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生
(江西省新建縣人民醫(yī)院 新建 330100)
曲昔派特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
鄧雪生
(江西省新建縣人民醫(yī)院 新建 330100)
目的:觀察曲昔派特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8例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A組34例,給予曲昔派特+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2周后改為曲昔派特+奧美拉唑繼續(xù)治療4周。B組34例,給予硫糖鋁+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2周后改為硫糖鋁+奧美拉唑繼續(xù)治療4周。結(jié)果:A組療效高于B組。結(jié)論:曲昔派特治療胃潰瘍療效優(yōu)于硫糖鋁。
曲昔派特;胃潰瘍;硫糖鋁;對照觀察
消化性潰瘍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多見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而胃潰瘍的死亡率較十二指腸潰瘍高[1]。幽門螺桿菌(HP)感染為其發(fā)病主要因素,另外,遺傳因素、吸煙、飲食及心理應激也參與發(fā)病。胃潰瘍有慢性過程、周期性發(fā)作、節(jié)律性上腹痛的特點,多為中上腹燒灼樣或饑餓樣痛,餐后約1 h發(fā)生,經(jīng)1~2 h后逐漸緩解,至下餐進食后再重復上述節(jié)律,少有夜間疼痛發(fā)作,除上腹痛外,還有返酸、噯氣、上腹脹、惡心、嘔吐、納差等消化不良癥狀[2]。胃潰瘍可發(fā)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多數(shù)發(fā)生于胃角或胃竇小彎,在組織學上,潰瘍大多發(fā)生在幽門腺區(qū)與泌酸腺區(qū)交界處的幽門腺區(qū)一側(cè),大多單發(fā),直徑一般小于2cm,典型的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深度自超過黏膜肌層至貫穿肌層而達漿膜層。以秋末和初春多發(fā),有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門梗阻可能,并有1%癌變,完全治愈一直是人們關(guān)注的問題[3]。本研究納入68例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組后觀察治療效果。
1.1 研究對象 選擇自2005年6月~2008年5月,因上腹痛診斷為胃潰瘍的門診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齡35~55歲,經(jīng)胃鏡、病理活檢確診為胃潰瘍(A1~2期),3 d前停用任何抗?jié)兯幬镏委煛?/p>
1.2 方法 將68例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各34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每例患者均在用藥前和用藥6周后接受胃鏡檢查。兩組治療方案:A組:給予曲昔派特0.1 g、tid+奧美拉唑20 mg、bid+阿莫西林1.0 g、bid+甲硝唑0.4 g、tid,2周后改為曲昔派特+奧美拉唑繼續(xù)治療4周。B組:給予硫糖鋁1.0 g、tid+奧美拉唑20 mg、bid+阿莫西林1.0 g、bid+甲硝唑0.4 g、tid,2周后改為硫糖鋁+奧美拉唑繼續(xù)治療4周。
1.3 觀察內(nèi)容 治療前14C呼氣實驗,治療結(jié)束4周后復查14C呼氣實驗,兩次復查均為陰性才確認HP已根除。胃鏡下觀察HP感染狀況(快速尿素酶實驗或病理熒光染色陽性為陽性,兩項均陰性為陰性),HP感染:A組HP(++)5例,HP(+++)12例,HP(++++)17例;B組HP(++)4例,HP(+++)14例,HP(++++)16例。潰瘍直徑:治療前A組(14.35±4.05)mm,B組(14.57±6.23)mm。潰瘍總S期(S1期+S2期)獲得率及S2期獲得率,S期即瘢痕期,無苔期;S1期即內(nèi)鏡下表現(xiàn)為潰瘍面消失,瘢痕開始形成,瘢痕中心發(fā)紅,成為紅色瘢痕;S2期即內(nèi)鏡下表現(xiàn)為再生上皮由紅色逐漸變?yōu)榘咨?,與周圍黏膜顏色一致,成為白色瘢痕。潰瘍部位:A組胃體2例,胃角7例,胃竇25例;B組胃體2例,胃角8例,胃竇24例。
2.1 HP根除率 A組HP(-)32例,HP(+)2例,根除率94.1%;B組HP(-)27例,HP(+)5例,HP(++)2例,根除率79.4%。A組根除率顯著高于B組(P<0.05)。
2.2 S期獲得率及潰瘍直徑 胃潰瘍治療6周后,A組S期31例,S2期24例;B組S期27例,S2期12例;S期獲得率分別為91.2%、79.4%,S2期獲得率分別為70.6%、35.3%。結(jié)果顯示A組的總S期、S2期獲得率明顯高于B組,P<0.05。治療前后潰瘍直徑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潰瘍直徑變化 (±S)mm
表1 治療前后潰瘍直徑變化 (±S)mm
注:A組患者潰瘍直徑的減小程度顯著大于B組(P<0.05)。
組別 治療前潰瘍直徑 治療后潰瘍直徑A組 14.35±4.05 2.18±1.87 B組 14.57±6.23 6.87±2.32
曲昔派特能增加正常胃黏膜、失血胃黏膜及潰瘍邊緣部胃黏膜的血流量,使胃黏膜耗氧量及ATP含量增加,激活黏膜的能量代謝。尤其是對血流量減少的潰瘍邊緣處黏膜作用更強,能增加胃黏膜多糖含量,增加胃黏膜屏障功能,可促使胃黏膜再生和潰瘍底部膠原纖維的發(fā)育,加快修復[4]。目前已證實,曲昔派特可作用于表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COX-2、絲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熱休克蛋白的表達,清除激活的氧自由基,抑制中性粒細胞活化,加強上皮屏障作用,刺激前列腺素生成,減少炎癥因子的產(chǎn)生和COX-2基因的表達,從而促進潰瘍愈合。而硫糖鋁在胃酸性環(huán)境下形成膠狀物與潰瘍面上帶正電荷的蛋白質(zhì)結(jié)合,形成保護膜,使不受胃酸侵襲,防止氫離子的逆彌散,還具有吸附胃蛋白酶和膽汁酸作用,并能刺激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以及吸附表皮生長因子使之在潰瘍部位處濃集。本研究中曲昔派特組患者潰瘍的愈合效果顯著優(yōu)于硫糖鋁組。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以及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1]陳灝珠.實用內(nèi)科學[M].第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1 866-1 876
[2]于皆平,沈志祥,羅和生.實用消化病學[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47-250
[3]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419-430
[4]芮耀誠.實用藥物手冊[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 448-450
R 573.1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1.01.015
2010-12-06)
●綜述與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