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瑞 劉漢玉 許鳳娥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焦作 454001
我們于2010-03~10應用返折輸液管負壓穿刺技巧,對600例住院患者進行臨床觀察。
1.1 對象選擇 2010-03~10在我院老年病科、神經內科一區(qū)、神經內科二區(qū)、心血管內科四個病區(qū)住院輸液的老年患者600例,男420例,女180例;年齡 73~92歲,平均 86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0例,2組患者均為周圍血管破壞較為嚴重者,穿刺難度大,且由于多種原因不適合深靜脈置管及淺靜脈留置針。
1.2 方法 選擇血管,皮膚消毒,排盡輸液管內空氣,將調節(jié)器上移至茂非氏滴管下端,扎止血帶,常規(guī)消毒,將調節(jié)器下端的輸液管前段返折,排出液體0.2~0.6mL,左手小指和無名指夾住輸液管返折處,大拇指、示指、中指繃緊皮膚[1],右手持針頭與皮膚成20°~25°角,針頭斜面向上,從靜脈上方快速進針,待針頭斜面完全進入皮下時,松開返折處輸液管,使調節(jié)器下端輸液管內形成一個小負壓,直刺血管壁進針,見有回血后不宜再進針,如果血管明顯,可再進針少許,即穿刺成功。如果有其他護士協(xié)助返折輸液管,待針頭斜面進入皮下后,囑其松開,操作會更便利。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卡方檢驗。
見表 1、2。
表1 負壓穿刺法與傳統(tǒng)穿刺法成功率比較 (%)
表2 2組靜脈穿刺效果患者滿意度比較
3.1 老年患者周圍靜脈特點 (1)血管硬化,彈性差,脆性大,皮膚松弛且易滑動[2];(2)由于長期患病或臥床,老年患者往往有納差、營養(yǎng)不良,血流速度緩慢,加之血液黏稠度高,穿刺回血速度慢或不回血;(3)慢性病多,輸液頻率高,時間長,周圍血管破壞嚴重,修復慢[3];(4)水腫、應用脫水劑及微循環(huán)衰竭,患者處于脫水或休克狀態(tài)時血管極不充盈。
3.2 與傳統(tǒng)注射器帶負壓穿刺方法的比較 (1)操作者必須2人進行;(2)穿刺前頭皮針與輸液管分離,再連接5mL注射器,增加污染機會;(3)由于選擇的血管多為細小或毛細血管,血管壁較薄,當針頭斜面進入血管腔內時,如果助手回抽注射器用力稍大,即會造成注射器負壓過大,使血管壁吸附在針頭斜面上而阻止回血,容易誤導穿刺者繼續(xù)進針或回針,使穿刺失敗。
3.3 穿刺成功率高 老年患者血管較細且彈性差,血液黏稠度高,如果血容量不足,針頭斜面進入血管后易出現(xiàn)回血緩慢或無回血,誤導穿刺失敗而回針或拔出針頭,如果帶小負壓進針,利用負壓原理促使血液向頭皮針方向回流,從而達到穿刺成功的目的。
3.4 提高護理服務水平 老年患者經常輸液,靜脈穿刺部位的皮膚青紫,四肢遠端多處粘貼著膠布,影響美觀,同時給護士和患者帶來心理壓力,特別是年輕護士懼怕給老年患者穿刺,擔心穿刺失敗而產生回避心理。負壓狀態(tài)下靜脈穿刺,能有效提高成功率,避免以上不足,提高了護士穿刺技能,提高了護理服務水平。
3.5 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滿意度 靜脈穿刺成功率高,既能使住院患者按時接受治療,又能為急、危、重癥患者及時建立靜脈通路,獲得有效的搶救時機,同時使護士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全科的治療任務,減輕了護士壓力,增強了護士的自信心,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及家屬對護士的信任,促進了護患溝通,避免了醫(yī)療糾紛,隨著患者及家屬對護士穿刺技術的認可,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也隨之提高。
[1]刁海燕.返折輸液管在小兒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8,10(5):682-683.
[2]谷廣芳,李園,劉國芬.老年患者靜脈穿刺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8):218-219.
[3]王燕.老年患者靜脈穿刺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