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全運
全面預算是一系列反映企業(yè)未來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收支等價值指標的總稱。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yè)對未來整體經營規(guī)劃的總體財務安排,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對企業(yè)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管理特點可概括為以下幾個字:全、深、嚴、動、實。
公司各業(yè)務模塊全部納入全面預算管理,橫向全覆蓋,明確預算責任部門,實現歸口責任管理,其中:綜合部歸口管理辦公費、報刊費、通訊費、招待費、會議費、印刷費,紙張文印費,耗材維修費、公司機動費等;財務部歸口管理經營現金凈流量、應收款項、稅收、可控費用、材料綜合單耗等;生產技術部歸口管理產品產量、材料費總額、電費、試驗檢驗費、保險費、網絡費等;環(huán)保節(jié)能部歸口管理電費、燃料費、排污費、水費、在線監(jiān)測運營費、能源監(jiān)測費及能源計量檢驗費、能源審計費等;人力資源部歸口管理工資薪酬、勞保費用、職工教育費用等。其他單項預算按照“誰主管、誰花錢、誰編制預算”的原則歸口相應部門管理。各歸口管理部門均是公司預算管理辦公室成員單位,在預算管理辦公室的統(tǒng)馭下開展預算管理工作。預算橫向涵蓋全部生產經營業(yè)務、各生產車間單元。
預算管理實現縱到底全覆蓋,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全面、全員、全過程預算管理體系。
一級預算管理為公司整體,二級預算主體為各分廠、及機關各部室,三級預算主體為車間班組。強化組織領導,各級預算主體建立相應的全面預算領導組織機構和管理機構,同時制定了各級預算組織機構職能細則。
制定各級預算管理機構的工作職責和預算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明確工作流程,解決工作程序,即“如何干”的問題,促使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順暢運行。
圍繞預算編制和審批、下達與執(zhí)行、控制與糾偏、分析與考評等內容健全預算管理制度,解決工作內容,即“干什么”的問題,使預算管理有據可依,規(guī)范有序。
完善事前統(tǒng)籌安排、事中溝通協(xié)調、事后總結提高的預算管理機制。
1.完善制度建設、筑牢預算基礎。結合公司實際,在各項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管理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完善預算管理基本制度,包括預算編制、審批、調整、執(zhí)行控制、預警、考核評價等制度,完善全面預算制度體系。
2.規(guī)范各種消耗管理,健全預算定額體系。根據企業(yè)行業(yè)的特點,結合公司實際,按照成本項目構成,制定主要材料消耗、輔助材料消耗、水耗、脫硫劑消耗、電費、可控費用、排污費、通訊費、交通費、招待費等定額,制定內部材料價格,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定額與價格數據庫。
3.豐富管理內涵,體現預算分級管理特點。預算是一項管理手段、管理機制,充實于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各級管理主體的預算體系各有側重點。大到公司經營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教育培訓、工程管理,小到車間一個月的工作安排,一天的工作打算都可納入預算管理,從預算制定、執(zhí)行、分析、評價,繼而評價出預算主體階段性預算執(zhí)行情況,總結成績,改進工作,體現預算管理特點,使基層開展預算管理落到實處。
4.創(chuàng)新全面預算報表填報體系,體現層級管理特點。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公司各個環(huán)節(jié)和部門,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報表體系,才能完善管理機制,量化部門和單位目標,做到全面預算管理的全覆蓋,根據公司需要可按三級預算主體設置個性化報表體系,同時按照一級管理一級的管理模式,對相關報表進行必要的修改、補充和完善,在確保覆蓋面的前提下,力爭簡潔可懂、有效可行。
5.狠抓預算編制質量,夯實全面預算管理基礎。公司預算編制分為前期調研、下發(fā)編制大綱、編制預算草案、預算溝通交流與平衡、初步審批、微調、定稿下發(fā)執(zhí)行等環(huán)節(jié):(1)調研、下發(fā)預算大綱階段。每年10月上旬,預算辦公室成員單位負責人,到基層單位展開調研,根據調研結果,編制預算大綱,經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后下發(fā)各分廠和部門。(2)預算編制階段。預算編制采取上下結合平行進行的方式,各分廠等基層單位根據預算編制大綱的要求,編制本單位的預算草案,公司預算管理辦公室同時編制各單位和公司整體預算草案。(3)預算溝通平衡階段。11月上旬,公司預算管理辦公室與各分廠預算領導小組,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與平衡,并據此調整公司整體預算,11月中旬上報公司預算管理委員會,經預算管理委員會研究審批后,確定下一年度預算。(4)預算下發(fā)階段。12月份對整體預算和各分部預算進行微調,正式下達預算。(5)月度預算分解及月度預算的編制和審批。年初各預算主體以年度預算為基礎,編制月度預算分解表,編制完后經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下達。
1.完善預警管理機制。結合公司預算控制實際,明確預算預警的項目、標準、預警時間和發(fā)生預警事項的處理流程。編制預算預警制度,預警標準,針對實際發(fā)生異常事項和重大事項制定相關的應急處理預案,促進預算的執(zhí)行和過程控制。發(fā)揮ERP系統(tǒng)預算控制作用,加強預算指標跟蹤,對主要材料、輔助材料、電費、辦公費、業(yè)務招待費、差旅費、運輸費等可控費用通過ERP系統(tǒng)內的預算控制實施監(jiān)控,對達到預算額度90%的成本項目及時下達事前預警通知書,對于超出預算的成本項目各單位及時編制預算調整申請表報公司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經批準后,預算管理辦公室在ERP系統(tǒng)內進行預算的追加調整,做到預算的事中控制。
2.明確預算管控重點。實行成本費用全面預算控制制度,將成本項目分為剛性控制和彈性控制兩種,辦公費、差旅費、會議費、招待費、運輸費等可控費用列入剛性控制項目,嚴格禁止超出當期預算;材料費、人工費、電費、修理費等費用列入彈性控制項目,能隨著生產計劃的完成情況而相應調整,具有一定的伸縮性。
3.實行預算差異分析制度。對當期預算執(zhí)行數與預算數誤差率超過10%的,不論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都要認真分析,通過分析差異原因,查找管理中的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確保預算指標可控和在控,持續(xù)推進預算管理工作。
4.深化滾動預算機制。按年初分解預算結合預算月份實際情況編報月度預算,根據生產實際及預算累計完成情況,動態(tài)調整預算期內剩余預算,編制切合公司生產實際的累計預算。對造成預算偏差較大因素,加強預算分析,對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快速反映,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修訂后期預算,提高預算動態(tài)管理力度。
1.預算管理質量考核。主要考核預算指標完成的準確率、預算分析和月度預算編制質量以及預算編制和預算分析上報的及時性三個方面。考評的對象主要是電廠預算辦公室人員和車間預算員。按照考評結果實施獎罰。
2.預算指標完成情況考核。月度根據分廠預算指標完成情況,計算分廠員工工資收入,使分廠預算指標完成情況與本單位工資總額直接掛鉤浮動。季度和年度考評對象是分廠領導班子成員。季度考核是根據分廠車間利潤、收入、成本、材料消耗、可控費用和電費等六項主要預算指標的完成情況實施獎罰。
3.年度預算考核。年度預算工作考核是對分廠全年預算管理工作的綜合性評價,按照規(guī)定的評分辦法排出名次,重獎重罰??荚u對象是分廠預算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成員,以及車間預算負責人和車間預算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