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哲
(河南省南陽市正骨醫(yī)院,河南南陽 473003)
歸脾湯加減配合西藥治療IgA腎病血尿100例療效觀察
李紅哲
(河南省南陽市正骨醫(yī)院,河南南陽 473003)
目的:觀察歸脾湯加減配合西藥治療IgA腎病血尿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門診和住院患者20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00例,對照組100例。對照組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ACEI、抗凝、抗感染、降壓等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合用歸脾湯陰證加減治療。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0%,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平均 24 h尿蛋白定量由治療前的(1.77±0.85) g降為治療后的(0.52±0.32) g,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尿紅細胞計數(shù)由治療前的(19.64±12.61)個/HP降為治療后的(3.85±3.30)個/HP,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歸脾湯加減配合西藥對于治療IgA腎病血尿,減少蛋白尿等有一定的療效。
IgA腎?。谎?;歸脾湯加減;西藥
IgA 腎?。↖gA N),又稱“Berger”病,是目前我國常見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之一,發(fā)病率較高,約占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的1/3。IgA腎病已成為導致終末期腎衰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對IgA腎病血尿尚無特殊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筆者采用歸脾湯加減配合西藥治療該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00年2月~2009年8月我院腎病科的住院和門診患者20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00例,對照組100例;病程6 d~8年。治療組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20.46±13.85)歲。 對照組中,男 64 例,女 36 例;平均(22.44±12.80)歲。納入標準:①符合IgA N血尿的臨床及病理診斷;②年齡12~55歲。排除標準:①紫癜性腎炎、乙肝相關(guān)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繼發(fā)性腎小球疾?。虎诜悄I小球性血尿,如尿路感染、結(jié)石、腫瘤、結(jié)核等;③24 h尿蛋白定量≥3.5 g者;④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133 μmol/L。
1.2.1 治療組 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歸脾湯隨證加減(基本方藥:黨參、黃芪各30 g,酸棗仁、炙遠志、焦白術(shù)、炒蒲黃、藕節(jié)、茜草各10 g,龍眼肉、當歸、茯苓各15 g,木香、甘草各6 g)。若陰虛內(nèi)熱加女貞子15 g、旱蓮草20 g、牡丹皮10 g;若氣陰兩虛改黨參為太子參60 g、加麥冬15 g、五味子10 g;若濕熱內(nèi)蘊加車前子12 g、滑石10 g、瞿麥10 g、石韋10 g,每日1劑,分早晚2次水煎服。
1.2.2 對照組 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抗凝、抗感染、降壓,ACEI等治療??鼓委熃o予腸溶阿司匹林100 mg,qd,po;潘生丁75mg,tid,po。降壓用洛汀新 10mg,qd,po;如血壓控制不好,可加用硝苯地平緩釋片 10~20 mg,bid,po,將血壓控制在120/70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如出現(xiàn)感染給予抗感染治療。
完全緩解: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高倍鏡下尿紅細胞消失,尿沉渣計數(shù)正常;基本緩解: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高倍鏡下尿紅細胞≤3個,尿沉渣計數(shù)接近正常;有效:癥狀與體征明顯好轉(zhuǎn),高倍鏡下尿紅細胞計數(shù)≤5個;無效:臨床表現(xiàn)與上述實驗室檢查無明顯改善或加重。
觀察治療前后的尿常規(guī)、尿紅細胞計數(shù)、24 h尿蛋白定量等有關(guān)實驗室檢查指標。每周復查1次尿紅細胞計數(shù),每2周復查1次24 h尿蛋白定量,每月復查1次腎功能。
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0%,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組治療前后尿紅細胞計數(shù)、24 h尿量蛋白定量與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 經(jīng)治療,治療組尿紅細胞計數(shù)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治療組治療前后比較,*P<0.01,△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尿紅細胞數(shù)(個/HP) 24 h尿蛋白定量(g)對照組100治療組10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7.20±12.58 8.80±6.74△19.64±12.61 3.85±3.30*△1.65±1.04 0.85±0.94 1.77±0.85 0.52±0.32*△
在治療和隨訪期間,治療組無血清肌酐升高(≥133μmol/L)現(xiàn)象;對照組治療后有6例血清肌酐升高,血清肌酐為185μmol/L。
IgA腎病是以腎小球系膜區(qū)IgA免疫復合物沉積為特征的一類腎小球腎炎。臨床以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多見于小兒或青少年男性,男女比例約為2∶1或3∶1。目前西醫(yī)尚無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常以ACEI、免疫抑制劑、抗凝劑、魚油等為主要治療[1-2]。
IgA 腎病屬中醫(yī)“血尿”、“血癥”、“溺血”、“溲血”等范疇。本病的病機古代醫(yī)籍多責之于熱,《素問》就提出 “熱在下焦”、“熱移膀胱”的觀點。然而,除了少量患者有肉眼血尿的表現(xiàn)之外,多數(shù)患者則表現(xiàn)為鏡下血尿,尿色多正常,甚至尿色清長,故難以單純用熱來解釋[3-4]。本病的發(fā)生,多在人體防御能力不足之時,外感風熱之邪,或思慮勞倦過度,損傷脾腎,致氣血失和、中氣不足濕熱內(nèi)聚、瘀血阻絡、血絡損傷、統(tǒng)血無力而成[5-6]。本病病程進展相對較慢,六淫外感或勞倦內(nèi)傷常為主要誘因?;颊叱跗鹨孕皩崬橹?,病程日久以正虛或虛實夾雜為主,故臨床辨證時,首當辨明虛實、標本之主次。一般急性期血尿癥狀突出,以邪實為主,當辨風熱、火熱、濕熱、血瘀等偏盛。慢性持續(xù)性血尿階段尿血嚴重或僅見鏡下血尿,以正虛為主,當辨氣血陰陽之不足,注意虛中挾實之證。若伴有尿濁或眩暈、頭痛等,病程日久,而預后不良。本病的論證原則,一般來說,對急性發(fā)作階段以疏風清熱、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清化濕熱、涼血活血為主法,以祛邪為主;對慢性持續(xù)階段之尿血,治療根據(jù)虛實夾雜情況,分別采用氣陰雙補、益氣健脾、益氣攝血、養(yǎng)陰補腎、清利濕熱、活血化瘀等以扶正祛邪,治療組采用歸脾湯加減化裁即取該義。筆者多年來臨床觀察提示,采用該方法治療IgA腎病,不僅對血尿有良好的作用,還對蛋白尿有較好的效果,而且對患者的預后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1]劉振新,王尚龍.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IgA腎病36例[J].河南中醫(yī),2007,27(2):58.
[2]葉任高,陸在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4:517-518.
[3]NeuwhofC,KruytzerM,FrederiksP,etal.Chronicity index andmesangial IgG deposition are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 and renal failure in early IgA nephropathy[J].Am JKidney Dis,1998,31(6):962-970.
[4]張雷,李顯紅.IgA腎病中醫(yī)辨證分型客觀化的思路探討[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2008,9(6):554-555.
[5]汪東麗.IgA腎病的中醫(yī)辨論探討[J].河南中醫(yī),2004,24(5):52-53.
[6]趙章華.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IgA腎病血尿58例療效觀察[J].河南中醫(yī),2009,29(11):1113-1114.
R256.5
A
1673-7210(2011)02(c)-082-02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