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靜,馮民權,南 朝
(1.西安理工大學 西北水資源與環(huán)境生態(tài)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710048;2.機械工業(yè)勘察設計研究院,西安710043)
水庫水深大,蓄水多,經(jīng)濟效益明顯,具有重大的社會影響。但是,水庫在發(fā)揮巨大經(jīng)濟效益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自然河流的屬性,有可能帶來一系列的環(huán)境問題[1-3]。水庫蓄水以后,水深及水面積都有大幅度的增加,水流變緩,將根本上改變原來水流的性質,水利水電工程對河道徑流的調節(jié),將使庫區(qū)及壩址下游河段的水文情勢發(fā)生顯著變化,對水質造成影響。因此,在充分調查現(xiàn)有污染源及水文條件的基礎上,對水庫運行后水質影響進行了預測。為了解水質變化,采取一系列措施對水質進行預測,根據(jù)預測結果對水庫進行控制。在這些措施中數(shù)值模擬方法則在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根據(jù)不同需要水質模型[4-6]可以分為零維、一維、二維和三維,雖然二維的河流模型是常見的,但在典型情況下,水庫往往被當作一維來處理,同時沿垂直方向有梯度。許多數(shù)值模型具有一維,二維和三維模擬模型,王哲等[7]用MIKE21對湖泊水質進行預測分析,為湖泊設計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孫文章等[8]采用WASP子程序EUTRO模塊對東昌湖各湖區(qū)特定時段的水質進行了模擬,模擬值與實測值相對誤差較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本文根據(jù)MIKE21,EUTRO模型對水質進行預測,研究水庫建成后的水質情況。
MIKE21主要是二維模型,有水質、水溫和水動力模塊,本文主要對水質指標COD和TP進行模擬預測,模型方程為:
式中c為水質指標濃度;x,y為坐標;t為時間;u,v分別為x,y方向的流速;Ex,Ey分別為河流縱向和垂向擴散系數(shù),m2/s;k1為降解系數(shù);S為源匯項,本文中只考慮無關聯(lián)的5個源匯項,包括進口3個源項和出口2個匯項。
EUTRO模塊是WASP7提供的子系統(tǒng),用來模擬傳統(tǒng)水質問題,包括BOD、COD、DO、P、N等,本文主要對COD、TP進行模擬與預測。模型方程為:
式中u,v為橫向和縱向流速,m/s;c為水質指標濃度,mg/L;Ex,Ey分別為河流縱向和垂向擴散系數(shù),m2/s;SL為點源負荷,本文中有3個源2個匯,g/(m3·d),模型與MIKE21中的源匯一致;SB為邊界負荷,包括上游、下游、底部和大氣環(huán)境,g/(m3·d);SK為動力轉換項,g/(m3·d),在本文中水庫為新建,水質與天然河流水質接近,為簡便預測不考慮SB和SK,設為0。
本次研究根據(jù)2004年坪上庫區(qū)干流代表性斷面南莊斷面水質監(jiān)測資料,分別選取50%,75%水文頻率年,徑流量分別為6.13m3/s,4.44m3/s,平均流速分別為0.268m/s,0.246m/s。用MIKE21模型模擬兩個頻率年的水質狀況,用EUTRO模型模擬50%頻率年的水質狀況。監(jiān)測值代表本次入庫斷面水質,水庫入庫濃度采用山西省忻州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2004年常規(guī)監(jiān)測報告,經(jīng)南莊斷面和濟勝橋斷面的水質監(jiān)測資料判斷庫尾斷面(19#斷面)濃度值,即入庫COD濃度為25.0 mg/L,入庫TP濃度為0.12mg/L。MIKE生成的庫區(qū)地形圖見圖1。
由于沒有頻率年相對應的實測污染物濃度資料,所以本次研究根據(jù)現(xiàn)狀頻率年所計算出的各斷面流速值來推斷其對應的降解系數(shù)k值,根據(jù)以下經(jīng)驗公式進行確定:
式中u為設計流量下的河段平均流速,m/s。
得出50%,75%水文頻率年的降解系數(shù)分別為0.2d-1,0.189d-1。
圖1 庫區(qū)地形圖Fig.1 Topographic map of reservoir area
本文采用經(jīng)驗公式計算擴散系數(shù)
式中h為水庫平均水深,m;v*為摩阻流速v*=是重力加速度;I是水力能坡。
得出橫向擴散系數(shù)為1,垂向擴散系數(shù)為0.2。
輸入邊界條件和相關參數(shù),模型參數(shù)見表1,得到坪上水庫建庫后50%、70%頻率年的COD、TP濃度模擬值,見圖2至圖5。
表1 模型主要參數(shù)Table 1 Main parameters of model
由圖2和圖3可見,在一定時間內,起始COD濃度很大,經(jīng)過水體自凈作用和蒸發(fā)作用,COD濃度逐漸降低。水庫建成后,水體在庫內存儲一定的時間,充分進行消減作用,使COD濃度降低,到出庫時,水質得到明顯改善,COD濃度也降到可容納的最低值,達到IV級排放標準 (IV類水質COD標準值為30mg/L)。由圖4和圖5可見,水庫建成后,入庫水體隨水流的自凈作用和稀釋作用,TP濃度逐漸降低,出庫時TP濃度達到中富營養(yǎng)化,但較建庫前水質得到改善。
將坪上水庫庫區(qū)劃分為19個分區(qū),輸入數(shù)據(jù),得到50%頻率年與輸入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對應的模擬值,圖6和圖7分別為COD、TP的模擬值。
根據(jù)水質預測值,結合EUTRO模型得出的其它各項預測指標,對照地面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可知,在水庫蓄水后,各斷面水質均可達到Ⅳ類或以上水質,這說明在維持現(xiàn)有污染負荷不變的情況下,蓄水后庫區(qū)水質不會發(fā)生惡化。
在水庫富營養(yǎng)化評價過程中,把總磷作為評價的主要因子,磷營養(yǎng)元素指標評價標準常采用水利部《城市供水水庫水質調查評價》中 “水庫富營養(yǎng)化狀況的磷含量指標”所確定的標準進行評價 (表2)。
表2 水庫富營養(yǎng)化狀況P含量指標Table 2 The P content index of reservoir eutrophication
由于TP的模擬值達到0.06mg/L,處于中-富營養(yǎng)化的狀況,而且考慮到坪上水庫屬于深水水庫,因此一般容易發(fā)生富營養(yǎng)化。當然水庫是否能發(fā)生富營養(yǎng)化,與入庫污染負荷有很大關系,隨著上游經(jīng)濟發(fā)展,工礦企業(yè)污水排放沒有嚴格控制,污水排放量增加,會對入庫水質產生一定影響。當上游污染負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入庫水質較現(xiàn)狀會有所降低。由于水庫壩址以上有3條較大支流即云中河、牧馬河和清水河匯入滹沱河,根據(jù)調查資料3條支流的排污企業(yè)較多,將直接影響滹沱河干流水質和入庫水質,如果對這些企業(yè)不能有效的管理,污水進入水庫,水庫極易發(fā)生富營養(yǎng)化。因此,水庫管理部門,要加強宣傳教育,正確地引導當?shù)剞r民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同時對水庫周圍加強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并嚴格控制工礦企業(yè)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中。
對COD,TP兩種水質模型模擬結果進行比較,見圖8和圖9。
圖8 坪上水庫COD兩種預測結果對比圖Fig.8 The COD predictive contrast figure of Pingshang Reservoir
圖9 坪上水庫TP兩種預測結果對比圖Fig.9 The TP predictive contrast figure of Pingshang Reservoir
由圖8、圖9可見,對于COD,TP濃度的兩種預測結果趨勢一致,說明由于水庫庫容較大,水體滯留時間較長,水庫對COD和TP的消減作用較強。出庫水質較入庫水質有明顯改善。不同的是在水庫前段和后段時COD濃度值有所差別,但COD的出庫濃度都可達到IV類水質標準,水庫COD的環(huán)境容量較大。在整個水庫中,兩種方法對TP濃度的預測值比較接近,沒有大變化,說明水庫對TP的環(huán)境容量較穩(wěn)定,以達到中富營養(yǎng)化標準。
1)由預測結果可知COD濃度都比建庫前略有改善,COD的出庫濃度可達到IV類水質標準。庫區(qū)TP濃度已達到中富營養(yǎng)化標準,極易受上游來水水質影響發(fā)生富營養(yǎng)化。
2)隨著上游經(jīng)濟發(fā)展,工礦企業(yè)污水排放沒有嚴格控制,會對入庫水質產生一定影響。當上游污染負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入庫水質較現(xiàn)狀有所降低,入庫水質 (COD)有可能不能滿足地表水Ⅳ類水質標準。
[1]Chou-Ping Yang,Wu-Seng Lung,Jan-Tai Kuo,et al.Water quality modeling of a hypoxic stream[J].ASCE,2010,(4):115-123.
[2]C.Lindim,j.L.Pinho,J.M.P.Vieira.Analysi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in a large reservoir using water quality and hydrodynamic modeling[J].Elsevier,2010,(7):1-10.
[3]Samuela Franceschini,ChristinaW.Tsai.Assessmen to funcertainty sources in water quality modeling in the Niagara River[J].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2010,33(4):493-503.
[4]馮民權,胡 芳,吳 波,等.南水北調中線漢丹江流域水質預測 [J].西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0,40(1):145-148.
[5]李若男,陳求穩(wěn),蔡德所,等.水庫運行對下游河道水環(huán)境影響的一維—二維耦合水環(huán)境模型 [J].水利學報,2009,40(7):769-775.
[6]賈海峰,孔萌萌,郭 羽,等.水環(huán)境決策支持系統(tǒng)框架下的密云水庫水質模型 [J].清華大學學報,2010,50(9):1 383-1 386.
[7]王 哲,劉 凌.宋蘭蘭.MIKE21在人工湖生態(tài)設計中的應用[J].水電能源科學,2008,26(5):124-127.
[8]孫文章,曹升樂,徐光杰.應用WASP對東昌湖水質進行模擬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2008,28(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