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會芳,梁俊鳳,黨靜萍,朱小寧
(1西安交通大學啟德書院,陜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宗濂書院,陜西 西安 710061;3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陜西 西安 710049;4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中心,陜西 西安 710061)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一小部分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卻不太令人滿意。作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筆者對此進行深入分析,并探討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和對策。
一些大學生不善于處理學習和發(fā)展的關系,可能會壓縮學習時間,其充足的時間去研讀專業(yè)課,不主動擴大閱讀量,廣泛涉獵群書,學習相關知識;也不認真學習基本理論知識,不愿花足夠的時間踏實做實驗,導致科研數(shù)據中出現(xiàn)了拼湊的痕跡。[1]一家研究機構曾對20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其中39.8%的學生有過考試作弊的經歷。據某高校對大學生的跟蹤調查顯示,在考試前有作弊動機的高達48%,其中預謀作弊和隨機作弊的各占12%和36%。
極少部分非貧困學生惡意拖欠學費或利用虛假證明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和國家助學金,造成了不良影響,在一定意義上損害了真正貧困學生的利益。[2]小部分學生在畢業(yè)后沒有按時償還國家助學貸款,這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屬于惡意拖欠。這些行為不僅影響個人信譽度,也損害了學校及其他學生的利益。
在制作簡歷時,部分學生為了讓自己在崗位競爭中更有優(yōu)勢,有意夸大自己在一些活動中的作用。例如有些學生實際上僅僅是某活動的觀眾,但卻在簡歷中描述成是活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在就業(yè)過程中,一些學生甚至制造泡沫簡歷、虛構未曾接受過的培訓經歷、制作假技能證書。據報道,在上海某人才市場上曾經出現(xiàn)過一個班十幾個班長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都體現(xiàn)了部分大學生誠信倫理道德缺失,誠信意識薄弱等問題。
部分大學生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人際交往中偶爾表現(xiàn)出言行不一、言而無信等不良現(xiàn)象。在人際交往中,夸大個人的能力與作用;承諾的事情,卻不付諸行動;戀愛態(tài)度不嚴肅,對感情的把握缺乏責任與理性,沒有認真對待感情問題。
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少數(shù)人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為了獲取經濟利益不惜違反誠實守信、互利互惠的基本準則。部分大學生道德素養(yǎng)不高、自律性不強導致不能正確判斷善惡美丑,便會跟風而上。不僅迷失了自己,同時也對學校及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教師的正統(tǒng)教育與大學生在社會中接觸的某種現(xiàn)實形成反差。[3]在課堂上,老師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輕人文精神的滲透。廣大學生往往只關注自身的專業(yè)領域,忽略了視野的拓展;同時,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總是習慣于把學生當成單純的接受者,過分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關注“教”而忽視“學”,忽視或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脫離實際,變成了道理的說教、規(guī)范的灌輸,難以起到良好效果。
誠信作為一種倫理德行,是民眾普遍認可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對個人來說是做人的根本,對單位來說是構筑時代品牌的基石,對社會來說是形成凝聚力的根基。[4]大學生作為未來單位的主力,社會的棟梁,同時,大學階段也是一個人成長、定型的關鍵時期。家庭對大學生的誠信倫理教育、倫理道德的傳承有很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成員關系、文化氛圍、生活習俗都會滲透到孩子的誠信倫理教育之中。但部分家長自身修養(yǎng)和個人素質不高,信奉實用主義和實惠主義,對孩子的預期簡單地歸結為得高分、進名校,將來能夠獲得好職位,其他問題則視為可有可無。這種觀念對孩子的誠信倫理道德教育產生負面影響。[5]
大學生個人修養(yǎng)的不足也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個體誠信倫理觀念的建立,導致他們在社會活動中過多地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忽視了自我價值實現(xiàn)賴以存在的社會道德。[6]同時,由于大多數(shù)大學生一直生活在校園環(huán)境中,并沒有真正走向社會,生活閱歷有限,加上個人修養(yǎng)不足,因此對社會問題缺乏道德的批判和理性的思辨,對社會環(huán)境陌生,缺乏科學認知,導致其認識出現(xiàn)從眾現(xiàn)象?!皯徒錂C制”的缺失也助長了部分學生的不誠信行為。
當前,高等教育已從原來的“精英教育”轉化為“大眾教育”,大學生畢業(yè)后要承受更大的就業(yè)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用人單位卻不顧實際情況,不斷提高要求,從而導致一些學生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不斷變換自己的簡歷內容,以迎合要求。有些學校盲目追求就業(yè)率,對于一些“造假”行為引起的嚴重后果認識不足,懲戒乏力,客觀上縱容了造假行為。
應該看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誠信教育已取得了成效,大部分學生都具有較好的誠信倫理道德素養(yǎng)。但對于上述問題,也應積極解決。
高校的誠信教育要結合課堂教育、集體活動、社會實踐、文體活動、各類競賽等有效形式來進行,內容要完整、系統(tǒng)、有針對性,應包括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要從獎助學金、助學貸款、誠信待人、考風考紀、擇業(yè)就業(yè)等方面加強倫理誠信教育。同時,要把誠信倫理作為核心的道德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教育課程當中。[7]高校要把學生的誠信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強調用認識來指導行為,用行為來強化認識,通過知行合一使學生把外在的誠信標準轉化為內在理念。應鼓勵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自我監(jiān)控、自我激勵來塑造自己的誠信形象,在實踐中成為言行一致的人。
對大學生進行先進典型教育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特別是高等學校的關注。[8]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高校的先進典型對學生進行榜樣教育,讓學生可以更具體、真實的受到教育和啟發(fā)。這既可以促進高校學生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健康,也有利于高校形成更加良好的學風、校風。
優(yōu)化教師結構,建設一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理論功底扎實的、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善于聯(lián)系實際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使他們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同時,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者的素質,使其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還要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采用更利于學生接受和認可的教育方式,以期達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高等學??梢酝ㄟ^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將大學生平時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的誠信程度與優(yōu)秀干部、獎貸助學金的申請發(fā)放、入黨甚至先進班集體、先進團支部等評比掛鉤。[9]對有嚴重不良行為記錄的學生實施預警制度,教育和督促學生形成健康的誠信意識,并將評估結果放進學生檔案中。建立健全大學生的誠信監(jiān)督機制,從不同角度對誠信情況予以監(jiān)督。
[1] 賴肖曼.大學生誠信倫理道德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2):95 -97.
[2] 湯曉穎,郝延軍.關于當代大學生誠信倫理的思考和重構[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3):97-100.
[3] 任運康,余惠瓊.當代大學生誠信危機及思考[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119-122.
[4] 張述成,師東菊.基于誠信倫理道德的醫(yī)院品牌營銷策略[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8,21(3):123 -124.
[5] 覃元.對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的倫理思考[J].科技信息,2008,(7):177 -178.
[6] 陳平.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 大力營造校園和諧環(huán)境[J].職業(yè)圈,2007,(22):148 -150.
[7] 喻林平,饒雪梅.大學生誠信“內環(huán)境”建設探析[J].職業(yè)圈,2007,(22):117 -118.
[8] 于儀農,杜國輝,對如何在學生中正確宣傳榜樣的思考[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0,23(6):48.
[9] 許輝.高校構建大學生誠信倫理的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29(4):78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