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杰
浙江省紹興市中醫(yī)院(浙江紹興312000)
1.1 臨床資料 本組203例,男性152例,女性51例;年齡21~69歲,平均45歲;病程2~25年,平均13年;以肛門腫物伴出血62例,肛門腫物伴疼痛90例;發(fā)生嵌頓32例,合并肛裂57例。1.2 治療方法 采用局麻或腰腧穴麻醉后,取截石位,充分暴露痔核,予外剝內扎術。術后每日用本院自制痔科熏洗方(苦參30g,蒲公英 30g,桃仁 30g,五倍子 20g,黃柏 20g,金銀花 20g,當歸20g,生甘草15g,明礬10g。水煎1000mL,去渣取液)于患處先熏后洗,再坐浴30min。每日2次,連續(xù)10d。坐浴后用美寶燒傷膏油紗條換藥。
本組病例9~22d創(chuàng)面愈合,平均15d。無1例切口感染。術后1~5年隨訪,無復發(fā)及后遺癥發(fā)生。
3.1 一般護理 主動熱情與患者交流,尊重患者隱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使其消除緊張恐懼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術后根據(jù)不同的麻醉方式選擇適當?shù)捏w位。囑患者2h內禁水,減少因過早排尿致術區(qū)出血。24h內密切觀察精神狀態(tài)和切口敷料滲血情況及生命體征。若發(fā)現(xiàn)生命體征異常或切口出血不止,立即通知醫(yī)生適當處理?;颊吒亻T疼痛時給予安慰,鼓勵患者深呼吸,保持舒適的體位,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同時保持病室安靜舒適,創(chuàng)造緩解疼痛的環(huán)境。治療、操作時動作輕柔,避免粗暴。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時遵醫(yī)囑服用止痛劑,盡量減輕患者痛苦。
3.2 傷口護理 術后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燥,用煎制好的熏洗劑1000mL,溫度35~45℃,每日2次坐浴,時間30min左右。把阻塞在傷口的藥棉浸泡后自行脫落為佳[2]。便后加浴1次,重癥者用紗布浸藥液熱敷局部。
3.3 飲食護理 術后1~2d內進半流質,術后第3日改為普食。飲食易清淡,忌辛辣、油膩之品。禁煙酒。多進食富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多飲水,以增加胃腸蠕動、潤滑腸道,促進排便。術后2周適當進血肉有情之品,增加營養(yǎng)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
3.4 排便護理 手術當日不宜排便,以免引起創(chuàng)口出血一般術后24h方可解便,囑養(yǎng)成每日早餐后解便的習慣。便秘者晨起空腹飲蜂蜜水或涼開水,睡前按順時針方向按摩下腹部15min,或服用麻仁丸軟便,以通暢大便。
3.5 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平時保持生活、工作有規(guī)律,注意勞逸結合,避免久站、久坐或久蹲。保持肛門周圍清潔,每日用溫開水清洗,勤換內褲。定時排便,糾正不良的排便習慣,忌用力過猛,避免久蹲。每日行50次左右的提肛運動,防止痔疾復發(fā)。
筆者采用的中藥熏洗是利用藥力和熱力直接作用于患處,共奏除濕消腫、散瘀止痛、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之功[3]。手術切除后配合中藥熏洗,操作簡單,既能解除疼痛,又可保證治療的徹底性,積極的護理配合既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增加治療信心,又能防止術后的復發(fā),對治療混合痔起著重要作用。
[1]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4.
[2] 程二桃.不同術式治療混合痔術后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9):1923.
[3] 謝建峰.手術配合中藥熏洗治療靜脈曲張性混合痔189例 [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