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試卷講評課的藝術
英語試卷講評課是高三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提高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要上好英語試卷講評課,教師必須抓好如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并把握講評方法和藝術。
其一,講評前夯實準備工作。教師應遵循“針對性、及時性、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原則。一是教師必須事先體驗,把試題做一遍。如果教師沒有切身體會解題的思維過程,就難以了解學生的解題思路和過程,講評的針對性就不強。二是要及時進行批改。教師必須保證測試當天完成試卷批閱,做出詳細的分析,并于第二天進行講評。趁熱方能打鐵,因為此時學生對試題相當熟悉,對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的記憶還很清晰,這時講評必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三是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準備適合本班的講評方法。
其二,講評時提高講評效率。首先,要力求講評形式多樣化。教師可以嘗試改變和豐富講評課的方式。教師可以采取“提前預約”式,即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在講評課上讓學生講評某一題型;也可采用“臨時點將”的方法,鼓勵每次考試中完形和閱讀得分較高的同學來給其他同學進行講評;或采用“難點點評”法,讓學生對一些疑難問題展開討論甚至爭論,再由教師綜合點評。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效果良好。其次,要注重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教師講評試卷的關鍵是把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教給學生。不能就題論題,而應該由點及線、由線到面,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織成一張知識網(wǎng)。例如,閱讀理解題常??疾閷W生對文章深層意義的理解,學生在做這類理解題時常犯錯誤。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后,要歸納總結,使學生快速通讀全文,善于從首句首段抓信息,學會挖掘文章深層意義,善于從作者的角度去考慮,按照文中的指示,弄清上下文的聯(lián)系,通過概括、歸納和推理,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再次,要關注學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形成一種新型的、民主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在講評試卷時,教師要努力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讓表揚和激勵貫穿于整個講評過程,從而使學生不斷體驗成功與進步,切不可“借題發(fā)揮”訓斥、責怪、挖苦學生。此外,教師在與學生分享成功喜悅的同時,更要一同面對挫折和失敗,耐心、客觀地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最后,要拓展知識要點。一套試題不可能對整個學期或更長的時期內所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全面的考察,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評時應從“點”出發(fā),把“面”帶出來,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加強高三總復習的系統(tǒng)性,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比如,筆者在每講一道單選題時,除了把原題講解清楚之外,都會啟發(fā)學生搜索題干中隱藏的第二或者第三考點。同樣的方法也適合于完形、閱讀和寫作。比如講解完形填空之后可以安排小組活動,讓學生自己就同一篇文章進行設空。
其三,講評后落實鞏固環(huán)節(jié)。首先,消化講評內容。講評后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消化,真正地弄懂所考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進一步提出新的疑問,在與老師的交流中,解決這些問題。還可要求學生對試卷短文中所出現(xiàn)的好詞、好句、好段進行摘抄,布置為課外作業(yè),第二天上課前學生共同分享或者聽寫。其次,建立錯誤檔案。教師應該安排學生準備“錯題收集本”。每次考試之后注意收錄自己做錯的題目,注明正確答案及解題思路,找出自己習慣思維上的弱點。與此同時,教師個人也要有錯題集,列出試卷中學生出錯率較高的試題,便于以后拿出來重考,增加復現(xiàn)率,加深學生印象,達到最終掌握的目的。最后,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補償練習。為了幫助學生落實好消化環(huán)節(jié),講評后,教師要把試卷中出錯率較高的試題,放在平時的練習和下次的考試中,增強知識點再現(xiàn)率,幫助學生消化鞏固知識點,進一步擴大講評的效果。
(常德市鼎城區(qū)第二中學 鮑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