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梅,張 涼
FSS—流暢體驗量表在學業(yè)情景中的應用研究
楊健梅1,張 涼2
流暢理論自從被提出來后,已經(jīng)成為教育學、心理學研究的熱點。但是,以往研究基本集中于對個體流暢心理狀態(tài)的現(xiàn)象描述分析上。通過以山東體育學院體育系跨欄普修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在田徑跨欄課教學中分別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和基于流暢理論的課程干預教學進行對比研究。結(jié)果表明:和控制組被試相比,實驗組被試流暢心理狀態(tài)的特征變化更加明顯,更好地掌握老師傳授的技術(shù)動作。說明把流暢理論應用于體育教學學業(yè)情景中,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技能的掌握。
流暢理論;教學方法;跨欄
上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Mihalyi Cskszentmihalyi)首先提出了流暢理論(Flow Theory)。齊克森米哈里和其他學者通過調(diào)查人們舞蹈、閱讀、手術(shù)操作、做數(shù)學題等活動發(fā)現(xiàn),許多人由于全神貫注而暫時忘記了自身的存在,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時間快、效率高。齊克森米哈里把這些感受統(tǒng)稱為“Flow—流暢心理狀態(tài)”,并指出,“流暢心理狀態(tài)”是學習、工作時的“最佳體驗”(Optimal Experience),它帶來的內(nèi)在滿足感能使人們在從事任務時滿懷興趣,忘記疲勞,不停探索,不斷達到新的目標。
目前,流暢理論已經(jīng)被廣泛研究和應用,成為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熱點。在運動心理學中,流暢心理狀態(tài)是運動經(jīng)驗中的重要部分。澳大利亞學者Jackson認為,流暢狀態(tài)是伴隨著運動員的技能與所要求的挑戰(zhàn)相符時產(chǎn)生的心理狀態(tài),并將其界定為一種最佳體驗狀態(tài),對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運動成績有著積極的意義。Jackson通過對優(yōu)秀運動員的研究,提出了運動員流暢狀態(tài)的9個特征,他還和Marsh合作,編制了《流暢狀態(tài)量表》(Flow State Scale,簡稱FSS)。我國學者孫延林等人對量表進行了翻譯,并采用因素分析法進行了量表檢驗。流暢心理狀態(tài)已經(jīng)成為運動心理學領(lǐng)域的熱門研究項目,被廣泛地用于調(diào)控運動員的競技心理狀態(tài)。
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流暢心理狀態(tài)在競技運動領(lǐng)域應用相對成熟,但在體育教育研究領(lǐng)域卻很少涉及。當前,作為一切運動的基礎(chǔ)的田徑運動,由于田徑課的教學和訓練內(nèi)容單調(diào)、枯燥、艱苦,學生怕苦怕累,學習積極性低下,教學和訓練效果不盡人意。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在田徑課的教育和訓練這一學業(yè)情景中創(chuàng)造條件,促使學生產(chǎn)生流暢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練,改善教學效果”,本文就此課題展開實驗研究。
山東體育學院體育系2010級跨欄普修學生共100人(男生)。
FSS量表本研究采用Jackson和Marsh在1996年編制的《流暢狀態(tài)量表》(Flow State Scale,F(xiàn)SS)。該量表共有36個題目,36個題目的因子載荷均達到了理想的水平,最高為.81,最低為.51,解釋率為 62.25%;9 個分量表分別為:挑戰(zhàn)—技能平衡(Chal.),行動—意識融合(Act),清晰的目標(Goal),精確的反饋(Fdbk),注意力集中于當前任務(Conc.),控制感(Cont.),自我意識喪失(Loss),時間變換(Tran.),愉快的體驗(Enjoy)。孫延林等人曾以天津和安徽棒球隊60名隊員為被試,對該量表采用因素分析方法進行檢驗,所有因子載荷均達到理想的水平,信度指標a=.792,符合本研究的要求。
實驗前分別對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的身體素質(zhì)進行測試,測試指標為與跨欄技術(shù)相關(guān)的五項身體素質(zhì)指標,分別為身高、體重、100米、立定五級跳、坐位體前屈。實驗后對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進行跨欄成績測試。
本研究采用實驗組和控制組前后測設計,見表1。
表1 課程干預訓練研究設計
本研究實質(zhì)上屬于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心理干預實驗研究,實驗法是本研究最核心的方法。
實驗共安排六周,12次課。實驗組和控制組都按照正常的教學安排上課,每周2次,每次1.5h。專項體育教師在給實驗組被試授課時,著眼于通過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流暢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在享受愉快體驗的同時掌握知識和技能,具體干預措施見表2。本研究以流暢心理狀態(tài)的9個特征因子為目標:
表2 實驗組教學干預措施
實驗前對兩組被試的五項身體素質(zhì)指標進行測試,比較兩組被試的身體素質(zhì)是否存在差異,結(jié)果見表3。
表3 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身體素質(zhì)五項指標統(tǒng)計結(jié)果
表3可以看出,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身體素質(zhì)五項指標測試結(jié)果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顯著性水平分別為.995、.954、.986、.722、.865),可以認為兩組被試的身體素質(zhì)基本相同。
為了確定實驗組和控制組的被試是否在流暢心理狀態(tài)上存在差異,本研究對兩組被試在課程干預前后發(fā)放FSS量表并進行統(tǒng)計處理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統(tǒng)計結(jié)果如表4。
表4 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FSS量表前后測統(tǒng)計結(jié)果
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問卷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兩個組前測的流暢心理狀態(tài)不存在顯著差異,t值為.105(p>0.05),說明兩個組的被試在實驗前的流暢心理狀態(tài)基本相同;實驗后測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組的平均分比控制組高出35.8分,t=12.337(p<0.001),存在差異顯著。實驗組的被試流暢心理狀態(tài)的特征較明顯,可以認為實驗組的教學干預措施可以使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流暢心理狀態(tài)。
進一步考察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在流暢心理狀態(tài)各個特征因子上是否存在差異,研究者對兩組被試FSS量表9個因子進行了分析,統(tǒng)計結(jié)果見表5。
表5 實驗組和控制組流暢心理狀態(tài)后測9個維度統(tǒng)計結(jié)果
表5顯示了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流暢心理狀態(tài)9個特征因子的比較結(jié)果:在挑戰(zhàn)—技能平衡(Chal.),清晰的目標(Goal),精確的反饋(Fdbk),自我意識喪失(Loss),時間變換(Tran.),愉快的體驗(Enjoy)這6個維度上達到了顯著差異,顯著性水平分別為.000,.000,.000,.000,.002 和.000(p <0.005)。但是,在行動—意識融合(Act),注意力集中于當前任務(Conc.)和控制感(Cont.)這3個維度上差異不顯著,顯著性水平分別為.347,.154 和.582(p >0.05)。
通過課后訪談兩組被試,大多數(shù)學生反映:六周的教學訓練課是一個形成正確的運動技能的過程,還未完全達到動作自動化,難以做到行動—意識融合;而且,由于專項老師精通教學法,上課課堂活躍,兩組被試又都是體育生,能很好地遷移原有的技能形成新技能。所以,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在Act、Conc.和Cont.三個維度得分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六周的課程干預結(jié)束后,專項任課老師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被試進行了成績測定。把學生實際110m欄成績(s)對照《山東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跨欄普修達標成績表(男)》換算成分數(shù),統(tǒng)計結(jié)果見表6。
表6 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達標成績統(tǒng)計結(jié)果
表6顯示,實驗組和控制組被試的達標成績沒有顯著差異,顯著性水平為.869(p>0.05),由于跨欄運動成績的提高受身體素質(zhì)影響較大,不容易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成績,所以,兩組被試成績差異不顯著。但是,從平均成績看,實驗組被試的達標分數(shù)略微高于控制組被試(實驗組被試平均分為81.88,控制組被試平均分為 80.78)。
根據(jù)專項任課教師反映:和控制組被試比較而言,實驗組被試上課情緒更高漲、態(tài)度更積極、學習動機更強。而且,技評結(jié)果也顯示:41%的實驗組被試達到優(yōu)秀,而控制組被試中只有34%的人達到優(yōu)秀。
1)和控制組比較而言,基于流暢理論的教學干預措施能使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流暢心理狀態(tài)。2)在體育教學學業(yè)情景中,采用基于流暢理論的教學干預措施有利于提高學生掌握技能水平。
1)在體育教學學業(yè)情景中,關(guān)注學生的課堂體驗促進學生對技能的掌握。2)進一步加強流暢理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理論和應用研究。
[1]Csikszentmihalyi M.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Row,1990.
[2]Jackson S.A.,March H.W.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optimal experience:The Flow State Scale[J].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1996,18:17一35.
[3]孫延林,李 實,蔣滿華,等.運動員流暢心理狀態(tài)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3).
[4]吳 斌.成就目標定向理論在田徑跨欄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nèi)蒙古體育科技,2009(2).
[5]朱津沙.小學生流暢心理狀態(tài)與學業(yè)成績的關(guān)系研究—以小學英語教學為例[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6]張亞平.論田徑課教學與訓練中教師的情感對教學效果的影響[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8(5).
[7]鄭紅偉.在中學生籃球訓練中如何增加流暢體驗[J].教學研究,2009(13).
The Research of Applying FSS to the Learning Circumstances
YANG Jianmei1,ZHANG Liang2
(1.Social Sport Department,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250011;2.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250011)
Since the fluid experience theory is proposed,it has been a focus of much research involving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But the past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description of individual’s mental flow state.The thesis conducts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contrast between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fluid experience theory.The result shows:in contrast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flow features’changes of the subjec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re obvious and they preferably grasp the skilled movement.Findings suggest that applying the fluid experience theory to physical education would improve the mastery of skill.
the fluid experience theory;teaching method;hurdle race
G804.8
A
1003-983X(2011)06-0696-03
2011-09-16
山東體育學院2009年院級科研課題(091109)
楊健梅(1979-),女,四川南充人,講師,研究方向:運動心理咨詢與心理測量.
1.山東體育學院體社系,山東濟南250011;2.山東體育學院體育系,山東濟南2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