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青,孫國華
(大連醫(yī)科大學 附屬第一醫(yī)院 檢驗科,遼寧 大連 116011)
多發(fā)性骨髓瘤(Multipe myeloma,MM)是發(fā)生在漿細胞的克隆增殖性的惡性疾病,它的特征表現為骨髓中有大量的克隆性的漿細胞的增生和積聚,并且能分泌單克隆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同時伴有廣泛的溶骨性病變和(或)骨質疏松。中國MM年發(fā)病率約為1/100000,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在惡性血液系統(tǒng)疾病中占10%左右,而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檢測技術的不斷提高,MM的發(fā)病率不斷增加[1]。
增生的漿細胞可以產生結構均一的單克隆的免疫球蛋白(M蛋白)。一般來說,它可以分為7型,如IgG、IgA、IgM、IgD、IgE及游離輕鏈(Kappa或Lamda)和無分泌型[2],通過電泳后,它可以呈現出一條有特征性的帶即M帶。骨髓瘤的患者多以骨病、腎病等繼發(fā)病就診,常被誤診為骨病或腎臟疾病。因此,許多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本實驗旨在說明免疫固定電泳對多發(fā)性骨髓瘤診斷和分型的意義。
3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的患者系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09~2010年門診或住院病人,均符合國內診斷MM的標準[3],男20例,女10例,年齡35~75歲。免疫球蛋白正常對照組采用的是健康體檢者,男20例,女10例,年齡35~74歲,共30例。
美國Helena 公司全自動電泳儀,西門子BNⅡ免疫分析儀。
Helena 公司生產的電泳試劑盒,西門子公司生產的免疫球蛋白及血輕鏈檢測相關試劑盒。
免疫固定電泳的檢測,使用美國Helena 公司全自動瓊脂糖凝膠電泳儀,第1步根據血清蛋白質的電荷不同而分開,第2步加抗血清:不同抗原與特異性抗體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并沉淀下來,固定后洗脫去蛋白,以去除未結合蛋白質,只保留抗原抗體復合物于瓊脂板上,最后染色判讀結果。免疫球蛋白及血輕鏈定量:采用西門子BNⅡ免疫分析儀。采用速率散射比濁分析對樣本進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測定和血輕鏈(Kappa鏈和Lamda鏈)測定。
數據使用SPSS11.5軟件進行分析,統(tǒng)計方法使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單克隆蛋白帶(M帶)是呈狹窄濃染且致密界限分明的沉淀帶,與蛋白電泳的M帶出于同一個水平位置,呈“鏡像式”的呼應。
血清免疫固定電泳分型結果見表1。30例MM經免疫固定電泳之后其中有28例為陽性,陽性符合率為93%,各種類型呈現明顯濃集的或卷發(fā)狀的濃染帶,表1結果顯示,28例MM陽性患者中,IgG型18例為最多。IgGλ型10例,占35.71%;IgGκ型8例,占28.59%;IgAκ型4例,占14.29%;IgAλ型1例,占3.57%;游離的λ鏈4例,占14.29%;游離的κ鏈1例,占3.57%。
表1 28例MM患者血清免疫固定電泳分型結果
其中2例為免疫固定電泳陰性(免疫分型百分比按28例計算)
30例MM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測定結果見表2。各類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與正常對照組免疫球蛋白比較,IgG型中IgG含量明顯增高,P<0.05,IgA、IgM含量明顯下降P<0.05;IgA型中IgA含量明顯增高,P<0.05,IgG、IgM含量明顯下降,P<0.05;輕鏈組的IgG、IgM含量偏低,P<0.05;IgA含量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表2 各型MM免疫球蛋白含量
1)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 ;2)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
MM是惡性的漿細胞病中的最常見的一種單克隆骨髓的漿細胞惡性增殖性的疾病,其增生的漿細胞產生結構均一的單克隆的免疫球蛋白即M蛋白,不同類型的MM顯示的M蛋白位置不同[4]。增生的漿細胞浸潤及其所生成的產物可引起一系列的器官功能障礙,臨床多有骨痛、溶骨損害、貧血、腎功能不全、高鈣血癥等表現[5]。據不同醫(yī)院的統(tǒng)計資料分析,MM誤診率可達54.00%~69.11%[6],誤診的時間長則年余,短則數月,因此,許多MM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免疫固定電泳技術是目前最廣泛的應用于鑒別M蛋白的方法之一,多項實驗證明了免疫固定電泳技術是一種特異性、靈敏度及準確性很好的能快速分離及鑒別單克隆M蛋白的最直觀的方法。本組30例MM患者中,有2例免疫固定電泳為陰性,分析其可能原因是患者處在治療恢復期,導致其含量較低,以至于無法檢測到或者也可能屬于MM中的另一種類型為不分泌型多發(fā)性骨髓瘤,其余的28例免疫固定電泳均陽性,陽性符合率為93%。其中,IgGλ型占35.71%;IgGκ型占28.59%;IgAκ型占14.29%;IgAλ型占3.57%;游離的λ鏈占14.29%;游離的κ鏈占3.57%。在IgG型MM中,IgG含量較正常對照組高,IgA 、IgM較正常對照組低,P均<0.05;在IgA型MM中,也可以見到IgA含量比正常對照組含量高,IgG和IgM較正常對照組低,P也均<0.05。提示高濃度異常的M蛋白可能通過反饋的機制而抑制正常人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這與國內報道相一致[7]。M蛋白數量反映瘤細胞容量的大小和單克隆增生的程度,由于突變株細胞惡性增生,正常細胞受抑,M蛋白明顯增高[8]。目前,MM的發(fā)病率有上升的趨勢,所以應該把M蛋白檢測作為臨床實驗室的常規(guī)檢測手段,減少漏診率。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MM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利用免疫固定電泳對MM診斷及分型鑒定具有重要臨床意義。骨穿雖是診斷此病的金標準,但因它是局灶性病變,一次骨穿很難查出瘤細胞,況且MM患者的瘤細胞形態(tài)多種多樣,很難用常規(guī)檢查方法證實為骨髓瘤細胞,而免疫固定電泳技術是結合了蛋白質電泳的高分辨率和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而且容易判斷結果。因此,免疫固定電泳可以大大降低MM的誤診率,對提高臨床的診斷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1] 田永芳,賈海英,田洪燕.47例多發(fā)性骨髓瘤綜合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0,23(8):473-478.
[2] 李勇.副蛋白血癥的實驗室研究狀況[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1,22(3):158-159.
[3]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31.
[4] 潘繼文,王娟,王艾麗,等.35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血清輕鏈檢測及結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03,14(4):214-215.
[5] 楊志才,高玉潔,張春明,等.多發(fā)性骨髓瘤血清蛋白電泳與免疫學分型[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26(7):34-35,38.
[6] 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noclonal gammopathies,multiple myeloma and related disorders: a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MyelomaWorking Group[J].Br J Haematol,2003,121(5):749-757.
[7] 萬靜,占竹英.4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臨床早期漏診的原因分析[J].醫(yī)學新知雜志,1995,5(3):121-123.
[8] 鄒小立,佘妙容,黃梓倫,等.28例多發(fā)性骨髓瘤免疫分型及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1996,12(5):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