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良建,吳孝彬,蹇 川,梁 紅,鄒 敏
(1.重慶市大渡口區(qū)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重慶400084,2.重慶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重慶401147)
化學需氧量是評價水和廢水污染程度的重要綜合指標之一,主要反映水和廢水中還原物質(zhì),特別是有機物質(zhì)的污染程度。目前國內(nèi)外化學需氧量分析方法有重鉻酸鉀法、新西蘭法、儀器法、比色法和直接滴定法等。其中化學需氧量重鉻酸鉀法是我國現(xiàn)行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標準方法。作者從88年開始,在不改變標準分析方法的原理情況下,將標準方法中的回流加熱改為烘箱加熱。實踐中收到良好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同GB11914-89《水質(zhì)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鉀法》標準分析方法。其中標準方法氧化過程,用烘箱145±5℃加熱氧化90min代替標準方法中加熱回流2個小時,其他過程不變。
由于化學需氧量標準方法用電爐加熱回流,加熱時間長(2h),批樣少,一臺六聯(lián)電爐最多分析5個樣品,分析中難以滿足質(zhì)量控制措施的三個10%的要求,且回流法操作繁瑣,樣品易爆沸。用烘箱加熱氧化代替回流,在保證標準方法精密度、準確度的前提下,批樣可達24個以上,既能滿足樣品的質(zhì)控數(shù)據(jù)要求,又能縮短加熱時間,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1)電熱鼓風干燥箱450×550×550mm
(2)瓷盤300×400mm
(3)250ml三角瓶
(4)50ml燒杯
(5)50ml酸式滴定管
(6)0.05mol/L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稱取40 g硫酸亞鐵銨于燒杯中,加入40ml濃硫酸溶解,緩慢倒入盛有一定水的燒杯中,邊倒邊攪拌,最后稀釋至2 000ml,貯于棕色瓶,臨用前標定。
(7)0.4%硫酸—硫酸銀溶液。
(8)1.00g/L化學需氧量標準溶液(加標回收用);稱取0.850g鄰苯二甲酸氫鉀溶于新鮮重蒸水中,稀釋至1 000ml。
(9)其他試劑按標準方法配制。分析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1)取10.0ml樣品于250ml三角瓶中,(化學需氧量含量高于500mg/L可少取樣品或先稀釋,化學需氧量低于50mg/L的環(huán)境水樣可取20.0ml水樣)加5.00m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1/6K2Cr2O7=0.250 0mol/L),加15ml硫酸—硫酸銀和少許硫酸汞粉末,蓋上50ml小燒杯。同時取10.0ml水作空白試驗。加標樣為10ml樣品中(化學需氧量含量高時取樣5ml)加入1.0ml 1.00g/L化學需氧量標準溶液,計算時按10ml體積計算。
(2)將三角瓶放入瓷盤,置于預先升溫至145± 5℃的電熱干燥箱中,打開鼓風機,使烘箱內(nèi)溫度保持一致,待溫度回升到145±5℃計算時間,恒溫加熱90min。
(3)連同瓷盤取出水樣,加40ml水,冷至室溫,加2滴試亞鐵靈指示劑,用剛標定的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滴定,溶液由黃色、藍綠色至紅褐色即為終點。記錄樣品和空白的硫酸亞鐵銨耗量。
按標準分析方法公式計算化學需氧量含量。
標準分析方法加熱回流時樣品實測溫度為146℃。實驗中選用130~150℃之間四個檔次。加熱時間分別為45~120分鐘六個間隔,同時用標準方法作對照實驗。實驗結果見表1。
結果表明,三個樣品在烘箱溫度140~150℃,加熱時間75~120min時,其分析結果與標準方法無顯著差異。有機化工廠廢水樣在130℃,45min氧化就完全,但1#樣在130℃,120min和3#樣在140℃,60min氧化率只有標準方法的93~94%。由于廢水類別不同,所含污染物的氧化難易程度不同,因此,我們選用加熱溫度145±5℃。恒溫時間90min作進一步實驗。
表1 不同溫度和加熱時間對化學需氧量含量的影響 mg·L-1
不同標準溶液(硫酸亞鐵銨)的濃度,其滴定的空白值不同,實驗中我們分別用不同濃度進行空白實驗,其結果見表2
表2 烘箱加熱空白平行結果表ml
(1)同一含量樣品的精密度,本實驗用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質(zhì)控樣和國家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考核樣品,兩組結果分別用Grubbs檢驗和Dixon檢驗,無離群數(shù)據(jù),實驗室內(nèi)最大變異系數(shù)為1.7%,偏差3.4%,與規(guī)范無顯著差異。結果見表3。
表3 化學需氧量烘箱加熱樣品平行測定結果 mg·L-1
(2)不同化學需氧量含量的平行加標結果 本實驗室部分污染源廢水樣,其樣品偏差在0.0~9.5之間,變異系數(shù)在0.0~6.7之間,加標回率在95.6~104.8%之間,詳見表4。
表4 化學需氧量不同濃度值的平行加標測定結果 mg·L-1
實驗中,我們選擇幾個主要行業(yè)和人工合成樣作方法對照,其均值和標準偏差無顯著差異,均滿足監(jiān)測規(guī)范要求。詳見表5。
表5 不同廢水兩種方法分析結果表 mg·L-1
烘箱加熱法最大偏差2.3%,最大變異系數(shù)1.6%,標準方法最大偏差3.2%,最大變異系數(shù)2.6%,兩方法的偏差最大為1.6%,其分析結果一致。
本站從89年以來,試用烘箱加熱氧化分析化學需氧量樣品,國家總站考核樣,多年來的質(zhì)控樣,自控樣和加標回收均合格,實踐中與標準方法分析結果無顯著差異。
(1)批樣多,一次分析至少24個樣品,這對于大批化學需氧量樣品分析尤為適用。同批樣品中便于開展平行樣,自控樣、外控樣和加標回收樣等質(zhì)控樣品,有利于化學需氧量分析質(zhì)量控制。
(2)由于批樣多,節(jié)省工作時間,提高分析效率,并能有效地防止加熱爆沸。
(3)節(jié)約能源,一臺六聯(lián)電爐與烘箱耗電量相等,而烘箱一次分析樣品相當于四臺六聯(lián)電爐樣品,因此節(jié)電3/4以上。
[1] 國家環(huán)??偩?GB11914-89水質(zhì)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鉀法[S].1990.
[2] 國家環(huán)??偩?水和廢水監(jiān)測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2.
[3] 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環(huán)境水質(zhì)監(jiān)測質(zhì)量保證手冊[M].2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