麻村21]P241等地名。

        而“公狗”之“公”,古越語多諧作“牯”,古越語,雄性的動物都稱“牯”,白話受其影響,至今亦稱雄性動物為“牯”,如“公?!北惴Q“牛牯”。

        總之,古越語“公狗”的諧音為“麻牯”、“馬牯”和“么牯”(古越語修飾語在后),由于“高涼”與古越語“公狗”的讀音相差太遠(yuǎn),不可能是古越語“狗郞”的諧音。

        同樣,“高涼”一詞也不應(yīng)是白話“狗郎”之諧音詞。白話這詞讀作“狗公”或“狗牯”,這亦與“狗郎”的讀音相差太遠(yuǎn),且把成年雄性稱作“郎”乃是北方方言。

        所以,就算那時的古越人以“公狗”為圖騰來命名高涼,那其音便應(yīng)與“麻牯”或“么牯”相近,而不是“高涼”;就算當(dāng)時的西漢統(tǒng)治者(如趙佗等人)因那里的古越人以“公狗”為圖騰,而用當(dāng)時的漢語(白話)來命名高涼,其音便應(yīng)是與“狗牯”或“狗公”相似,亦不是“高涼”。

        這樣,鐘萬全之說實(shí)難以成立,其錯誤在于把瑤族圖騰當(dāng)作壯族或黎族的圖騰了,不注意瑤族的來源,同時不注意古越語、白話“公狗”一詞的讀音。

        (四)“高涼(梁)”的真正含義

        針對“高涼”和“高梁”二詞,字義上難以相通,語音卻相同,所指地名可相同,也可不同,以及所指可是山川、可是村寨、可是人群,嶺南又有多與“梁”近音的地名等現(xiàn)象,我認(rèn)為,此兩詞應(yīng)是古越語譯音詞。只有是譯音詞,“高涼”與“高梁”的含義才可相通(因是譯音),也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解釋歷史上這類詞可指郡縣、可指山川、可指村寨、可指人群的現(xiàn)象。

        本人認(rèn)為“涼”是現(xiàn)地名中表壯族先人大良族的“良”字,是“良”的諧音,是壯語黃色的意思。

        關(guān)于壯族先人大良族,中山大學(xué)的司徒尚紀(jì)教授曾有過很詳細(xì)的論述,雖繁雜,但很透徹,其說:“古壯人一說分為黑、白、紅、花、黃壯五支。黑壯古代文獻(xiàn)上被稱為烏蠻或?yàn)鯘G蠻,……古壯人以黃壯活動范圍最廣,黃壯又叫黃族或大良族。良或俍字為壯語黃色的意思(因古人多對古越人有歧視,此字古書多加狗爪旁寫作“狼”,筆者注),順德大良則是黃族居地之意。明朝南海人鄺露《赤雅》指出‘大良與壯同類’,但后來‘多為壯人占?xì)?,散處城廓,為人灌園’。大良族所到之處,留下不少帶良字的地名。廣東各方言區(qū)都有此類地名分布,屬粵方言區(qū)的清遠(yuǎn)有良垌、良灣,順德有良村、良教,南海有良村、良保、良登,東莞有良邊,新會有良溪、良都,高明有良村、云良,開平有良邊、良洞,陽江有良村、良垌、麻良,高要有良村,懷集有良村,德慶有高良、良村,新興有良洞、良田、良細(xì)、良位,高州有良村、良洞、良坑,湛江有良村,廉江有良洞、良岸、良村,韶關(guān)有良村,英德有高良,連縣有良塘、良江岸、良溪、馬高良等;屬閩南方言區(qū)的有揭陽有北良,揭西有漁良,徐聞有北良,??涤辛捡R、良堝,陸豐有良洞,海南瓊山有本良,心良、良坑,文昌有良安、良洞、良梅,臨高有美良、加良、良愛,陵水有良風(fēng)、良亞,東方有良任等;屬客家方言區(qū)的梅縣有富良,豐順有豐良,博羅有安良、良田,紫金有積良、良莊,惠州有良洞,惠陽有良井等,顯然是廣州方言區(qū)這類地名占優(yōu)勢。但經(jīng)歷代變遷,許多地名只留下良字,從粵中粵西與廣西連成一片。例如南海有良村、良賓,番禺有九良洞,順德有良村,新會有良都、良溪,中山有良都,三水有良崗,廣寧有良田,郁南有雞良,新興有良洞,德慶有良義,清遠(yuǎn)有良灣,惠陽有良村,博羅有安良村,恩平有良塘圩,鶴山有良庚村,陽春有大良山,陽江有良朝、良保、踏良、良村,茂名有那良村,信宜有良洞村,化州有良塘等。往往同一地名在許多地區(qū)重復(fù)出現(xiàn),如大良、良洞、良村等,表示這些地區(qū)土著文化同一起源。”[22]P340-342

        司徒所認(rèn)為“良”是古越語黃色之義的觀點(diǎn),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廣東編)》和1964年國家測繪總局測繪科學(xué)研究所編印的《壯語地名用字的讀音和意義》(修訂本)兩書的觀點(diǎn)相一致,后者還列舉了例子,如其說天等縣的“那良”之“良”,是黃色之義[23]P51。而前一本書亦認(rèn)為,“良”是“黃壯族聚居地”[24]P316。這說明司徒所作的分析是正確的。

        由司徒所收集的“良”字地名可見古壯人的大良族活動范圍很廣,勢力范圍很大。按司徒對“良”字地名的收集,可知大良族在廣東省主要分布在粵西與粵中,粵東則較少。古高涼地正處在“良”字地名圈內(nèi),且粵西方志,對“狼(俍)兵”“狼(俍)寨”的記載非常多。故本人認(rèn)為,古籍上所說的“梁”或“涼”實(shí)就是現(xiàn)地名的這個“良”字,其含義是指古越人的大良族。應(yīng)該說“梁”和“涼”多是唐之前對古越族大良人的譯音,且“梁”又比“涼”早,而“良”則是對唐之后音譯詞,故到盛唐時,張說便把“高涼”寫作“高良”。

        而“高涼(梁)”之“高”則應(yīng)是指白壯族。

        “高”應(yīng)是壯語白色的意思?,F(xiàn)“白”字,廣西北壯語、海南黎語都還把念作kha:u1,南壯語讀作hau:1,布依語讀作γa:u1,侗語讀作xa:u1[19]P860,亦還與“高”音相似。《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廣東編)對廣東德慶縣高良鎮(zhèn)這樣解釋:“高良鎮(zhèn)……‘高’為古南越語白壯族聚居地,‘良’為黃壯族聚居地。‘高良’意即黃白壯族聚居地。”[24]P316除德慶有高良地名外,英德也有一高良地名,連縣則有一馬高良的地名,這“馬”或即廣西地名中表古越語村寨或城寨之義的“麻”[21]P451、453和454,“馬高良”按漢語語序譯過來即是“黃白壯族的村寨”。

        綜上所述,“高涼”一詞實(shí)是“黃白壯族”之義,用此詞可解釋以“高涼”命名的歷史事物現(xiàn)象。

        按此,古地名“高梁(涼)縣(郡)”,實(shí)也就是今德慶、英德和連縣等地名中的“高良”,其得名于那里是古代黃白壯族人的聚居地。

        按此,古籍所記的廉州采珠的高梁人便應(yīng)是黃白壯族人。

        按此,高州高涼山實(shí)就有因古越族黃白兩族壯人在那聚居而得名。

        按此,趙佗委那時的冼夫人管治高涼,實(shí)是委任她管治古越族的黃白壯人。

        按此,在那黃白兩族壯人聚居的漠陽江和鑒江流域,自然便有許多高涼山和高涼寨。

        冼夫人是壯族人還是黎族人,史學(xué)界爭論不休[25],雙方都說服不了對方,亦拿不出真正令對方信服的理由。而按此,冼夫人應(yīng)屬壯族人,因史書說冼夫人是“高涼冼氏之女”,這句話既是說其是高涼郡(或縣)人,實(shí)又是說冼夫人是壯族人,具體就是壯族中的黃壯或白壯的先人。

        此義亦可解釋史書上所記的“百梁”等古地名。

        而史籍所記的“百梁”一詞實(shí)與“百越”一詞相似,對“百越”,曾昭璇、曾憲珊和曾新解釋說“‘百越’有兩種解釋,漢意即‘越有百種’,古越語則可譯為‘人越’,用漢語文法可改為‘越人’,即‘百’為‘人’意。”[26]按曾昭璇、曾憲珊和曾新之說,“百梁”對應(yīng)“百越”的解釋亦應(yīng)有兩種解釋--漢意即“梁(大良族人)有百種”,是說大良族有許多部落;古越語則可譯為“人梁(大良族)”(“百”為“人”意),用漢語文法則為“梁(大良族)人”?,F(xiàn)廣西省河池州地區(qū)貴池市還有百梁村,應(yīng)就是大良族人的村之義。

        此義亦可解釋史書上為何有這么多“高”字作詞首的郡縣,為何這些郡縣多有同名異地或近音的現(xiàn)象,它們實(shí)是因所居住的民族相同,又因譯音用字的不同而有音近的現(xiàn)象。

        二 “陸梁”考

        (一)前人的論述

        弄清“高涼”的含義,對弄清“陸梁”的含義有幫助。

        “陸梁”一詞的含義,遠(yuǎn)在唐代就已為人所不解,唐《史記》的注釋大家司馬貞和張守義都注釋過它,司馬氏從人的性格角度來解釋,說“南方之人,其性陸梁,故曰陸梁?!睆埵毓?jié)則把性格方面和地理結(jié)合起來釋解,認(rèn)為是“嶺南之人多處山陸,其性強(qiáng)梁,故曰陸梁”。[8]

        在現(xiàn)代,有人從山川地理的角度來解釋,如中山大學(xué)的司徒尚紀(jì)從唐代樊綽的《蠻書》的記述中認(rèn)為“指山谷”[22]P318。

        又,曾昭璇、曾憲珊和曾新等人認(rèn)為高梁(涼)之“梁(涼)”“均山地之意”,陸梁是“因地形以溪峒縱橫,交通不便,縣、鎮(zhèn)分散,故名?!盵26]。

        有人從民族自稱的角度來解釋,如北京大學(xué)的潘光旦教授說:“張氏《正義》說非是,望文生義耳,陸、梁均當(dāng)?shù)厝俗苑Q之音,‘陸’即‘駱’,‘梁’近‘高涼’之‘諒’,‘甌駱’、‘高涼’皆‘仡佬’也,而此一帶為仡佬或‘僮牯老’之聚居地?zé)o疑?!盵27]P80

        以上解釋均不夠全面,未能正確解釋“陸梁”的含義。

        (二)“陸梁”的真正含義

        其實(shí),“陸梁”是含山谷之意,但不是“梁”而是“陸”,“陸”是古越語山谷之義,后來多譯作“駱”、“六”、“祿”、“淥”、“菉”等詞,這亦即是樊綽和司徒所說的含義。這字許多學(xué)者都作過解釋,其中以張一民的論述為詳,其說“壯語山麓、嶺腳之間叫‘六’,‘六’‘駱’音近,壯人古時無文字,以漢字記音往往不夠確切而難免有所走樣,故‘駱田’就是‘六田’,就是山麓嶺腳間的田。嶺南特別是廣西左、右江及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丘陵很多,不少田地是在山嶺間辟成的。這種田壯語叫‘那六’,照漢語寫成就是‘六田’或‘駱田’。正因如此,嶺南地區(qū)以‘六’、或近‘六’音的字如駱、洛、雒、蘆、羅、樂、龍、隆、陸、祿……等字作地名的到處都有?!盵28]。這就是“陸梁”之“陸”的含義。

        而“陸梁”之“梁”,與“高涼(梁)”之“涼(梁)”一樣,依然應(yīng)譯作大良族的“良”?!瓣懥骸弊肿謱?yīng)來釋則為“山谷大良族(黃壯)”,按漢語修飾語在前的語序則是“大良族(黃壯族)的山谷”。

        現(xiàn)嶺南還有不少“陸良”地名,如珠江上游毗鄰廣西的云南東部有陸良縣,云南省東南部邱北縣舍得鄉(xiāng)有陸良村,云南東南部富源縣古敢水族鄉(xiāng)有陸良寨,云南東南部的瀘西縣中樞鎮(zhèn)有陸良寨,廣西博百縣東北部,古百梁郡的地區(qū)也有陸良村,這些地名應(yīng)都是這含義。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陸梁”一句(見上文),后接“地”字,前接動詞“略取”,是說秦人略取壯族先人的主體大良族人的山地置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F(xiàn)此三郡(即今兩廣的大部份)還有大批帶“良”字的地名,而此三郡之外的粵東則極少,良字地名分布與秦在嶺南置的三郡的行政區(qū)基本是一致的。這亦正好說明“陸梁”一詞的真正含義。

        上文司馬氏和張氏從性格角度解釋這詞確是望文生義。

        而司徒氏和曾氏從地理山川角度解釋這詞也并不全面的,司徒氏并未解釋“梁”的含義,只解釋了“陸”的含義,即只譯出“山谷”之義。而曾氏則因此誤把“陸”的含義當(dāng)作了“梁”的含義,認(rèn)為“梁”亦有“山地之意”,亦不正確。

        而潘氏從民族自稱的角度來解釋這詞,把“陸梁”之“梁”與“高涼”之“涼”,“陸梁”之“陸”與“甌駱”之“駱”等同,這是對的,但這兩字本身是何義,其未進(jìn)一步論述。“陸梁”不能等同于“甌駱”、“高涼”不是自稱,應(yīng)是“大良族人的山谷”之義。

        [1][清]屈大均.廣東新語[M].卷八女語五女將條,北京:中華書局,1983:256.

        [2][清]楊頤,鄭業(yè)崇,潘泰謙.[光緒]茂名縣志[M].卷一沿革,清光緒十四年刻本.

        [3]鐘萬全.在新編地方志中作“冼學(xué)”探討[A].茂名市冼夫人研究會.冼夫人研究:第3期[C].1997.

        [4]胡樸安.中華全國風(fēng)俗志[M].中南卷上編廣東條,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54.

        [5][清]郝玉麟,魯曾煜.[雍正]廣東通志[M].卷五沿革,卷五十七嶺蠻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唐]張說.馮君衡神道碑[A].周紹良等.全唐文新編[C].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2650.

        [7][后晉]劉昫.舊唐書[M].卷四十五地理四,北京:中華書局,1975.

        [8][漢]司馬遷.史記[M].卷六秦始皇本紀(jì),北京:中華書局,1959.

        [9][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M].卷十四州郡上,北京:中華書局,1972.

        [10][后漢]班固.漢書[M].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華書局,1975.

        [11][唐]房玄齡.晉書[M].卷十五地理下,北京:中華書局,1974.

        [12][南朝梁]沈約等.宋書[M].卷三十八州郡四,北京:中華書局,1974.

        [13][唐]魏徵.隋書[M].卷八十譙國夫人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

        [14][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卷四十三上地理七上,北京:中華書局.1975.

        [15][宋]王象之.輿地紀(jì)勝[M].卷一百一十七廣東南路,《續(xù)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6][清]阮元.[道光]廣東通志[M].卷216古跡略一城址一,《續(xù)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7][明]郭子章.郡縣釋名[M].廣東,《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

        [18][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M].第十九冊廣東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l982.

        [19]王均等.壯侗語族語言簡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20]紅波.壯語地名的緣起、內(nèi)涵及其特點(diǎn)剖析[J].廣西民族研究,1993,(3).

        [21]張聲震.廣西壯語地名選集[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88.

        [22]司徒尚紀(jì).廣東文化地理[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

        [23]國家測繪總局測繪科學(xué)研究所.壯語地名用字的讀音和意義[M].油印本.1964.

        [24]劉南威.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Z].廣東編,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4.

        [25]黃君萍.冼夫人族屬箋證[A].張介文.俚非黎(除加茂黎外)試說[A].張磊.冼夫人與當(dāng)代中國[C].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26]曾昭璇,曾憲珊,曾新.冼夫人研究幾點(diǎn)淺見[A].張磊.冼夫人文化與當(dāng)代中國[C].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27]潘光旦.民族史料匯編[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8]張一民.西甌駱越考[A].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百越史研究[C].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

        K928.6

        A

        1673-2219(2011)11-0070-05

        2011-09-20

        周忠泰(1968-),男,廣東高州人,象賢中學(xué)語文高級教師,碩士,主要從事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與冼夫人文化研究。

        (責(zé)任編校:張京華)

        欧美色资源|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 91精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专区一专区二专区三| 青青草手机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深夜放纵内射少妇| 黑人玩弄漂亮少妇高潮大叫| 亚洲大片免费| 亚洲国产天堂av成人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本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aa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三级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三级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一区| 蜜桃成熟时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 射死你天天日|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熟妇久久国产精品| 999国产精品视频| 天天综合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性猛交aaaa片黑人| 色欲av亚洲一区无码少妇| 中文字幕午夜AV福利片|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熟|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妇| 亚洲伊人久久成人综合网| 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