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軒
隨著FRP在結構加固、修復中應用的日益廣泛,F(xiàn)RP約束混凝土單調(diào)荷載下本構關系的研究較為成熟,其中J.G.Teng模型已被ACI采用,但是針對重復荷載下FRP約束混凝土滯回本構的研究卻較少。圖1中分別示意了普通混凝土、箍筋約束混凝土、FRP約束鋼筋混凝土圓柱體和棱柱體在重復荷載作用下,卸載點應變與塑性殘余應變之間的關系。
由圖1可以看出:FRP約束混凝土柱卸載點應變與殘余應變之間存在較好的線性關系;與普通混凝土、箍筋約束混凝土之間的差別較大,對應同一卸載應變,F(xiàn)RP約束混凝土的殘余應變最小;在抗震分析中采用箍筋約束混凝土來代替FRP約束混凝土將帶來較大的誤差,因此有必要針對重復荷載下FRP約束混凝土的滯回本構進行更深入地研究。首先收集、整理了FRP約束鋼筋混凝土圓柱試件在重復荷載下的試驗數(shù)據(jù),考察FRP約束混凝土卸載及再加載應力—應變曲線特征;通過對于試驗結果的回歸分析,分別建立了加、卸載準則的數(shù)學表達式,同時結合J.G.Teng單調(diào)本構模型,最終分別建立了FRP約束圓柱的滯回本構模型,為研究碳纖維約束混凝土構件的抗震性能奠定基礎。
Lam and Teng提出的應力—應變本構模型具有以下特點:1)應力—應變曲線的第一段為拋物線;2)應力—應變曲線的第二段為直線;3)第一段和第二段光滑相接;4)第二段直線段的延長線與應力軸的交點為無約束混凝土抗壓強度;5)第二段直線段終止點為同時達到峰值抗壓強度和應變時刻,峰值點應力—應變?yōu)?
其中,fcc,εcc分別為峰值點應力和應變;fc0,εc0分別為未約束混凝土的峰值應力和應變;fl為約束應力,按下式計算:
其中,ffrp為FRP的極限抗拉強度;tfrp為FRP的計算厚度;D為被約束混凝土圓柱體的直徑。其應力—應變?nèi)€的表達式為:
其中,Ec為FRP約束混凝土彈性模量;E2為第二段直線段的斜率,其他參數(shù)意義同前。
加、卸載曲線的數(shù)學描述是滯回本構模型的重要基礎,清華大學過鎮(zhèn)海提出的普通混凝土加、卸載曲線規(guī)則得到廣泛采用,數(shù)學表達式如下:
卸載段:
加載段:
其中,σu,εu分別為卸載時的應力和應變;σr,εr分別為再加載曲線與包絡線相交點處的應力和應變;εp為應力卸載至零時的殘余應變;ε0為峰值應力fc對應的應變。
為研究FRP約束混凝土圓柱體試件加卸載曲線的特征,選擇典型FRP約束混凝土圓柱體試件,反復荷載作用下的應力—應變曲線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1)隨著應變幅值的增加,卸載初期圓柱體卸載曲線的模量變化較小,因為剛開始卸載時混凝土的橫向變形較大,此時CFRP的約束作用較強;2)卸載后期曲線的模量退化很快,因為卸載后期混凝土的彈性橫向變形得以恢復,從而導致CFRP的約束作用減弱,其應力—應變曲線明顯變化,表現(xiàn)出未約束混凝土的特性;3)對于再加載曲線,隨著荷載增加,CFRP的約束作用開始恢復,圓柱體試件的再加載曲線近似為直線;4)包裹兩層CFRP的混凝土圓柱體試件,即使到很大變形,其卸載模量的退化程度也比包裹一層的試件要小。
過鎮(zhèn)海卸載模型,首先需確定卸載點應變εu和殘余應變εp關系。通過對J.G.Teng試驗數(shù)據(jù)的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好的線性關系,其數(shù)學表達式如下:
為得到式(8)中的形狀控制參數(shù)n,通過分析試驗結果中的卸載曲線形狀,可得到圓柱體各試件卸載曲線的形狀參數(shù)n與卸載點應變εu的關系,其數(shù)學表達式如下:
綜合上述分析結果,可得CFRP約束混凝土圓柱體卸載規(guī)則的數(shù)學表達式如下:
其中,σ,ε分別為卸載過程中的應力和應變;εu為開始卸載時刻的應變;εp為卸載至應力為零時的殘余應變;n為卸載曲線形狀系數(shù)。
FRP約束混凝土圓柱體的再加載曲線近似為直線,且 Y.Shao再加載規(guī)則與試驗結果吻合較好,所以可繼續(xù)采用該加載規(guī)則。再加載直線首先確定卸載曲線與再加載曲線的交點(共同點),然后連接卸載末點(εp,0)與該共同點(εu,fnew)即為再加載直線,其數(shù)學表達式如下:
為得到完整的再加載曲線,還需連接共同點和加載直線與包絡線的交點(εre,fre),其中,εre,fre分別為再加載直線與包絡線交點的應變和應力,可由式(13)和式(14)聯(lián)立求解。
應用前述回歸分析建立的FRP約束混凝土圓柱體加、卸載規(guī)則,結合Lam and Teng提出的單軸受壓應力—應變本構模型,可建立適用于FRP約束混凝土圓柱的滯回本構模型。
1)FRP約束混凝土的單調(diào)受壓曲線與重復荷載下包絡線形狀相似,可采用單調(diào)受壓曲線代替包絡線。對FRP約束圓截面混凝土柱,重復荷載下滯回本構關系的包絡曲線,可采用Lam and Teng(2002)模型,其表達式為式(4);2)卸載規(guī)則采用式(12),相應再加載規(guī)則數(shù)學表達式采用式(13)。應用所建立的FRP約束混凝土滯回本構模型,與J.G.Teng的碳纖維約束混凝土圓柱體反復受壓試驗結果的比較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提出的加卸載規(guī)則與試驗結果吻合很好,具有很高的精確度。
[1] 敬登虎,曹雙寅.方形截面混凝土柱FRP約束下的軸向應力—應變曲線計算模型[J].土木工程學報,2005,38(12):32.
[2] 敬登虎.纖維增強符合材料約束下圓形混凝土柱應力—應變?nèi)€簡化模型[J].建筑科學,2005,21(2):8-11.
[3] 敬登虎,曹雙寅.纖維增強符合材料約束下方形混凝土柱的軸向應力—應變模型[J].建筑科學,2005,21(2):12-16.
[4] Y.Shao,Z.Zhu,A.Mirmiran.Cyclic modeling of FRP-confined concrete with improved ductility[J].Cement&Concrete Composites,2006(28):959-968.
[5] L.Lam,J.G.Teng.FRP-Confined concrete under axial cyclic compression[J].Cement&Concrete Composites,2006(28): 949-958.
[6] J.G.Teng.FRP strengthened RC structures[M].England:John Wiley&Sons,Ltd.,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