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寧波分院,浙江寧波 315103;2.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3. 寧波天韻草藝有限公司)
傳統(tǒng)的藺草加工工藝中,對藺草固色通常都是采用由染土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染泥來進行,目前中國藺草行業(yè)所用染土主要為日本進口染土、蘇州染土和寧海染土,幾種染土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主要為SiO2、Al2O3、Fe2O3、FeO等。不同品牌的染土,各組分的含量略有差異。經染泥固色處理后的藺草易于干燥、色澤佳、有草香、價值高,但在使用過程中藺草中的葉綠素分子會被紫外光所破壞,因此單純染土固色的藺草存在保色效果差、易褪色等缺點[1-3]。筆者利用納米氧化物優(yōu)異的抗紫外性能,通過對納米氧化物與染土在藺草表面所形成膜層的協(xié)同抗紫外性能的研究,找到提高藺草染土固色、保色效果的有效途徑。
實驗所選用染土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企業(yè)生產所用日本染土,其成分分析及粒度分布見參考文獻[4]。所選用納米氧化物如下:納米ZnO,平均粒徑為30 nm,自制;納米TiO2(金紅石型),平均粒徑為25 nm,分析純;納米TiO2(銳鈦礦型),平均粒徑為25 nm,分析純;納米SiO2,平均粒徑為20 nm,分析純;納米MgO,平均粒徑為40 nm,分析純。
實驗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UV-1800型),波長范圍為190~1 100 nm。
實驗步驟如下:1)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0.1%的染土-乙二醇分散體系作為標準樣本。2)以乙二醇作為分散劑,配制相同質量濃度(0.000 1 g/mL)的納米氧化物-乙二醇分散體系。3)在質量分數(shù)為0.1%的染土-乙二醇分散體系中添加一定量的步驟2配制好的溶液,然后與標準樣本進行抗紫外性能比較。
每個樣品經定時磁力攪拌器攪拌5 min后,置于1 cm的石英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Mapada的掃描軟件下,掃描樣品在200~600 nm的紫外-可見光譜。
納米氧化物對紫外光具有較好的屏蔽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對紫外光的吸收和散射實現(xiàn)的,其中以散射為主。納米氧化物,如納米ZnO、納米TiO2、納米MgO、納米SiO2等都具有良好的紫外屏蔽性能,與傳統(tǒng)的有機紫外屏蔽劑相比,其作為無機紫外屏蔽劑具有無毒、無味、無刺激、不分解、不變質、熱穩(wěn)定性好、紫外線屏蔽能力好等優(yōu)點,而且屏蔽紫外線波長范圍寬,對UVA、UVB均有很好的屏蔽能力[5-7]。不同納米氧化物/染土體系在紫外-可見光區(qū)的透過率如圖1所示,其中m(納米氧化物)∶m(染土)為1∶100。從圖1可以看出,添加了納米
氧化物的染土體系在紫外-可見光區(qū)的透過率均比單純染土的要低,透過率越低,紫外屏蔽性能越好,說明它們對藺草固色效果更優(yōu)。在可見光區(qū)域內各納米氧化物/染土體系的紫外屏蔽性能:TiO2(銳鈦礦型)/染土>TiO2(金紅石型)/染土>ZnO/染土>MgO/染土>SiO2/染土。在紫外光200~310 nm處各體系的紫外屏蔽性能:TiO2(銳鈦礦型)/染土>ZnO/染土>TiO2(金紅石型)/染土>MgO/染土>SiO2/染土。在紫外-可見光區(qū),TiO2(銳鈦礦型)的透過率最低,紫外屏蔽性能最好。
通過以上實驗可知,納米TiO2與納米ZnO的抗紫外性能相對較好,因此,對比納米TiO2與納米ZnO不同混合體系的抗紫外性能如圖2所示,其中m(納米氧化物)∶m(染土)為1∶50,對于兩種納米氧化物的混合體系,TiO2(金紅石型)和TiO2(銳鈦礦型)、TiO2(銳鈦礦型)和ZnO質量比均為1∶1。從圖2可以看出,相比純染土而言,納米氧化物或者兩種納米氧化物與染土的混合體系在紫外光-可見光區(qū)的透過率更低,因此它們的紫外屏蔽性能更好。通過分析可知,在紫外-可見光區(qū),各體系的抗紫外性能:TiO2(銳鈦礦型)/染土>TiO2(金紅石型)/TiO2(銳鈦礦型)/染土>TiO2(金紅石型)/染土>TiO2(銳鈦礦型)/ZnO/染土。
圖2 不同納米TiO2與納米ZnO/染土體系在紫外-可見光區(qū)的透過率
由于在紫外-可見光區(qū),納米TiO2(銳鈦礦型)/染土體系的抗紫外性能最佳,因此,分別實驗了納米TiO2(銳鈦礦型)/染土以及兩種不同晶型的納米TiO2/染土混合體系的抗紫外性,結果如圖3所示,其中納米TiO2和染土的質量比分別為1∶25、1∶50、1∶100,兩種不同晶型的納米TiO2質量比為1∶1。從圖3可以看出,在紫外-可見光區(qū)3種不同比例的納米TiO2/染土體系的紫外屏蔽性能均為:TiO2(銳鈦礦型)/染土>TiO2(金紅石型)/TiO2(銳鈦礦型)/染土。而且無論是對于銳鈦礦型納米TiO2/染土體系,還是兩種晶型的納米TiO2與染土的混合體系均為隨著體系中納米TiO2含量的減少,體系的抗紫外性能降低。
實驗了不同比例的TiO2(銳鈦礦型)/染土體系的抗紫外性能,結果如圖4所示,其中TiO2(銳鈦礦型)與染土的質量比分別為:1∶25、1∶50、1∶75、1∶100。從圖4可以看出,銳鈦礦型TiO2的添加量越多,銳鈦礦型納米TiO2/染土體系在紫外-可見光區(qū)的透過率越低,紫外屏蔽性能越好。說明增加體系中銳鈦礦型納米TiO2的含量有利于提高體系的抗紫外性能。
圖4 不同比例的銳鈦礦型納米TiO2/染土體系在紫外-可見光區(qū)的透過率
在納米TiO2與染土比例一定情況下(二者質量比為1∶25),改變銳鈦型納米TiO2與金紅石型納米TiO2的質量比(1∶1、1∶3、1∶5),不同比例的兩種晶型納米TiO2與染土混合體系紫外-可見光區(qū)的透過率如圖5所示。
圖5 不同比例的兩種晶型納米TiO2與染土混合體系紫外-可見光區(qū)的透過率
從圖5可以看出,3條曲線在接近于270 nm處有一交點,在交點兩邊,3條曲線的趨勢發(fā)生了變化。在紫外光200~270 nm區(qū)域,體系的紫外屏蔽性能為:按銳鈦型納米TiO2與金紅石型納米TiO2二者比例,1∶5>1∶3>1∶1,說明在此波段內,金紅石型納米TiO2的添加量越多,紫外屏蔽性能越高。在紫外270~400 nm和可見光區(qū)域,體系的紫外屏蔽性能為:按銳鈦型納米TiO2與金紅石型納米TiO2二者比例,1∶1>1∶3>1∶5,說明在此波段內,金紅石型納米TiO2的添加量越少,紫外屏蔽性能越高。通過以上實驗可知,不同晶型的納米TiO2在不同波段的抗紫外性能也有所不同。
1)添加具有抗紫外性能的納米氧化物均有利于提高染泥的固色效果;2)在不同納米氧化物與染土比例一定情況下,銳鈦礦型TiO2/染土體系的透過率最低,抗紫外性能最好;3)無論是對于銳鈦礦型納米TiO2/染土體系,還是兩種晶型的納米TiO2
與染土的混合體系,隨著體系中納米TiO2含量的減少,體系的抗紫外性能降低;4)在納米TiO2與染土比例一定情況下,不同晶型的納米TiO2在不同波段的抗紫外性能也有所不同。
[1] 鄭克武,唐銀鳳,周廣義,等.藺草收割、染土、干燥、貯藏技術[J].江蘇農業(yè)科學,1994(5):31-32.
[2] 張惠苓,關紫烽,王宏鈞.藺草染土固色技術及工藝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2(2):154-157.
[3] 熊義勤.浙江省藺草產業(y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探析[J].新農村,2007(9):8.
[4] 王志鋒,魯闖,王尚軍,等.藺草固色用染土及表面膜層結構分析[J].應用化工,2009,38(3):452-454.
[5] 高濂,鄭珊,張青紅.納米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
[6] 龔家竹,于奇志.納米二氧化鈦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無機鹽工業(yè),2006,38(7):1-2.
[7] 呂華,姜聚慧.納米二氧化鈦的制備及其在環(huán)保領域的應用[J].無機鹽工業(yè),2008,40(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