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仲雯
(南通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人文系,江蘇 南通 226007)
《喧嘩與騷動》是??思{本人最喜歡的小說之一。作者以康普生家族的命運為載體,表達了自己對于舊南方愛恨交織的情感[6]P8。作品分為四部分,前三部分采用“復(fù)合式”意識流的手法,將讀者帶入一片混亂之中,而第四部分?jǐn)⑹鼋嵌葏s回歸傳統(tǒng),通過女傭迪爾西的全知視角對前文的有限視角作出補充,一切混沌又變得有序起來,一切喧鬧也變得安靜下來。作者對結(jié)構(gòu)作出這樣的安排象征著迪爾西對于康普生家庭的重要作用。作為深受基督教影響的作家之一,??思{拋開種族與階級的偏見,把迪爾西的出場安排在復(fù)活節(jié)這一天,表達了自己的人文關(guān)懷和對南方基督精神重生的希望。
忍耐是基督徒的美德。一個人若沒有忍耐的心志,就很容易自我放棄,沒有力量在惡劣的處境之中堅持下去,這樣的人可能不斷尋找目標(biāo),卻沒有力量堅持下去,這樣的人永遠(yuǎn)無法在任何一件事上有成就。
迪爾西的形象在第四部分被比喻成雨中的母牛。母牛性情敦厚、隱忍、有韌性,這正是迪爾西性格中忍耐特質(zhì)的寫照。迪爾西服務(wù)康普生家族幾十年,直到年老體弱,行動遲緩,還拖著蹣跚的步子照顧康普生一家老小??灯丈蛉税堰@種堅持理解成下人對主子供養(yǎng)的回報而將迪爾西用到極致。她沒有看到的是迪爾西身上的耐力。小說附錄對于迪爾西和像她一樣的黑人的唯一注解就是他們通過忍受而活下來。
迪爾西的忍耐不僅體現(xiàn)在她對工作、對主人的不離不棄上,而且體現(xiàn)在她面對苦難泰然處之的心態(tài)上[5]P89。她支撐整個家庭的力量是作為家長的康普生夫婦都無法做到的。康普生先生不事生產(chǎn)卻牢騷滿腹、借酒消愁,他這樣消極厭世的心態(tài)還影響到了兒子昆丁??灯丈杏谂f禮,整日只會無病呻吟、自憐自怨,對子女缺乏應(yīng)有的關(guān)愛。看著康普生家庭的衰落,只有迪爾西敢于直面現(xiàn)實、積極應(yīng)對。例如在發(fā)生小昆丁卷款逃跑的鬧劇時,杰生氣急敗壞地頂撞母親,康普生太太氣得呼天搶地,這時迪爾西果斷地作出安排,遏制杰生的暴力,安撫康普生太太的情緒,這些原本應(yīng)該是由一家之長做的事情卻是由地位卑微的黑人老仆拿出家長的氣度一一擺平,迪爾西對于苦難的耐受能力可見一斑。
博愛是基督教精神的核心。博愛尤其強調(diào)對弱者的愛護。對弱者的愛護就是對上帝的崇敬,對弱者的冷漠就是對神的損傷??梢姡瑦鄄粌H僅一種情感,其更深刻的意義在于它的倫理價值。愛是對分離者重新結(jié)合的推動,借著這愛,存在者能夠摒棄各種表象上的疏離,而達致與其本質(zhì)的結(jié)合。
迪爾西一天的工作平凡而瑣碎,無外乎生火做飯、端茶倒水??伤燎诘暮顾畢s也折射出寬闊胸襟和仁愛之心。迪爾西時時關(guān)心著她的主人康普生太太。盡管康普生太太時不時用諸如灌熱水袋、撿《圣經(jīng)》等各種理由打斷迪爾西干活以引起她的注意,迪爾西仍然毫無怨言地作出回應(yīng)。這倒不是出于對主人的畏懼心理,因為面對性格暴躁的杰生時迪爾西都能做到仗義執(zhí)言,這主要是出于對家道中落又臥病在床的女人的體貼。于是迪爾西不但要料理好家務(wù),而且要代替康普生太太起到母親的作用。凱蒂的私生女小昆丁是個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孩子,只有迪爾西給予她憐憫和呵護。在杰生發(fā)現(xiàn)自己房間窗玻璃被打破,要進小昆丁的屋搜查時,康普生太太只會沉浸在自己的悲憤中,是迪爾西像個保護者一樣說:“他(杰生)不會把她(小昆?。┰趺礃拥模也粫屗@樣的?!钡蠣栁髟谔焐V呆的班吉身上更是傾注了常人少有的耐心和疼愛,凱蒂也曾經(jīng)充當(dāng)母親的角色照料班吉,可是在她墮落之后,連自己的女兒小昆丁都沒有辦法照顧,更不用說自己的弟弟了。迪爾西就成為了唯一關(guān)心班吉的人。而且她對班吉的照顧不僅僅體現(xiàn)在照料他的飲食起居上,更體現(xiàn)在對班吉心理的關(guān)注上。例如,她會很敏感地發(fā)現(xiàn)班吉沒有安全感,于是撫摩他的頭說:“不哭了,咱們不哭了?!弊屗届o下來。也只有在迪爾西疼愛的目光中,班吉空洞的眼睛才會那么的純凈美麗。
迪爾西對于康普生一家人的愛護超越了狹隘的自身利益。她愿意付出愛心也僅僅因為康普生一家需要她。基督死前留下“你們要彼此相愛”的教導(dǎo),康普生一家卻違背了這一點[5]P89,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杰生。對于眼中只有鈔票的杰生來說,任何阻礙他發(fā)財?shù)娜硕际撬鸷薜膶ο蟆K运藓λ麃G掉工作的凱蒂,恨用了家里一大筆錢上大學(xué)的昆丁,恨偷了他的不義之財?shù)男±ザ O袼@樣心里裝滿仇恨的人顯然融不進家里的其他人。迪爾西卻不一樣。不名一錢的她會在杰生生日的時候自費給他烤個蛋糕慶祝。雖然能力有限,她卻愿意用愛心維系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迪爾西的仁愛之心還脫離了世俗的偏見。小昆丁缺少母親的照料,還時常受到舅舅杰生的虐待,其遭遇令人同情,卻因為私生女的身份原因得不到別人的認(rèn)同。只有迪爾西清楚地知道在私生女屈辱的標(biāo)記下是一個渴望卻得不到愛的孩子。迪爾西看待班吉的態(tài)度也與常人不一般。在帶班吉去黑人教堂做復(fù)活節(jié)禮拜時,迪爾西的女兒還在顧慮帶一個傻子去教堂是否合適,但迪爾西很果斷地說,只有“白人垃圾”才會嫌棄傻子,黑人教堂不會這樣,不管他傻不傻,上帝一樣愛他。迪爾西的話一方面抨擊了白人表面高高在上,內(nèi)心卻狹隘腐朽,另一方面表達了基督博愛的精神對她的影響。
迪爾西在參加完黑人教堂復(fù)活節(jié)特殊禮拜后深有感慨地說道:“我看見了初,也看見了終?!彼慷昧丝灯丈彝ビ膳d到衰的過程,但她對于康普生家庭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客觀的目擊者。她愿意像受難耶穌一樣,用鮮血為人間洗滌罪惡而得以復(fù)活拯救人類。所以在她參加復(fù)活節(jié)禮拜時,聽到羔羊的受難,看到羔羊的鮮血,她“呆呆地安靜地哭泣著”,一直到回去的路上,她還在哭泣。迪爾西不是耶穌,不能起到拯救人類的作用,就連拯救康普生家族都做不到。她能做到的只是忍受苦難,延緩康普生家族的瓦解。盡管康普生太太習(xí)慣于使喚迪爾西,但她對于迪爾西能在日益衰敗的康普生家呆那么久也深感不解。她對迪爾西說:“受罪的并不是你。”“這不是你的責(zé)任,你可以離開?!笨灯丈矔r時閱讀《圣經(jīng)》,但是宗教只是其消極遁世的工具。迪爾西和她不一樣,迪爾西從信仰中汲取堅強地活下去的力量,并產(chǎn)生責(zé)任感和使命感。雖然她在物質(zhì)上幫不康普生一家,但她用自己的行為呼喚了基督精神的重生。
福克納在為這部小說寫的引言中說:“迪爾西代表未來?!保?]P107作者之所以選擇迪爾西作為重塑南方精神堡壘的希望,是因為康普生家族的其他人都不愿意作出犧牲。象征著舊南方傳統(tǒng)價值的康普生太太不愿意對孩子付出一點愛,班吉對她來說只是恥辱,而不是需要更多呵護的孩子。蘊含著作者對舊南方美好情感的凱蒂也像康普生家族的輝煌一樣逐漸陷入墮落的泥潭,連她本人都需要拯救,何談犧牲自己拯救世人。而象征著南方新勢力的杰生是一個典型的唯利是圖的人,他只會犧牲別人的利益滿足自己,要他作出犧牲是沒有可能的。
有學(xué)者認(rèn)為昆丁或是班吉體現(xiàn)了救贖的主題。在他們看來,昆丁想用自殺的方式來洗刷整個家族的罪孽[2]P152,而班吉的痛苦代表了基督所受的折磨[3]P111。但聯(lián)系耶穌受難復(fù)活的故事來看,前兩種觀點都是不夠全面的。對昆丁來說,活著就必須忍受家庭的恥辱,面對家庭衰落的悲劇,自殺對他人來說是最后的反抗、最終的解脫,而沒有救贖的意義[4]P94。班吉因為他人的輕蔑和不解而痛苦地活著,但他痛苦卻不自知,更不可能像耶穌一樣,犧牲自己贏得救世主的榮光[5]P88。只有迪爾西明知是痛苦還默默忍受。面對痛苦不輕言放棄更顯示出她的犧牲精神,她也更有可能實現(xiàn)人性的復(fù)活。迪爾西活著意味著痛苦的折磨,無盡的家務(wù),康普生太太的呻吟和辱罵,可是她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或提前結(jié)束生命。面對杰生對小昆丁的暴行,她用自己衰老的身體抵擋住杰生揮動的鞭子,憤怒地說:“你要打就打我好了……要是你不打人出不了氣,那你打我好了?!边@時的迪爾西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她犧牲自己保護他人的行為使她擺脫了暮氣沉沉的老年人形象而煥發(fā)出新的生機。
??思{作為一位南方作家,不僅僅留戀就舊南方的輝煌,更看到了它的罪惡與衰敗。面對不定的將來,作者否定了昆丁式的逃避現(xiàn)實,也否定了杰生式的急功近利。通過對于迪爾西形象的刻畫,作者強調(diào)了信仰的重要性??灯丈彝サ臎]落是伴隨著信仰的缺失產(chǎn)生的,這也是當(dāng)時南方的普遍情況,作者因此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身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迪爾西的忍耐、仁愛和犧牲的精神延續(xù)了基督教的教義,支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康普生家族。她的存在不僅對康普生一家意義重大,而且她預(yù)示著基督精神的重生,也為南方價值體系的重新構(gòu)建帶來了啟迪。
[1]鄒秀榮.淺談《喧嘩與騷動》中的三個女性人物形象.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3,12.
[2]云天英.《喧嘩與騷動》中的救贖母題.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08,12.
[3]田平,洪增流.《喧嘩與騷動》:現(xiàn)代基督的救贖之路.山東外語教學(xué),2008,3.
[4]唐璇.《喧嘩與騷動》中的人物刻畫.江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6,3.
[5]王倩.《喧嘩與騷動》的宗教視野解讀.外國文學(xué)研究,2006,6.
[6]劉佳.愛之深,恨之切——從《喧嘩與騷動》看??思{對美國南方的矛盾情感.天津師范大學(xué),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