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婕
我國中部城市老年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查分析
姚 婕
對我國中部8個城市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有關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我國中部城市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較多,頻率較高,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大部分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較強,體育健身活動的習慣已基本養(yǎng)成。但是,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缺乏體育鍛煉的方法,體育健身活動場地有限,老年人體育組織建設滯后,等等,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中部城市;老年;體育鍛煉;現(xiàn)狀
近些年來,我國老齡化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體育健身和預防保健是應對老齡化的必經(jīng)之路。本文抽樣調查了8個中部城市,對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目的、內容、形式、時間、場地等方面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對中部地區(qū)老年健身活動的分析和探討,對如何促進老年人體育健身提出建議。
抽樣調查鄭州、宜昌、南昌、宜春、九江、長沙、岳陽、六安等8個我國中部地區(qū)城市,以這8個中部城市的60歲以上的男性和50歲以上的女性的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查閱20世紀90年代以來所有關于老年人體育鍛煉的專著,上網(wǎng)查閱相關國內外文獻共計30多篇(部)。
采用統(tǒng)一的問卷調查表,對抽取的8個中部城市的老年進行問卷調查。每個城市下發(fā)100份問卷,其中50份由男性填寫、50名份由女性填寫。共發(fā)放問卷800份,回收760份,回收率95%,有效率100%。信度檢驗方法是:運用“重復測試法”對問卷進行了信度檢驗,得到兩次測驗的相關字數(shù)為0.84/1,說明被調查者填寫的問卷的信度較高。
就我國中部地區(qū)老年人體育鍛煉問題咨詢有關醫(yī)學、體育學和社會學方面的專家及管理人員。
體育鍛煉的時間和頻率是評價體育人口的重要指標,也是本次研究的重要調查指標。通過對8個中部城市的老年人隨機調查,有關體育鍛煉時間和頻率見表1、表2。
從表1可以看出,男性老年人每周鍛煉時間近三分之一在6h以內,三分之一在8h以上;相比較而言,女性老年人比男性鍛煉時間普遍長,近四人之一在6h以內,說明女性老年人更注重體育鍛煉。表2顯示,有68%的男性老年人每周達到5次及以上,79%的女性老年人每周達到5次及以上。整體而言,大部分被調查者每周至少鍛煉5次,總的鍛煉時間超過6h。
而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老年人的體育鍛煉形式越來越多,已經(jīng)不再限于散步、慢跑、氣功、太極拳、扭秧歌、練健身器械等常規(guī)形式了,新的鍛煉方式如體育舞蹈、鞭打陀螺、瑜伽等已經(jīng)被老年人接受[1],在調查中,有87%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新的鍛煉形式。
表1 中部城市老年人每周體育鍛煉總時間
表2 中部城市老年人每周體育鍛煉頻率
這部分人數(shù)最多,占調查人數(shù)的64%。體育鍛煉是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防止疾病侵蝕的重要手段。退休的老年人各種疾病產(chǎn)生的原因,除正常衰老引起的一些病外,大多是因身心不適,使“內穩(wěn)態(tài)”失調,給各種疾病有趁虛而入的機會。有關研究已表明,開展體育活動是非傳染性疾病為主要流行病時期的保護身心健康尤為有效的途徑。所以說,老年人參加適當?shù)捏w育活動,不僅能延緩衰老所引起的身體結構和功能發(fā)生的變化,使抗病能力增強,而且還有利于促進精神和身體的統(tǒng)一,提高健康質量,使老年人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2]。
這部分人占總調查人數(shù)的27%。老年人一旦退休或離休,基本的活動范圍就縮小到了家庭,基本的生活方式也成了余暇,社會接觸比較單一。這種變化對心理沖擊很大,孤獨、空虛、寂寞感油然而生,加之現(xiàn)代生活方式、節(jié)奏的改變,家務勞動的機械化為退休人員贏得了大量的余暇時間。不少退休人員通過參加各種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來豐富業(yè)余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因為體育活動中既有娛樂又有享受,是解除孤獨、憂慮、陶冶情操的最佳方式之一[3]。
這部分占總調查人數(shù)最少,僅有9%。退休的老年人對社會的聯(lián)系減少,增強了他們的“離群化”感覺,而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為之提供了人際交往的環(huán)境。在那里,老年切磋體育鍛煉技能與體會,進行信息交流,消除對現(xiàn)實生活的陌生感。
由于我國中部城市人口多,過去在城市建設中忽視了居民活動場所,造成了目前居民區(qū)體育場地的缺乏。居民體育活動主要在社區(qū)公園空地進行,而庭院陽臺和租用商業(yè)體育設施進行鍛煉的存在困難和難度。在訪談中了解到最利于體育鍛煉的場所是附近學校體育場,而市區(qū)內幾乎所有中小學操場不對外開放。調查結果表明,中部城市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場地明顯不足,雖然近幾年國家及市政府對體育經(jīng)費的投人有所增加,但是起步較晚,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體育鍛煉隊伍的需求。近幾年,中部城市新建小區(qū)很多,而大多數(shù)采用花園式建設,幾乎沒有體育活動場所,居民參加鍛煉只能到公園、路邊、空地等活動場所進行[4]。這對廣大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帶來極大不便。
參加這種形式的人次最多,達到83%。資料顯示發(fā)現(xiàn)這個群體中主要以女性為主。參加這種形式鍛煉的人,大都是過去很少有體育活動經(jīng)歷的老年人,參加集體鍛煉中配有項目上有所專長,具有指導和培訓能力的組織者,因而這種形式具有吸引力。
調查發(fā)現(xiàn)這個群體中主要以男性為主,以高年齡層為主,由于身心因素不能或不適合參加集體鍛煉就單獨鍛煉,或是根據(jù)自己興趣愛好,個性相似,自由結合三五相伴進行太極拳下棋等。
1)我國中部城市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較多,頻率較高,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大部分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較強,體育健身活動的習慣已基本養(yǎng)成。
2)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缺乏體育鍛煉的方法,體育健身活動場地有限,老年人體育組織建設滯后
3)政府應加大對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群眾的健身意識,使人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知,充分激發(fā)老年人參與體育的熱情和興趣。
4)政府應組織培養(yǎng)一批具有一定能力專門從事體育鍛煉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使其廣大老年人合理健康的進行體育鍛煉。
5)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促進城市內不同社區(qū)進行交流,并帶動社區(qū)之間共同把老年活動搞得更加出色。
6)有條件的學校操場早晨或寒暑假、節(jié)假日對社會開放,保障廣大老年人有充足的場地進行體育鍛煉。
[1]于 問.老年人體育鍛煉問題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3):197-198.
[2]老年健身綜合研究課題組.西南地區(qū)老年健身話動調查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6(3):76-80.
[3]馬曉云,李 靜.不同體育鍛煉方式對中老年居民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9):1198-1199.
[4]勞 毅.我國城市社區(qū)老年人體育休閑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3):34-35.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lder’s Present Physical Training Situation in Central China Cities
YAO Ji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430081)
This paper made a sample survey tes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lder’s participation into physical exercises of eight cities in Central China,the research result showed that older people of central cities took more time in participating into physical exercise with high frequency,rich contents and diverse forms.Moreover most of the elder had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participating physical exercise,and basically formed habits of physical activity.However,older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xercise at the same time lacked physical exercise method,while physical activity space was limited,sports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lagged behind and so on.I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China’s central city;the elder;physical activity;present situation
G811.4
A
1003-983X(2011)06-0652-02
2011-10-13
姚 婕(1979-),女,湖北武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大眾體育.
武漢科技大學體育課部,湖北武漢430081