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老子“味無味”的飲食養(yǎng)生智慧芻議

        2011-03-18 09:26:48謝清果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3期
        關鍵詞:世人老子飲食

        謝清果

        (廈門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

        哲學經(jīng)濟學研究

        老子“味無味”的飲食養(yǎng)生智慧芻議

        謝清果

        (廈門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

        老子飲食養(yǎng)生智慧獨特。他提出“淡”為飲食養(yǎng)生的基本原則,體悟“味無味”的道味;“甘”為飲食養(yǎng)生的基本要求,要求食物新鮮可口;“腹”為飲食養(yǎng)生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歸宿,體現(xiàn)了飲食養(yǎng)生貴在養(yǎng)身的要義。

        老子;飲食養(yǎng)生;淡;甘;腹

        “味”本作“未”,甲骨文中已出現(xiàn)。《說文解字》云:“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葉也。凡未之屬皆從未?!盵1,p311]《史記·律書》載:“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彼⒌厍睾喼幸殉霈F(xiàn)“味”字?!墩f文解字》云:“味,滋味也?!盵1,p31]孔安國在《尚書·洪范》傳中說:“臭之曰氣,在口為味?!笨追f達在《禮記·月令》疏中曰:“在口者謂之味。”馬敘倫先生考證說:“滋味之義由含哺而引申?!盵2,p15]因此,“味”的最初義當為將食物含在口中,有“品嘗”之意,品嘗的口感即為滋味,因而它具有名詞與動詞兩種詞性。

        一、淡:飲食養(yǎng)生的主要原則

        中國飲食養(yǎng)生歷來主張清淡,這一思想可溯源到老子。

        (一)以無味為淡

        就飲食而言,老子提出要“味無味”(第六十三章)。也就是說飲食要清淡,不要過咸、過辣、過酸、過甜、過苦。淡(無味)才是正味,才是食物最純正的味道。而恰恰最純正的味道才是最甘甜?!拔逦丁痹谙惹貢r期已不僅僅是個飲食的口味問題,而且是從安身立命、治國安邦等高度進行審視,可謂形成一種飲食文化觀念。老子的飲食文化是對此觀念的繼承和發(fā)展。從繼承方面來說,《左傳·昭公二十年》曰:“先生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碑敃r,五味已進入個人養(yǎng)生探討的視野,并就飲食對政治的影響做出了深刻的闡述。《左傳·昭公九年》載:“味以行氣,氣以實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臣實司味,二御失官,而君弗命,臣之罪也?!睆陌l(fā)展角度來看,老子不局限于飲食政治學的視角,而是上升為普遍抽象的哲理高度來看待飲食。老子在第三十五章中就明確指出:“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這句話的含義是:其一,從言語角度看,惟道是從的言論出口是平淡無奇的,沒有什么味道,即說話很樸素,沒有什么添油加醋。這種話其中蘊藏的樸素真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為世人所忽視;其二,從飲食角度看,合道的飲食入口也當是清淡無味。對道而言,飲食的制作即是道之“出口”,而對品味食物者而言即是道之“入口”了。其三,從修道角度言,味是一種用口感表征“道”存在的方式,就像“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一樣,道味無味?!袄献印疅o味’所包含的淡、靜則基本脫離‘味’的生理感官內(nèi)涵,而成為純粹的精神領域范疇?!盵3,p157]

        “味無味”這個提法的深意在于前面的“為無為,事無事”。任繼愈先生理解為:“把無為當作為,把無事當作事,把無味當作味?!盵4,p139]換句話說,無為是為的一種方式,即以無為的方式來作為;無事是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即以無事的狀態(tài)來做事;無味是味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以無味作為品味的重要參照。進而言之,無為不是不為,而一種真正的作為;無事不是不做事情,而是以和諧共處的方式來從事,做事不影響他人;無味不是沒有味道,不要味道,而是善于品味如白開水一樣的真味,品味出世人難察覺的味道。因為在道門看來,修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陳鼓應先生對此的理解是“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作為,以不攪擾的方式去作事,以恬淡無味當作味。”[5,p299]在老子的視野中,味已不僅僅是飲食之味,而且是多彩人生之味,人的一生的質(zhì)量是需要在不斷品味中升華自我。牟鐘鑒先生在《老子新說》一書中正是從人生的角度闡釋“味無味”。他說:“‘味無味’就是從沒有滋味中品味出滋味,便會有最大的享受樂趣,因為他隨事隨物都可以品味享受,并不受某種具體滋味的局限?!盵6,p203]這種能超越自我,逍遙自在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正所謂品得味中味、方為人上人。上古伊尹正是飲食家(養(yǎng)生家),而成為治世之能人。其實,“味無味”是道門的一種境界,或者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宋常星說過:“圣人以道味為味,常人以世味為味。道味者,世人不味之味,世人無味之味。若世俗之味,皆是情欲之味也。圣人舍其世俗所爭之世味,味其世俗無味之道,心中之領會自深,身內(nèi)之涵養(yǎng)自妙。”道人與世人可以在對味的看法上得以區(qū)別。圣人樂于平淡,世人喜于滋味。此外,王弼從治世角度認為無味是“以恬淡為味,治之極也?!奔丛诘乐紊鐣?,世人最“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飲食清淡,性情恬淡。相反那些沉迷于追求美味佳肴,貪圖享樂的君王常常禍國殃民,且最終自食其果。先秦時期的齊桓公曾是一代霸主也是美食家。他嘗遍山珍海味后,曾玩笑說除了蒸過的嬰兒肉沒吃過外,其他沒有他想吃的了。易牙聽說后,居然將自家剛出生的嬰兒烹熟了給他吃。他不聽管仲建議起用易牙后,被易牙囚禁,最終活活餓死。

        “味無味”其實是提出了“味之道”的深刻思想。道在口味上是無味,那么很自然地在品味方面就要求做到“味無味”。只有品味得出無味之味,方是道味之究竟。

        (二)以恬淡為上

        在第三十一章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北?,從字面上理解為“兵器”,老子反戰(zhàn),認為戰(zhàn)爭會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物質(zhì)損失與精神摧殘。當然人們也可從“兵”的含義推衍開來,包括醫(yī)藥。古人常以用兵喻用藥。根據(jù)老子“不病”(第七十一章)原則,自然不講究用藥。即便是用藥也是點到為止。盡可能用藥膳,即飲食治療。治療原則也是“恬淡為上”,即慢慢調(diào)理,不用急于求成,不可意氣用事,不可道聽途說。老子所強調(diào)的“恬淡”的“恬”由心與舌組成,說明心與飲食的密切關系?!墩f文解字》解“恬”為“安也”[1,p218]。安是一種靜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對一個人而言,自己的“心”能管住自己的嘴,自然就心寬體胖。人體其實與自然界的萬物一樣,都是“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第十五章)。這一句道出了“安”對于生命的重要意義。萬物恒久地處于“安”的狀態(tài),恰是萬物生命力的源泉。試想人如果不能安心休息,那他(她)又怎能有充沛的精力,以彰顯生命的活力呢?在老子看來,“安”(靜)與動是緊密相聯(lián)的,以靜制動,動之有法,則生生不息。飲食是人類諸多活動之一,也應當遵循這一法則。因此,老子提出的“恬淡為上”原則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它深刻地道出飲食并不是吃這一簡單的動作,它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也是需要知、情、意共同配合?!爸奔粗R,即對飲食的科學要有充分的把握,對于食物之于人體的益處、害處有著充足的認識,尤其是飲食的“度”與搭配都了解于心;“情”即感情,對飲食重要性認識后產(chǎn)生在心理上充分重視的心態(tài),也就是說對飲食不馬虎應付,因為應付飲食,就是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樂于探討?zhàn)B生,不斷地改善自己的飲食狀況;所謂“意”即意志。老子常教導人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世人對待事情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因此會出現(xiàn)“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第六十四章),往往有了點成果就放松要求,是謂“道毀于小成”。正因為如此,老子勸告世人應當“強行者有志”(第三十三章)。要想保持健康的身體,必當做個有志氣的強者,唯有意志堅定的強者才能將保健活動進行到底。道門總是對食物音樂等可能對人的身心傷害的事物持有強烈的警覺。成玄英注第三十五章曰:“樂,絲竹宮商也。餌,飲食滋味也。樂有聲可悅,餌有味可玩,暫過之客,逢必止住耽愛也?!痹谒磥碛新暽氖挛锿鶗ト藗兊亩分?,阻礙人們在道的路上前行。不過,道門總是追求道味對眾味的統(tǒng)攝,啟迪世人不能因為世俗的享受而忽略,還有更深刻雋永的享受。宋常星就曾解釋說:“大象之道,非世味可比。出之于口,淡乎其無味。然無味之味,其味雖淡,具先天之造化,明太極之本體,亙古亙今,其味不變。人能知此淡中之味,則大象在吾心,道味在吾口?!?/p>

        淡,是無味的一種表征。吳澄在《老子道德經(jīng)注》中說:“‘恬’者不歡愉,‘淡’者不濃厚?!钡?,心意不濃,或有或無,儼然道的存在狀態(tài)。道的存在狀態(tài)是“恍惚窈冥”。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之恍惚,似有若無,卻又是充溢著象、物、精、信,成為萬物背后的主宰者。因此,老子以無味為淡,并不是說沒有味道,而是道味之所在,眾味之源。

        魏源是從反面批評沉迷樂與餌對人心智的傷害,“然大象無象,出聲色臭味之外,非若美樂厚餌之物,有味可味,有聲色可觀聽者也。乃淡乎希微,而無用之用,其用無窮,蓋惟無濃釅之趣者,故亦無傾危之患。若夫有宴安之適者,則必有毒之害矣。即以樂與餌譬之,如雅樂之于鄭聲,五谷之與肥旨;淡者和心而養(yǎng)人,濃者蕩神而爽口;是有可欲即有所害,其有必窮;無可欲亦無所害,其用不既。故無味之味,是為至味,終身甘之而不厭;希聲之聲,是為大音,終身聽之而不煩;無象之象,是為大象,終身執(zhí)以用之而無害。推之蠻貊而可行,放乎四海而皆準,所謂天下可往者,此之謂也?!保ā独献颖玖x》)

        宋代女道士曹道沖則有別樣的理解。她說:“樂者,音樂也;餌者,飲食也。既就而歸附,樂所以和其心,食所以養(yǎng)其形;內(nèi)外得所,雖過客亦留而不去,而況其素來處者?惟道深遠久大,其言簡淡,初聞甚淡,久之味在其中矣。非玄覽莫能見,非聽幽莫能聞,雖無近利,久而用之,始知無盡?!盵7,p21]音樂知心,飲食養(yǎng)形是人形神之所需,道之于人的意義正是如此,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欲品得道味,需循序漸進,漸入佳境,以淡入手以和我心、養(yǎng)我形。

        道門所以推崇“淡”,這是因為從本體意義上講,“淡”是道之出口的感受。道的本質(zhì)是“無”,但其外顯在物在便是“有”,所謂“無味之味”為淡。莊子云:“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莊子·天道》)

        老子奠定其在養(yǎng)生學上的地位,因為他不是簡單就養(yǎng)生術而論養(yǎng)生,而是在養(yǎng)生之道上論養(yǎng)生。以養(yǎng)生為入道之門,或得道的體現(xiàn),把原是生理上的感覺上升到哲理上的感悟。

        二、甘:飲食養(yǎng)生的基本要求

        老子提倡世人當做到“甘其食”(第八十章),即做到食物要甘甜,要保持食物原汁原味,調(diào)料也是輔助食物呈現(xiàn)其原味,當是最高的烹調(diào)藝術。老子何以以五味中的“甘”來形容食物和鮮美呢?原來古代五味與五行、五方緊密聯(lián)系,五行中“土”居中,五味中“甘”居中,居中者,中和也,《尚書·洪范》曰:“稼穡作甘”。后人注釋說:“甘味生于百谷”,“百谷”就是糧食,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后世常以甘甜并稱,用來形容美味。老子提出的“甘”并不只是五味的“甜”意義上的“甘”,更是指食物的鮮美,按現(xiàn)代的話說是食物處于純天然的,新鮮沒有變質(zhì)的美好狀態(tài)?!案省睆乃幚碜饔蒙现v能夠補益和中,對后天不足、脾氣虛弱者尤有功效。同時,“甘”確實具有一定的調(diào)和作用。例如,菜太咸,可稍放些糖,就能減輕咸度;或其他味覺濃重的菜肴,略放些糖,可起到調(diào)和作用,而且提其鮮味。當然,中醫(yī)也指出“甘令人中滿”,甘甜過度,會令人有飽脹的感覺,影響食欲,不過從正面來講,有飽脹感能幫忙控制飲食也是有其積極作用。如此看來,五味以“甘”為主,是有其深意的。

        從烹調(diào)角度而言,“甘”是中和五味,使五味發(fā)揮益生效果而無反作用。“甘”是五味中和的狀態(tài),如果偏食,那么即便食物本身是“甘”的,但物極必反,過多食用一種或某幾種食物也會造成營養(yǎng)缺失,或那些甘甜的食物反而成為傷身之源?!饵S帝內(nèi)經(jīng)》就曾提出“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膳食平衡體系。袁枚也曾說過,“凡一物烹成,必須輔佐,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從而使食物自身的特性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真可為是“有味使之出,無味使之入”。

        五味中和使食物甜美?!案识粷?,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敝泻偷哪康木褪菫榱诉_到鮮美,五味調(diào)和百味鮮。五味中和是需要要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為”,即“調(diào)”。只不過,“為”要“為無為”,順應食物本性調(diào)和的原理,實現(xiàn)整體性統(tǒng)調(diào),即菜肴軟硬、甜咸、厚薄、大小、生熟、冷熱、葷素等對立因素恰當統(tǒng)一。色、香、味、形、器的相成相濟、適到火候、恰當?shù)乃康?,以取得整體調(diào)和統(tǒng)一,而又極富于微妙變化的審美效果。袁枚曾在《廚者王小余傳》中呈現(xiàn)王小余廚師的事廚心語:“作廚如作醫(yī)。吾以一心診百物之宜,而謹審其水火之齊,則萬口之甘如一口”。他告訴世人烹飪要明白食物各自的特性,然而輔以恰當?shù)乃c火,這樣即便眾味難調(diào),也能如同一口一樣稱之為美味。而烹調(diào)過程的原則是“濃者先之,清者后之,正者主之,奇者雜之。胝其舌倦,辛以震之,待其胃盈,酸以隘之”。他指出飲食的菜肴組合有行后順序,先上味濃的,再上味清的,先上主菜,再上輔食,待到人們舌頭都疲倦的時候,上辛辣之物震撼之;當胃飽時,上酸的食物可鞏固??梢?,在人們飲食不同階段上不同的菜肴,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食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他總結說,食物不在珍奇,而在于調(diào)味?!拔豆滩辉诖笮∪A嗇間也。能,則一芹一菹皆珍怪;不能,則雖黃雀三楹無益也?!蹦苷{(diào)者任是便宜的東西也能做成美食;不能,任是珍禽走獸也難以下咽[8]。

        老子指出“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酸甜苦辣咸味調(diào)配不當,或者說超過了口舌的承受能力,會使人的口感遭受損害。爽,即敗也,古代指食物已不新鮮,出現(xiàn)變味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老子告誡世人不要迷戀五味,吃得不得當,是會有傷于味覺,甚至有傷于身體的。明代養(yǎng)生學家王蔡在《修真秘要》中說:“酸味傷于筋,苦味傷于骨,甘則不益肉,辛多敗正氣,咸少促人壽。”事物總是利害相隨,偏于一味都是有害的。同時飲食要適量,過量亦傷身?!饵S帝內(nèi)經(jīng)》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正是此意。名醫(yī)張仲景在飲食上提出“兩五配四加新鮮”的秘訣,即飲食中主食以五谷相兼,精細搭配;副食中菜肴的性味與烹制的味道要五味調(diào)和;再得飲食當與四季氣候相配合;食物原料要做到新鮮。其實質(zhì)也正是老子提出的“甘其食”的要義所在。

        三、腹:飲食養(yǎng)生的基本出發(fā)點

        老子提出了“圣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第十二章)的論斷,強調(diào)圣人治世對于世人飲食的重視。甚至可以說,從百姓飲食狀態(tài)可以管窺政治清明與否。圣人治世基本目標當是百姓安居樂業(yè),其中最根本的內(nèi)容是百姓飲食,即生存權。因此,讓百姓吃飽,還要吃好,這就需要制定相關制度政策,營造科學的飲食文化氛圍。其實,“腹”在老子養(yǎng)生思想中不僅指人的肚子,而且指包括人體臟腑在內(nèi)的內(nèi)向人生修養(yǎng)?!澳俊眲t可指外向的精神追求。老子在養(yǎng)生方面以養(yǎng)內(nèi)為主,主張以內(nèi)御外,警惕因逐外而傷內(nèi)的事情發(fā)生。他要求人們“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第三章)肖天石對此作了精辟的解釋:“虛其心者,使心虛靈湛寂,朗照天下,而清明在躬,不為名利外物一切所動,亦不動于一切,心中無一物,萬境自如如,所以受道者也。實其腹者,使足其食用,充其內(nèi)養(yǎng),含哺而鼓腹,精足神足,清靜自守,而不役于物,所以養(yǎng)內(nèi)也。弱其志者,使絕其奔競貪求之志,去其機智巧詐之謀,各能唯道是守,唯道是從,志弱則不好勇斗狠,逞強作亂,所以寡用也。強其骨者,所以固于其本,道全德全,歸真返樸,所以全其天而存其真也?!别B(yǎng)腹的重要意義在于為軀體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以實現(xiàn)精氣飽滿,從而精神旺盛。因此,飲食是一切養(yǎng)生活動的起點,不可不慎。

        道醫(yī)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唐代名醫(yī)孫思邈。孫氏在《千金要方》中設立“食治”專篇,提出“安生之本,必資以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疴、釋情譴疾者,可謂良工”,主張“凡欲治病,先以食療,即食療不愈,后乃用藥爾”。他還在《千金翼方·養(yǎng)性養(yǎng)老大例》中強調(diào):“君夫有疾,期先命食以療之,食療不愈,然后用藥。故孝子須深知食藥二性?!笔晨僧斔帲‘?shù)娘嬍巢粌H保持健康身體的基礎,而且是應對各種疾病的基礎手段。治病先食療,效果不佳則用藥,因為藥大多有副作用,當慎用。因此,飲食在養(yǎng)生治病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飲食與四季有深刻關聯(lián),老子于是提出了“動善時”的包括飲食在內(nèi)的一切活動觀。后世丘處機的《攝生消息論》精辟論述四季飲食養(yǎng)生:“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yǎng)脾氣……飯酒不可過多,米面團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當夏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yǎng)肺心氣……當秋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yǎng)肝氣…冬月腎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爾,故宜養(yǎng)心”?!段魃饺合蓵嬗洝犯敲鞔_記載:“春肝旺脾弱則養(yǎng)脾,食甘味,五谷中梗米,五果中棗肉,五畜中牛肉,五菜中葵菜……夏心旺肺弱則養(yǎng)肺,食辛物,五谷中黃黍,五果中桃了,五畜中雞肉,五菜中蔥菜……秋肺旺肝弱則養(yǎng)肝,食酸物,五谷中豆,五果中李子,五畜中犬肉,五菜中霍菜……冬腎旺心弱則養(yǎng)心,食苦物,五谷小麥,五果中橘子,五畜中羊肉,五菜中薤菜?!钡篱T這種將四季變化與人體五臟相對應的養(yǎng)生觀,促進了中醫(yī)理論“四時五臟陰陽”的“藏象學說”的發(fā)展。后世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四季五補”的治療原則:春季補肝,夏季清補,長夏淡補,秋季平補,冬季溫補。

        當然,老子提出的“為腹不為目”的養(yǎng)生思想,并不專為飲食養(yǎng)生而發(fā),而是啟發(fā)世人要樹立起正確的養(yǎng)生理念。王弼就曾解釋說:“為腹者,以物養(yǎng)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為目也?!憋嬍仇B(yǎng)生的理想境界當是深刻明白食物之性,以為我用。否則,如貪圖美味佳肴的享受,反而為物所役,難得健康。范應元總結得好:“為腹者,守道也,為目者,逐物也?!币簿褪钦f,飲食不僅養(yǎng)身,還可養(yǎng)心。嚴靈峰說:“腹易厭足,目好無窮。此舉‘目’為例,以概其余?!绷终Z堂也說:“‘腹’指內(nèi)在自我,‘目’指外在自我感覺世界?!痹趪漓`峰先生看來,智慧的養(yǎng)生者,可以從飲食養(yǎng)生入手,調(diào)控自己的精神活動,以為飲食養(yǎng)生提供思想保障。中醫(yī)說:“病由心生”。心中要是不重視飲食,甚至放縱自己的心志去追逐五音、五色、五味等一切難得之貨,則必將干擾日常飲食,使飲食不節(jié),無常,如此身必遭殃。因此,飲食無小事,小處養(yǎng)身,大處養(yǎng)神。

        [1] 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2] 李圃.古文字詁林(二)[M].上?!蒙虾9偶霭嫔?1999.

        [3] 高文強.中國古代文論范疇發(fā)生史──老子卷∶道法自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4] 任繼愈.老子繹讀[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5]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6] 牟鐘鑒.老子新說[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

        [7] 嚴靈峰輯校.老子宋注叢殘[M].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責任編輯、校對:孫尚斌)

        The Lao-tzu Dietary Regimen Wisdom of “Tasting No Taste”

        XIE Qing-guo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Lao-tzu’s dietary regimen wisdom has its unique features. He puts forward tha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ietary regimen is “bland” and understands the meaning of “tasting no taste”. “Sweetness”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dietary regimen, which requires food should be fresh and delicious. “Stomach” is the purpose of dietary regimen, which reflects the priority of dietary regimen is health preservation.

        Lao-tzu; dietary regimen; bland; sweetness; stomach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09@ZH011),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項目(2009B038),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二批特別資助(200920307);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10221089)

        2010-12-02

        謝清果(1975-),男,福建莆田人,哲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化與傳播。

        B223.1

        A

        1009-9115(2011)03-0090-04

        猜你喜歡
        世人老子飲食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春節(jié)飲食有“三要”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0:48
        無私無畏世人尊
        黃河之聲(2021年20期)2021-02-24 02:48:52
        飲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唐寅: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學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06
        淺析老子之道:有與無
        何為清淡飲食
        特別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4
        健康飲食
        智者老子
        世人謂我念長安
        亚洲av免费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av免费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区|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一区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桥本有菜| 中文字幕人妻久久久中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6| 国产人妖伦理视频在线观看|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国产自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乱在线播放| 国产人妖在线视频网站|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成全视频高清免费| 米奇亚洲国产精品思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不卡 |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av|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亚洲另类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七十六+老熟妇|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av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西西人体444www大胆无码视频|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日本av网站| 18禁黄污吃奶免费看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千人斩|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看| av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熟女露脸大叫高潮| 亚洲综合色婷婷久久| 人妻有码av中文幕久久|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毛片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