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強,鮑福廷,丁 林,劉 旸
(西北工業(yè)大學 航天學院,西安 710072)
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翼柱形藥柱具有三維復雜構型,其燃面面積很難用解析公式表達。實體造型方法[1]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通常對商用CAD軟件進行二次開發(fā),避免了復雜的數理方程推導,卻容易因特征定義不嚴格,而出現特征消失或自相交,導致幾何模型拓撲畸變而造型失敗,且商用CAD軟件計算大型藥柱的時間較長,不利于方案的驗證與藥柱的優(yōu)化設計。文獻[2]中的方法僅能處理具有1組翼的藥柱,其采用基于造型歷史追溯的燃面算法,容易發(fā)生統(tǒng)計疏漏和重復。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結合翼柱形藥柱構型的特點,引入變量化設計方法,在幾何造型內核上自主開發(fā)。通過定義統(tǒng)一的翼形體特征函數,給出翼形體的關鍵設計變量,嚴格控制模型參數的變化,避免了造型失敗;調節(jié)三維圖形變換矩陣中的比例變換因子,縮小幾何模型的尺寸,顯著縮短了大型翼柱形藥柱的仿真時間;本文還研究新的燃面面積算法,避免統(tǒng)計燃面出錯,并針對后翼、前后翼和大小翼等各種類型的翼柱形藥柱,總結了統(tǒng)一的設計流程。
(1)整個翼柱形藥柱表面光滑均一,沒有裂紋、尖點等缺陷。
(2)翼柱形藥柱的燃面同時被點燃,燃面各點的條件相同。
(3)燃面退移滿足平行層燃燒定律,即燃面各點都以相同燃速向藥柱內推進。
(4)翼柱形藥柱的各組翼形體周向均勻分布,滿足嚴格的循環(huán)對稱條件。
本文將翼柱形藥柱分為外輪廓、回轉體和翼形體3種特征形體,其變量化設計過程可分為變量化約束草圖繪制、特征形體定義與生成和燃面退移仿真3步,如圖1所示。首先,交互式繪制外輪廓、回轉體和翼形體的二維截面草圖,并對草圖施加約束,定義設計變量與變量方程。然后,根據藥柱相應特征的二維草圖,采用幾何造型算法生成外輪廓、回轉體和翼形體的三維幾何實體,外輪廓依次“減去”回轉體和翼形體,就得到藥柱的初始形狀,并調用統(tǒng)計函數獲得初始燃面面積及質量特性信息。最后,仿真燃面退移時,按照平行層燃燒定律假設,每次退移一定的肉厚,通過改變回轉體和翼形體的特征變量,使得變化后的各形體表面與初始表面等距,外輪廓“減去”變化后的回轉體和翼形體,得到一系列退移后的藥柱形狀,計算燃燒面積和質量特性,得到燃面面積、質心、慣量、形狀的變化規(guī)律。
圖1 翼柱形藥柱變量化設計過程Fig.1 Variational design principle for finocyl grain
在翼柱形藥柱的實際應用過程中,采用在藥柱前段增加1組軸向前翼,或在后段周向增加另1組小翼的方法來增大初始燃面,從而為助推段提供更大推力,前者稱為前后翼,后者稱為大小翼。從藥柱二維截面生成三維特征形體以及燃面退移時,為了簡便,通常只處理循環(huán)對稱藥柱的1個對稱單元,然而前后兩組翼通常不在同一對稱平面內,大小2組翼是周向陣列而成,因此需采取措施,確保所有翼形體都處在一份對稱單元中,從而得到合理的布爾運算結果。另外,還要解決翼形體的通用描述方法、穩(wěn)健準確的燃面面積算法和縮短仿真時間等關鍵技術。
本文采用的是支持邊界表達方法的精確幾何造型內核[3],藥柱的尺寸規(guī)模越大,耗費機時越長。因此,一個直觀的想法就是在保證造型精度的條件下,對外輪廓、回轉體和翼形體的相應二維截面進行圖形比例變換,以縮小尺寸[4]。這樣生成的三維特征形體尺寸較小,能顯著縮短后續(xù)的布爾運算和等距偏移運算所耗費的時間。
式(1)為三維圖形比例變換矩陣:
式中 (x,y,z,1)為原始截面各點的齊次坐標;(x*,y*,z*,1)為縮放后的特征截面相應點的齊次坐標;(xf,yf,zf)為比例變換的參考點坐標;Sx、Sy和 Sz分別為x、y和z坐標分量的比例變換因子,比例變換因子的取值以不損失造型精度的前提下越小越好。
翼柱形藥柱特征形體原始截面的各點依次乘以比例變換矩陣,就得到特征形體縮放后截面的各點坐標。
考慮到通用性,本文定義翼形體特征函數如下:
式中 Section為翼形體二維特征截面;w為翼形體厚度;r為翼形體頂端倒角半徑(見圖2);angle為該組翼形體起始角度;symN為藥柱的循環(huán)對稱數目;npc為每個外輪廓對稱單元中該組翼的個數。
圖2 翼形體示意圖Fig.2 Parameters of fin entity
藥柱的循環(huán)對稱數目symN是前后2組翼個數(nf,na)或大小2組翼個數(nb,ns)的最大公約數,則
翼在外輪廓對稱單元中的周向排列如圖3所示。翼形體起始角度angle表示第一個翼距外輪廓對稱單元中心線的角度,其余翼的角度為
圖3 外輪廓對稱單元中多個翼的角度分布Fig.3 Angles of multiple sets of fins defined in one cyclic symmetry cell
每組翼的第1個翼作為幾何造型的樣本,其余通過將樣本的副本繞X軸進行三維圖形旋轉變換得到[4],即
式中 (x,y,z,1)為樣本點的齊次坐標;(x*,y*,z*,1)為副本點的齊次坐標。
經過如上定義以后,即可確保所有翼形體均處在外輪廓實體對稱單元中,從而得到嚴格旋轉對稱的1/symN份藥柱實體,然后周向陣列即可得到完整的藥柱信息。
本文采用邊界表達的幾何模型,其數據結構完整記錄了模型的拓撲、幾何和屬性信息[5],顏色作為基本屬性,附加在藥柱外輪廓實體和內腔特征實體的幾何模型上,并隨著實體模型之間的布爾運算及圖形變換,保持其合理性,具體體現在:
式中 藥柱實體Sgrain的表面來源于2部分:由外輪廓實體Sout的幾何模型表面分裂而成,記為SFa;由內腔特征實體Score的幾何表面分裂而成,記為SFb。
本文用不同的顏色標記燃面和非燃面:
(1)外輪廓實體所有表面標識為藍色,內腔特征實體表面標識為紅色。因此,所有的SFa為藍色,所有的SFb為紅色。
(2)按照式(6)進行布爾差運算,得到的藥柱實體的表面中,源自外輪廓實體的為藍色,源自內腔特征實體的為紅色。顯然,紅色的面即為翼柱形藥柱的燃面,統(tǒng)計所有紅色面的面積,即為藥柱的初始燃面面積。
(3)內腔特征實體擴張以后,仍保持所有表面為紅色。同理,與不發(fā)生變化的外輪廓實體進行布爾差運算之后,統(tǒng)計得到的擴張后藥柱實體的紅色表面面積,即為退移后的燃面面積。
這樣,只需在初始時進行1次顏色標識,就可保證燃面統(tǒng)計不發(fā)生疏漏,得到精確的計算結果。
在解決以上關鍵技術后,整個翼柱形藥柱的變量化設計流程總結見圖4。
圖4 翼柱形藥柱的變量化設計流程Fig.4 Variational design flow chart of finocyl grain
(1)在變量化設計環(huán)境中,交互式繪制外輪廓、回轉形內孔、前后翼或大小翼的約束草圖,得到各個特征實體的原始二維截面。
(2)按照2.1節(jié)的方法對特征實體的截面執(zhí)行比例變換,縮小圖形的尺寸規(guī)模,以節(jié)省求解時間。
(3)由特征截面分別生成外輪廓的對稱單元、回轉形內孔的對稱單元、前后翼或大小翼的三維實體,并按照2.2節(jié)中的處理方法,確保所有翼形體在外輪廓對稱單元中。
(4)按照2.3節(jié)中介紹的顏色標識的燃面面積計算方法,計算初始燃面面積(肉厚Web=0)和退移一定距離(肉厚Web>0)以后的燃面面積,每退移一步依次計算燃面面積及質量特性。
(5)判斷藥柱是否完全燃燒,即判斷當前藥柱質量是否為0,如果完全燃燒,就輸出燃面面積及質量特性隨燒去肉厚的變化關系;否則,繼續(xù)執(zhí)行退移仿真。
本文以LEDAS約束求解器[6],構建變量化設計環(huán)境,實現了上述針對翼柱形藥柱的處理方法。
為了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以1個有3組翼形體的藥柱作為示例,截面尺寸如圖5所示。3組翼分為前翼、后大翼、后小翼,其參數見表1。
圖5 大小翼和前后翼藥柱二維截面草圖Fig.5 2-D geometric constraint sketch of rear big fin and rear small fin
表1 3組翼的參數Table 1 Parameters of three sets of fins
藥柱燃面退移過程及燃面面積-肉厚關系曲線如圖6和圖7所示。
圖6 大小翼和前后翼藥柱燃面退移過程仿真及燃面面積-肉厚曲線Fig.6 Grain burnback simulation and profile of burning surface area vs web
這個燃面退移過程分為3段,初始階段燃面不斷增大,直至肉厚Web=30 mm時,后大翼開始燒穿;Web=30~60 mm為減面燃燒,前翼和后小翼逐漸擴張,后大翼逐漸消失;Web=60 mm時,后大翼完全消失,前翼和后小翼開始燒穿,直至Web=85 mm藥柱完全消失,這一階段也為減面燃燒。仿真時,比例變換因子Sx=Sy=Sz=1,肉厚推進步長為1 mm,85步計算共耗時221.63 s,如果令 Sx=Sy=Sz=0.02,即縮小 50 倍,計算時間縮短至151.16 s(CPU主頻2.8 GHz)。
圖7 參考文獻實例的燃面退移仿真過程及燃面面積-肉厚曲線Fig.7 Grain burnback simulation and profile of burning surface area vs web
為了驗證本文計算方法的精度,對文獻[7]中17#藥柱進行燃面退移仿真,并結合推進劑參數和噴管參數,進行了內彈道計算。整個藥柱肉厚為21.35 mm,燃燒初始階段(Web=0~4 mm)內孔和翼形體同時擴張,為增面燃燒;在Web=4 mm時,后端翼形體開始燒穿,直至Web=12 mm翼形體完全燒完,這一階段為減面燃燒;燃燒最后階段(Web=12~21.35 mm)為近似等面燃燒過程。該例本文設置的比例變換因子為Sx=Sy=Sz=2/3,仿真肉厚步長與文獻[7]相同,都為1 mm,22步仿真時間僅為7.344 s,而文獻[7]中仿真耗費了將近30 min。
本文內彈道計算結果與文獻[7]中壓力-時間進行對比,如圖8所示。由圖8可看出,由于本文內彈道計算未考慮點火段和拖尾段的非定常效應,點火段和拖尾段與試驗曲線差距較大,其余吻合相當好(最大誤差僅3.1%)。
圖8 壓力-時間曲線計算結果與試驗曲線對比Fig.8 Results of pressure vs tim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 data
(1)引入翼的起始角度,合理布置大小翼、前后翼的位置,使其在1個外輪廓實體對稱單元中。調節(jié)三維比例變換矩陣的比例變換因子,以縮小藥柱的尺寸規(guī)模,顯著縮短求解時間。
(2)在基于造型歷史追溯的燃面面積統(tǒng)計方法的基礎上,提出改進的顏色標識燃面面積計算方法,該方法具有執(zhí)行效率高、操作簡單、不會統(tǒng)計疏漏等優(yōu)點。
(3)歸納總結了翼柱形藥柱的變量化設計流程,包括特征形體變量化約束草圖的定義、比例變換、燃面退移過程仿真、統(tǒng)計燃面面積等步驟。并通過2個實例,對其有效性及計算精度進行了驗證。
(4)文中研究工作為翼柱形藥柱的設計、參數優(yōu)化和燃面退移仿真提供一套實用的解決方法。同時,本文的研究思路也適用于其他復雜的任意三維藥型。
[1]董新剛,陳林泉,侯曉.基于Pro/E平臺下的固發(fā)裝藥CAD軟件[C]//昆明:2002年中國宇航學會固體推進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上),2002:109-114.
[2]劉旸,鮑福廷,蔡強,等.變量化約束草圖驅動的藥柱三維特征設計研究[J].固體火箭技術,2010,33(1).
[3]蔡強,鮑福廷.基于ACIS幾何造型平臺的固體火箭發(fā)動機裝藥設計[J].固體火箭技術,2008,31(3).
[4]孫家廣,等.計算機圖形學(第三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358-373.
[5]詹海生,李廣鑫,馬志欣.基于ACIS的幾何造型技術與系統(tǒng)開發(f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30-49.
[6]LEDAS Ltd.LEDAS geometric solver 2D overview[R].http://ledas.com/products/lgs2d.
[7]Püskülcü G,Ulas A.3-D grain burnback analysis of solid propellant rocket motors:Part 2—modeling and simulations[J].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12):58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