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明,李 博
(鶴壁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鶴壁 458030)
酵母抽提物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海藻糖、多種氨基酸等,其成分復雜,根據蛋白質的性質和成分,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方法有兩種[1]:一種是利用蛋白質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鍵和折射率測定蛋白質含量;另一種是利用蛋白質中特定氨基酸殘基、酸堿性基團和芳香基團測定其含量。由于酵母抽提物中除蛋白氮外,還有氨基酸等含氮物質,故凱氏定氮法[2]不適于作為本實驗蛋白質含量的測定方法,需對蛋白質的快速、簡易測定方法進行研究。
酵母抽提物,湖北安琪酵母公司;牛白蛋白(BSA)、硫酸銅、酒石酸鉀鈉(AR),中國醫(yī)藥上海化學試劑公司;微型高速離心機,南京實驗儀器廠;721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器廠。
試劑配制:準確稱取標準牛白蛋白1.00 g(蛋白質含量90%)加蒸餾水至100 mL,配制成10 g/L的標準牛白蛋白溶液。
雙縮脲試劑[3]:0.75 g五水硫酸銅和3 g酒石酸鉀鈉溶于250 mL蒸餾水中,加入40%氫氧化鈉溶液37.5 mL,搖勻定容至500 mL。
測定:取酵母抽提物溶液0.5 mL,加蒸餾水至1 mL,再加4 mL雙縮脲試劑,搖勻靜置。20 min,在550 nm波長下測定光密度[4],從標準曲線上查得蛋白質含量。
取6 支試管分別加入 0、0.2、0.4、0.6、0.8、1.0 mL標準牛白蛋白溶液,加蒸餾水至1 mL,加入4 mL雙縮脲試劑搖勻,在波長550nm處測定光密度。以蛋白質含量為橫坐標,光密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其結果如表1、圖1。
表1 蛋白含量和光密度關系
圖1 蛋白光密度標準曲線
該標準曲線線性較好,可作為酵母抽提物中蛋白質含量測定的標準曲線。
稱酵母9.154 g,加蒸餾水定容至100 mL,取三支試管,分別取該溶液各0.5 mL,加蒸餾水至1 mL,再加4 mL雙縮脲試劑,搖勻,靜置20 min后,在550 nm波長下測定光密度,從標準曲線上查得蛋白質含量,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樣品中蛋白質含量測定結果
結果可知,蛋白質含量為9.06 g/L,相對偏差小于2%,準確度較高,換算到酵母抽提物蛋白質含量為9.90%。
稱酵母9.241 g,加蒸餾水搖勻定容至100 mL,取配制的溶液分別稀釋1~5倍,各取0.5 mL,加蒸餾水至1 mL,再加雙縮脲試劑4 mL,搖勻靜置20 min后在550 nm處測定光密度,求其平均含量和相對偏差,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酵母抽提物濃度與蛋白質含量
由實驗結果可知,蛋白質含量在1.5 g/L以上,測定結果相對偏差小于3%,說明測定方法準確,相對誤差較小;蛋白質含量小于1.5 g/L,相對偏差較大,準確度相對較差。在整個測定范圍內,對測得的蛋白質含量和酵母抽提物濃度進行線性擬合得直線如圖2。
圖2 蛋白質含量和酵母抽提物濃度關系曲線
由圖可知,蛋白質含量和酵母抽提物近似線性關系,故可用雙縮脲法對不同酵母抽提物溶液中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
凱氏定氮法是經典測定總氮的方法,準確、精密度高,但程序繁瑣,費時長,有非蛋白氮干擾時測定偏差大;雙縮脲法測定蛋白質最小檢測含量至1.5 g/L,平行相對偏差較小,此法操作簡便,適合實驗室快速測定。
[1]馬增春,高 月,呂俊萍,等.雙向凝膠電泳中三種蛋白質檢測方法的比較[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4,(4):129-134.
[2]王宗乾,程 龍,邱小永,等.凱氏定氮法測定牛奶纖維蛋白質含量[J]. 印染,2008,(12):35-37.
[3]郭穎娜,孫 衛(wèi).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的比較[J].河北化工,2008,(4):40-41.
[4]沈萍萍,王朝輝,齊雨藻,等.光密度法測定微藻生物量[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01,(3):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