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珍
缺血缺氧性腦病致部分圖畫失認癥1例報道②
郭華珍
報道1例缺血缺氧性腦病導致部分圖畫失認伴其他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缺血缺氧性腦?。徊糠謭D畫失認癥
患者,男性,34歲,公務員,大專文化,已婚?;颊?3 d前被人用刀扎傷心臟致心跳呼吸停止近8 min,昏迷約20 min。經(jīng)當?shù)蒯t(yī)院救治,病情平穩(wěn)后行高壓氧治療12 d。為進一步康復而于2010-11-12來本院就診。診斷:缺血缺氧性腦病。
就診時情況:神清,視力左右眼均1.0,視野正常,除平衡功能略差外其他軀體功能基本正常,坐位耐力差并有控制不住的雙下肢抖動等異常行為。認知功能檢查結果:
言語篩查:口語理解在二步指令,閱讀理解不能,但無數(shù)字失讀,能命名,能復述句子,書寫障礙,手勢語理解和表達均好。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北京版(共30分):9分。存在執(zhí)行功能障礙、注意警覺性下降、言語流暢性降低、記憶障礙和抽象思維障礙。
洛文斯頓認知成套測驗(LOTCA)(共91分):35分。時間地點定向障礙;部分圖畫失認且不能類似匹配,即無法識別外表相似的一類物品中的個體。無形狀失認和顏色失認。無面容失認;圖形背景分辨輕度障礙;左右輕度失認,結構性重度失用;注意障礙;思維重度障礙。
記憶測查:瞬時記憶正常,長時記憶部分受損,近事記憶障礙。
失算測查:數(shù)字讀寫正常,但不會列算式,心算能力下降。
黑白圖片辨識:讓患者辨識75個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蔬菜、工具、家庭用品和文具等黑白圖片,患者只能正確識別21個,如不認識白菜、錘子、眼鏡、牙刷、毛筆等圖案,把菠菜圖案錯當成樹葉,但可以識別前述圖案的實物。彩色圖案識別率高于黑白圖案。
2010-10 -29 頭部MRI顯示雙側側腦室旁、基底節(jié)區(qū)(包括尾狀核、蒼白球區(qū))、左側小腦半球、小腦臂多發(fā)缺血性病灶,病灶較小、彌漫。
認知主要康復內(nèi)容:黑白和彩色圖畫類似匹配;視覺和聽覺記憶訓練;數(shù)學運算規(guī)則、心算和筆算練習;注意集中和選擇訓練;概念形成、抽象、概括、推理及執(zhí)行功能訓練。每次30 min,每天2次,每周5 d,治療2個月。
高壓氧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1個月。
言語功能基本正常;MoCA提高到16分;LOTCA提高到62分。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圖形背景分辨障礙、失算及異常行為均消失,結構性失用和思維障礙均由重度改善至中度;注意障礙、記憶障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75個黑白圖片能正確識別55個,辨識率由28%提高到73%。
視覺物體認知指的是人們通過視覺通路對于物體的意義、以往與這些物體的聯(lián)系,以及它們的用途的認知。腦損傷導致患者看到但“認不出”以前熟悉的物體時稱作視覺失認癥[1]。可表現(xiàn)為:①物體失認:對呈現(xiàn)于視覺通路中的物體辨識障礙,而同樣的物體通過其他感覺通路則可以識別。與命名性失語的區(qū)別是后者雖然也不能說出物品的名稱但能描述它們的用途。②面容失認:指腦損傷后不能通過視覺識別以前熟悉的面容,但可以利用其他感覺通路如聽覺或人物的其他信息如頭發(fā)的顏色等來代償;③顏色失認:指腦損傷致患者對病前所能辨識的顏色失去認知的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不能認識顏色和顏色命名障礙;④同時性失認:指患者可以辨識一幅畫面或一個場景的個別物體或人物,但不能對整幅畫面或場景正確地認識等。
我們報道的病例除有腦損傷后常見的認知功能障礙外,還有一個少見的部分圖畫失認,有失讀但無數(shù)字失讀外不伴有其他的失認癥狀,與蔡俊穎等報道的病例類似[2]。彩色圖案識別的正確率高于黑白圖案,可能是彩色圖案上的顏色信息可以用來幫助辨識圖案。該患者沒有物體失認,與閆俊報道的物體失認和圖畫失認之間并非完全伴發(fā)一致[3],支持圖畫和物體認知是兩個不完全相同的過程的推測。典型的物體失認和圖畫失認的病灶位于左側枕葉[4]。該患者左側枕葉未受損,而是雙側側腦室旁、基底節(jié)區(qū)、左側小腦半球、小腦臂多發(fā)缺血性病灶,與文獻報道不一致。我們推測,除左側枕葉是圖畫認知的主要解剖基礎外,其他腦結構可能也參與了圖畫認知的視覺記憶過程,這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證實。
該患者在本院經(jīng)認知康復治療2個月,高壓氧治療1個多月,認知功能明顯改善。表明缺血缺氧性腦病盡早進行認知康復訓練加高壓氧治療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1][英]格林·W·漢弗萊斯,M.簡·里多克著.尹文剛譯.看卻沒看見——解讀視覺失認現(xiàn)象[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3.
[2]蔡俊穎,付建輝,董強.腦梗死導致的視覺失認癥1例報告[J].中國臨床神經(jīng)科學,2007,15(4):425-427.
[3]閆俊,王蔭華.腦血管病患者失認癥的神經(jīng)心理學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1999,5(1):17-19.
[4]Gurd JM,Marshall JC.Drawing upon the mind's eye[J].Nature,1992,359:590-591.
Part Picture Agnosia after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a Case Report
GUO Hua-zhen.Beijing Charity Hospital,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68,China
A case with part picture agnosia accompanied other cognitive dysfunctions after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was reported.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picture agnosia
[本文著錄格式]郭華珍.缺血缺氧性腦病致部分圖畫失認癥1例報道[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6):538—539.
1.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yī)院,北京市100068;2.首都醫(yī)科大學康復醫(yī)學院,北京市100068。作者簡介:郭華珍(1964-),女,湖南冷水江市人,碩士,副主任醫(yī)師,主要研究方向:認知障礙的評定與康復。
R742
B
1006-9771(2011)06-0538-02
2011-06-07)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