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清
我是愛茶的人。茶可消食,茶可解乏,茶可清心,茶可益思,茶的好處多得難以枚舉。我喜歡茶的淡雅清香,尤其是它營造的清雅氛圍,和它造就的閑適和愉悅的情調(diào)。
我喝茶的歷史,毫不夸張地講足有三十年,我?guī)缀鹾缺槲覈a(chǎn)的名茶。這在于環(huán)境的熏陶,我從小就好茶,加之長期實踐,漸入佳境;再者我游歷較廣,每到一處總要品茶、買茶;其三親朋知我愛茶,不時有人饋贈。
我的茶性還是較廣較強(qiáng)的,這可推廣到對生活的認(rèn)識與理解。對好的東西,我從不排斥,總是滿懷激情,舒張雙臂。以茶而論,我欣賞西湖的龍井、黃山的毛峰,我也喜歡云南的普洱茶、福建的鐵觀音。在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的茶中,我最常喝、最愛喝的是碧螺春。
品評碧螺春真是一種享受。水注茶杯,立馬一股清香裊裊升起,在空中氤氳彌散。再看杯中,頃刻是白云翻滾,雪花飛舞。茶在杯中升騰起伏,變幻多姿,它用多姿多彩的舞蹈,描繪了一幅清香碧綠的生活畫卷。品上一口,滿是清香。這香是淡淡的,清雅的,淡雅得沒有一點俗塵。但它決不淡薄,更不寡淡。這其中還有絲絲的甜,這甜也是淡淡的,似無似有,若即若離。這是種意會,是點到為止。這茶中還有些許花果清香香的氣息,也有太湖清澈澈的水氣,亦有山嶺飄渺渺的云氣。這種感覺美妙得難以言狀。
碧螺春是我國名茶的珍品,早已享譽中外。該茶產(chǎn)于蘇州太湖的洞庭東、西兩山。它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備受茶客的青睞和盛贊。其特點是:條索緊結(jié),卷曲成螺,白毫顯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鮮爽生津。當(dāng)?shù)夭柁r(nóng)則形象地描述為: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茶果味。
煙波浩淼的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边@東、西兩山的總面積共有150多平方公里。此地氣候溫和,云霧繚繞,加之土質(zhì)疏松,土壤酸性,極利于茶樹的生長。此地亦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地區(qū)。茶樹與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枇杷等果樹交錯種植,使得樹枝相連,根脈相通?;ㄏ愫凸阊罩铇洌蛊渚哂谢ㄏ愫凸兜奶烊黄焚|(zhì)。這是它處茶區(qū)難以企及,難以比擬的。
為加強(qiáng)碧螺春的感性認(rèn)識,前些年我曾專程到原產(chǎn)地去采風(fēng)。我去的時候,正值梅花盛開的的時節(jié)。那漫山遍野、無邊無際的白色梅花,給人視覺的沖擊,就像剛下了一場瑞雪,鋪天蓋地,一片潔白;就像剛扯下漫天的白云,漫山遍野,飛瓊舞玉。這是一種空前的美,令人震撼的美,美得讓人不知所措,失去言辭。那些茶樹靜靜地生長著,默默地飽享著梅花的熏陶,美美地享受著梅花的呵護(hù)。春分時節(jié)的茶樹,生機(jī)勃發(fā),綠意正酣,它正孕育著一片碧綠,一派清香。
那次采風(fēng),我登山嶺,走茶園,串農(nóng)莊,訪茶農(nóng),加深了對碧螺春的認(rèn)識與了解,也結(jié)識了一些茶農(nóng)和茶友。我有個叫做阿耕的朋友,是個淳樸善良的茶農(nóng)。他長得精瘦高大,面色黝黑,整天像耕牛樣勤勞。阿耕種茶,采茶,也賣茶。他知我愛茶,尤愛碧螺春,每年總要寄茶給我。他說現(xiàn)在外面假茶太多,假的碧螺春更多,他怕我上當(dāng)。
說實話,現(xiàn)在要喝到真正的碧螺春,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除非你是個見多識廣的行家里手,關(guān)鍵是要懂行識貨。如今在利益的驅(qū)動下,一些人造假、摻假、使假,致使假茶充斥市場。一時間李鬼橫行,致使魚龍混雜,真?zhèn)坞y辯。據(jù)阿耕講,即便在原產(chǎn)地的東山和西山,也有人在造假。為謀取暴利,一些不法之徒不惜轉(zhuǎn)彎抹角,從外地運來鮮茶,而在本地加工,借以遮人耳目,坑騙消費者。阿耕講,這些造假者,遲早要付出代價的。他相信善惡到頭終有報的樸實道理。
如今每當(dāng)我喝起碧螺春,我的眼前便浮現(xiàn)出阿耕那張黝黑的面龐,我為自己有阿耕這樣淳樸善良的朋友而高興。這一杯杯貨真價實的碧螺春,真是清香,一直香到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